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煤浆及其添加剂的发展现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而石油资源相对短缺 ,节约石油 ,以煤代油是一项基本能源政策。水煤浆是一种较为现实的代油清洁燃料。目前 ,我国已建成的水煤浆生产厂有山东八一、北京、河北东庞、大同新源、湖南株洲、抚顺胜利等 9家 ,总生产能力为 2 80万t a ,厂家数量和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采用的制浆工艺基本上包括了世界各国的制浆技术。我国自行设计的制浆厂均采用洗精煤 (低灰原煤 )高浓度磨矿工艺或浮选精煤高浓度磨矿工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 9个燃油电站实施煤代油改造后 ,减少重油消耗 2 33万t a。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三电站的脱硫型水煤浆…  相似文献   

2.
水煤浆制备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水煤浆生产工序中选煤、破碎、磨矿、搅拌与剪切、滤浆环节的作用;详述了高浓度磨矿制浆,中浓度磨矿制浆,中、高浓度联合磨矿制浆,浮选精煤制浆和煤泥制浆等湿法制浆工艺流程及不同工艺所制水煤浆的质量指标;简述了干法制浆工艺和间歇式制浆工艺。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八一矿制浆厂的制浆工艺、主要设备,并以生产实践说明,浮选精煤制浆不仅可改善选煤厂的产品结构,提高精煤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制浆厂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中灰分煤解离浮选脱硫降灰的可行性,利用磨矿方法对1.4~1.5 kg/L密度级煤样进行解离试验,并对各解离程度的煤样进行浮选分步释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磨矿可以使煤样充分解离,低灰物料累计产率可达78%,随着解离程度的提高,解离后1.4~1.5 kg/L密度级物料的灰分显著降低;浮选方法很难高效地将小于200网目低灰物料回收,且无机硫易污染低灰煤炭;煤样磨矿至小于120网目最有利于浮选,灰分为12%时,理论浮选精煤产率约为32%,理论浮选精煤硫分约为1.10%。中灰煤磨矿解离浮选有助于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5.
八一水煤浆厂的生产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八一矿水煤浆的开发历程,论述了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国内装备的八一矿制浆厂的制浆工艺,主要设备,生产实践,浮选精煤制浆不仅改善选煤厂的产品结构,提高精煤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制浆厂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该制浆工艺具有特色,国际首创,在中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选煤厂处理能力,增加精煤产率,分析了常村煤矿选煤厂原煤粒度组成及可选性,确定了选煤厂产品结构,以新老系统搭接合理、便捷为原则,制定了选煤方法及工艺流程。原煤属于中高灰、特低硫煤;原煤各粒级分布较为均匀,煤软、矸石硬,矸石不易碎。原煤具有低密度物含量高、灰分低,中间密度物含量低,高密度物含量高、灰分高的特点,有利于重力分选;原煤可分选出低灰精煤产品和纯度很高的矸石。结合选煤厂原煤性质及产品结构,确定选煤工艺为:50 mm原煤选前脱泥(1 mm)跳汰+TBS分选+浮选工艺以及50 mm原煤选前脱泥(1 mm)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TBS分选+浮选工艺。改造后选煤厂精煤产率得以提高,循环水水质明显改善,保证了跳汰选煤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结合古交某炼焦煤原煤煤质化验资料,提出对原煤进行初次低密度分选,分选完成后对低密度中煤进行超细磨矿,使煤与矸石充分解离,然后再采用絮团浮选的方式对其进行分选。在原有精煤灰分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将初次分选精煤与浮选精煤进行配比而得到最大精煤产量,达到提高精煤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辛置选煤厂二车间入选原煤中高灰细泥含量高、浮选精煤脱水设备运行周期长、煤泥水系统负荷大等问题,通过分析浮选入料性质进行浮选精煤掺粗工艺改造,并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由于浮选精矿浓度偏低(255 g/L)、0.125 mm粒度级含量偏低(占24%)、0.045 mm粒度级含量较高(占46%),需在浮选精矿中适当掺入低灰细精煤物料,保证浮选精矿浓度、粒度均达标。将浮选精矿浓度控制在280 g/L以上,0.045 mm粒级控制在40%以下。增加管路及阀门,将1组精煤磁尾旋流器底流物料掺入浮选精矿中,确保浮选精矿浓度、粒度达到最佳要求。每月浮选精煤增加效益43.20万元;介耗降低增加7.56万元,合计创效50.76万元,年可增创效609.12万元。  相似文献   

9.
针对潘一东、济三两座选煤厂原工艺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两厂的煤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原煤选前是否脱泥,粗煤泥是否分选,高灰细泥如何脱泥浮选等工艺,提高了1/3焦精煤产率,提高了选煤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浮选原理制备低灰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国家产业政策,介绍了低灰煤在中国煤炭深加工利用方面的重要性。阐述了制备低灰煤的原料煤性质,即必须具有内在灰分低、质脆易磨、矿物易于单体解离、可选性好等特点,且原煤中含有灰分小于2%的低灰组分,要尽量选择丝质体含量少且可浮性好的中、高变质程度煤。详细介绍了目前制备低灰精煤的2种方法,即预处理+浮选工艺和浮选柱分选工艺,并对2种分选方法的基本分选原理和分选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制备低灰煤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应注重低灰煤专用、低成本、高效率化学药剂的研发和现有设备脱硫降灰效率的提高,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来保证精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龙口选煤厂近期入选原煤煤质变化较大,浮选入料高灰细泥含量增高,导致浮选效果变差,浮选精煤灰分升高,重选为浮选"背灰"。为降低高细泥含量煤泥的精煤灰分,通过正交试验用浮选完善指标、精煤产率来评价浮选效果,找出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0.26 kg/t干煤泥,起泡剂为0.15 kg/t干煤泥,实现了精煤灰分小于9.50%,浮选数量效率达到90.8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2.
株洲选煤厂采用超细粒浮选精煤制成低灰水煤浆的工艺 ,降低了浮选精煤水分 ,浮选 主选开机比由原来的 1 6左右降低到 1 3左右 ,取得了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红梁原煤和白芨沟原煤煤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筛分试验和浮沉试验分别研究了红梁原煤和白芨沟原煤的可选性。筛分试验表明:2种太西无烟煤具有较为相近的粒度组成,煤样以中间粒级为主,小粒级和大粒级相对较少,红梁原煤8~2 mm产率最多为38.18%,白芨沟原煤20~8 mm产率最多为31.74%;红梁原煤各粒级煤样灰分均明显小于同粒级的白芨沟原煤灰分,2种太西无烟煤均以中间粒级煤样灰分最低,红梁原煤20~8 mm灰分最低为2.86%,白芨沟原煤20~8 mm灰分最低为7.11%。浮沉试验表明:洗选灰分小于3.10%的超低灰洗精煤时,红梁原煤精煤理论产率可高达97.70%,δ±0.1含量仅为1.91%,属易选煤;洗选灰分小于3.10%的超低灰洗精煤时,白芨沟原煤精煤理论产率仅为79.80%,δ±0.1含量为21.90%,属较难选煤,如用于洗选灰分小于6.00%的低灰煤时,精煤理论产率可高达93.60%,δ±0.1含量为30.60%,属难选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煤浆厂建设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水煤浆厂的建设情况,着重讨论了中国水煤浆厂建设的特点及具有中国特色浮选精煤制浆工艺的优点,论述了当前中国水煤浆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细粒煤的脱硫率和脱灰率,以甘肃中硫煤经跳汰机处理后的细粒煤为试验煤样,进行磨矿-磁选试验、高精度磁选试验和磁选精煤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磁通密度1.57 T,脉冲强度25次/min,采用细网不加铜套聚磁介质时,煤泥磁选效果最好,精煤硫分为1.25%,精煤产率达到95%,煤样损失量最小。在最佳磁选条件下进行磁选精煤再浮选试验,Ca O用量1 kg/t,煤油用量136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得到硫分1.09%,灰分7.54%的精煤,精煤脱硫率为32.05%,脱灰率为45.63%,黄铁矿硫脱除率为50.55%。细粒煤磁选-浮选试验数质量流程表明,原煤经跳汰—破碎—筛析—磁选—浮选后,可获得产率86.03%,硫分1.09%,灰分7.54%的精煤产品,基本达到矿山要求。  相似文献   

16.
淮南矿业集团选煤分公司结合原煤煤质特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采用脱泥浮选、弛张筛深度筛分等先进工艺和设备,充分发挥选煤厂降灰提质作用,提高精煤产率,为应对煤炭市场疲软的形势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浮选精煤灰分,研究了抑制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浮选降灰效果的影响,并选出最佳抑制剂种类和用量。结果表明:抑制剂的加入对浮选精煤降灰效果显著,但同时会对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造成一定影响。玉米淀粉的精煤灰分降低最大,但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降低速度更快,因此玉米淀粉作为抑制剂时,选择性较差,严重抑制低灰精煤上浮;亚硫酸钠的精煤灰分降低较少,浮选完善指标降低较快;CMC的精煤灰分降低较多,但同时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总体小于丹宁;丹宁的精煤灰分普遍较低,且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较高。因此,对于试验煤泥,丹宁用量为300 g/t时,降灰效果明显,精煤灰分为10.09%,满足精煤灰分(10±0.1)%的要求,同时对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影响最小,对矿物的抑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锦达选煤厂由于浮选精煤压滤机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浮选精煤量大的脱水需求,导致浮选精煤水分居高不下,致使总精煤水分严重超标,直接影响精煤产品质量,并制约原煤的入洗量。介绍了YWZA-50型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以及工艺效果。通过实施改造,采用该设备回收大于0.045 mm粒级的精煤泥(含部分浮选精煤),减轻了压滤机的浮精脱水压力,有效地降低了浮精水分,从而提高了总精煤的产品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原煤的入洗量和精煤产率,企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优质煤资源逐渐减少,高硫煤等劣质煤的开发利用是保障煤炭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而高硫煤脱灰脱硫提质是高硫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首选方案。采用深度浮选联合氧化方法对贵州某高硫煤进行脱灰脱硫提质研究,通过接触角测试不同捕收剂的性能,研究不同捕收剂对浮选脱灰的影响规律,不同灰分抑制剂和硫分抑制剂对浮选脱灰脱硫的影响,并进行闭路浮选试验。采用化学氧化对浮选精煤进一步脱硫处理,研究了不同氧化剂对浮选精煤化学脱硫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证明脱灰脱硫机理。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复合捕收剂M7015对浮选脱灰更有优势,原煤接触角为62.5°,M7015处理后煤炭接触角提高了15.0°,柴油处理后接触角提高了5.0°,M7015最佳用量为800 g/t。Ca O作为脱硫抑制剂效果较好,用量为4 000 g/t,灰分抑制剂S-4的最佳用量为1 000 g/t。经过"一粗—二扫—二精"闭路浮选试验流程,得到灰分5.62%、硫含量1.34%的浮选精煤。双氧水和冰醋酸混合液的氧化脱硫效果最佳,浮选精煤经氧化处理后得到灰分5.60%、硫含量0.88%的低灰低硫精煤。SEM分析表明附着在煤炭表面的颗粒减少,表面光滑,裂缝之间的矿物颗粒明显减少,深度浮选脱灰脱硫效果明显。红外光谱表明深度浮选联合化学氧化不改变煤炭的基本结构,能脱除大部分灰分,浮选脱除大部分黄铁矿等无机硫,化学氧化脱除硫醚和亚砜等部分有机硫。说明深度浮选联合化学氧化的新工艺实现了高硫煤脱灰脱硫提质,得到高品质低灰低硫精煤产品。  相似文献   

20.
分级浓缩浮选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选煤厂目前使用的浮选工艺分选精度低、高灰细泥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分级浓缩浮选工艺;采用分级旋流器组将煤泥分级,粗颗粒用浮选机分选,细颗粒经浓缩后用浮选柱浮选;提高了煤泥的浮选精度和精煤产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