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卓君 《规划师》2003,19(11):108-110
居住空间向城市外围扩展,已成为城市住宅建设的必然选择。居住空间扩展必然形成三种建设模式:交通引导发展;服务引导发展;生态环境引导发展。居住空间扩展方式与居住空间扩展战略及居住区建设模式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基于发展便捷交通系统战略连续扩展和基于发展多中心居住空间结构战略跳跃式扩展两种方式,并形成相应的居住区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边缘区居住空间扩展的理论出发,对中西方城市扩展理论及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居住空间向城市边缘区扩展的体系构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徐进勇  陈宁 《建筑与环境》2009,3(2):125-128
居住空间扩展对城市空间发展,人们居住区位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广州市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就出现居住空间向外扩展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居住空间扩展的主要区位和方式进行研究,试图为居住空间规划和开发建设的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交通系统的发展是触发城市成长的诱导工具,根据"循环与积累因果原则"(Principle of Circular and Causation),私家车增长改变了交通结构,扩大了出行范围,改变了人们的住房观念,从而拓展了城市居住空间,牵引人口、商业区及相关产业逐步向城市边缘区发展,破除市郊壁垒,向更远空间扩散。本文以大连市为例,通过建立计量地理模型研究私家车增长对城市居住空间扩展影响,结果表明:在1990~2004年,居住空间扩展的诸多影响因子中私家车的平均贡献率达到2.14%,并且在三个不同阶段大连居住空间扩展的实际变化情况与模型计算的贡献率变化具有完全同步性;通过对大连市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上居住小区私家车数量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在距市中心5km范围以外,私家车对城市居住空间扩展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万勇  王玲慧 《上海住宅》2005,(10):76-77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定居地,是人类明的象征。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职能,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拟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经历大规模扩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伟  袁逸倩  孙勇 《工业建筑》2014,(Z1):72-74
近年来,城市老年人口在数量上的增长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质的变化与更新。以天津市为例,在充分调研天津市现有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在城市设施的共享化、社区环境的匹配化、养老空间的居家化、功能结构的产业化四方面提出城市老年居住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和设计方法,探讨应对老年化社会在建筑设计上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Z1)
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空间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新区的建设质量和人居环境水平。研究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对其居住空间扩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结合趋向交通布局、趋向重大公共设施布局及趋向产业园区布局3种区位指向,提出线状扩展及多组团聚集的居住空间扩展模式,以期为其他地区居住空间的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政  李婷 《规划师》2015,(1):260-263,273
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空间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新区的建设质量和人居环境水平。研究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对其居住空间扩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结合趋向交通布局、趋向重大公共设施布局及趋向产业园区布局3种区位指向,提出线状扩展及多组团聚集的居住空间扩展模式,以期为其他地区居住空间的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天津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由天津市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办公室、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天津市住宅科学研究所、天津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根据《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共同编制了《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程》、《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监测标准》。4套技术标准分别对建筑节能涉及的设计、施工、验收、检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设计分析了德馨园小区的地形及自然景观,通过在小区中心布置景观绿轴,形成贯穿南北的景观环境,创建了具有亲和力的适合大众居住的生态小区。最后论述了居住空间的扩展、共享空间的设计、生态环境作为居住的主题等居住模式及设计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开放型住区的概念,以较具代表性的杭州市20世纪80年代的开放型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扩张中住区的居住空间变迁为侧重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开放型住区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小敏  金国芳 《工业建筑》2005,35(Z1):900-901
对某住宅楼加层与局部扩建的加固实例进行了介绍。加层扩建后解决了原先存在的问题,达到了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规划落后于建设实践的矛盾日益突显,地下空间的碎片化开发及不合理规划带来了诸多问题。基于既有浅层地下空间建设网络化地下空间的需求导向,提出了“规划设计先天不足、拓建开发后天弥补”的浅层地下空间拓建思路。通过地下空间拓建案例统计分析,提出了网络化地下空间、地下空间拓建等相关概念,以及拓建方式的5种基本类型和18种亚级类型。在地下空间拓建扰动传导路径及内在工作机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拓建扰动分级评价体系,建立了不同拓建方式之间的联系。基于不同拓建方式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典型案例解析,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技术将向透视地下、高效装备、装配结构和智能建造方向发展的未来趋势。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高效、规范拓建提供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规划空间单元尺度,应用拓扑圈层分析法和用地扩展强度指数法,对1996、2004、2007三个年度的济南市主城区居住用地布局进行统计,分析1996—2004年和2004—2007年两个时段内居住用地空间扩展的轨迹和增长中心的变迁路径,发现济南市居住用地布局变迁与城市形态演进并不同步,指出济南要实现"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必需加大集中综合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5.
孙世界  胡明星 《规划师》2009,25(2):72-77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城市主城区居住空间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对其特征的研究将加深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本文以杭州主城区26个街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定量分析方法,首先从城市空间拓展、社会结构变化、以及政策与市场行为等方面分析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形成的动力;然后具体分析居住空间用地特征、物质环境特征和居住密度特征,研究杭州主城区居住空间可以分为三个特征明显的区域;并进一步提出未来影响杭州主城区居住空间形态的四个主要因素;从而以此为个案,探讨大城市主城区居住空间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住宅建设上存在的盲目扩大住宅户型面积的现象,文章分析了控制住宅建筑面积标准的原因,对决定住宅各功能空间面积的衡量标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住宅户型面积的参考数据,以期对当前的住宅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廖萍 《工业建筑》2014,(Z1):625-627
结合无锡市某住宅小区地下室设计,介绍了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机理,合理选取伸缩缝间距,给出有效的抗裂措施,实现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有效设计,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拓展问题,提出了今后武汉城市拓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许玉兰 《山西建筑》2007,33(35):267-269
结合某住宅楼项目SY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防火砂浆建筑保温系统工程施工实践,对SY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防火砂浆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完善该保温系统的施工工艺,从而推广该保温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