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录井装备作为石油工程装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录井装备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为此,对我国录井装备的现状及发展成果作了介绍,并详细地指出了我国录井装备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就我国录井装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录井软件的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录井软件的研发方面,由于研发人员全局意识、对行业发展的认知程度以及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认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使研发的录井软件在实用性和适应性方面尚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软件的单位设置、计算公式的可编辑性、不同国家语言界面的设定以及数据的存储与共享方面。针对国内录井软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同时对于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建议录井行业与软件研发单位共同拟定一套相互认同的软件模块化设计规范,以确保不同时期研发软件的连续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位运行的形势,为进一步明确国产录井装备的发展方向,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常规综合录井、单项高端录井和井下录井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录井装备的现状,指出国内综合录井仪、高端录井装备、非常规资源录井装备及井下录井装备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国产综合录井仪、研发单项高端录井仪和特色录井装备及储备录井新技术的建议,并根据当前实际录井的技术需求,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国内录井装备的发展,提高国内录井装备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录井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要论述了录井技术获得的较快发展,体现为气测录井分析周期缩短、实现了定量检测;地化录井日渐成熟;定量荧光技术应用于岩屑分析;随钻测量技术应用价值和程度提高;钻具振动分析技术引入录井;传感器技术有所创新;录井软件功能更强。并展望了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将趋向于:录井参数定量化、检测方法多样化、资料采集转向井下,更加及时、真实;软件系统化、平台化、网络化,为勘探决策现场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录井装备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国内录井装备技术现状和当前录井装备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提出录井技术的不足与传统工作模式的缺陷,为提高录井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油气勘探不断提高的要求,针对"互联网+"形势下录井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应立足于信息采集方式、作业范围、作业平台、跨平台应用四大技术领域,向"远程集群化录井"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吉波 《石油仪器》1991,5(2):71-75
综合录井仪是与现代钻井技术配套同步发展的新型钻井录井仪器。它对保证钻井安全、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效率、获得更好的钻井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综合录井仪的典型结构、性能、特点及在科学钻井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综合录井仪器的应用现状及油田关注的几个问题,对综合录井仪进一步推广应用和研制开发新型录井仪器,提出了几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明清 《海洋石油》2011,31(3):68-71
深水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国内的油气勘探开发重点正在向海上转移.国外有相对成熟的深水钻井工艺,国内的深水钻井工艺研究刚刚起步,与之相配套的深水录井工艺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从HSE保障、油气显示发现及解释评价、优化钻井、钻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国内深水钻井对录井的需求;从保障钻井安全、工程参数获取、岩屑采集、钻井液气体...  相似文献   

8.
录井学理论体系不完备乃至存在空白是制约录井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录井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建立,对于录井技术高效、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录井不同阶段(手工、手工气测、综合录井、分析录井、远程协助录井)的技术特点分析,发现录井技术因为长期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滞后于相关工程领域,进而提出了由信息和资源两级开发理论所构成的录井学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理论框架下基础研究方向及录井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录井技术现状分析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立  姬月凤 《录井工程》2004,15(4):40-46
该文依据中石油下属各油田统计、分析资料概括介绍了近年录井技术取得的进步与成果,并对录井技术现状作了系统分析,认为录井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发展成为集地质、气测、定量荧光、地化、核磁、钻井工程监测和随钻测量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录井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针对录井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技术发展方向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刚刚起步的录井学科建设和当前快速发展的录井技术均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录井学科建设,从技术名称的规范性、技术分类的目的性、基础研究的针对性3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录井技术发展,在分析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和录井信息软件4方面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发展方向,指出国内录井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已基本达到顶峰",而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旨在强调只有客观认识国内录井技术现状,才能在与国外石油工业管理体制以及油气地质条件存在差异的大背景下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录井技术。  相似文献   

11.
录井设备种类繁多,规范化的设备管理意识在一些企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生产需求。从录井设备管理现状分析入手,对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方法;在探索录井设备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设备管理中的一些新举措;强调了设备管理必须转变观念,提出企业内部实行租赁制也应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录井设备管理的探讨有利于引起录井企业重视并逐步实现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在满足生产需求的条件下,实现设备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录井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录井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解释与评价、装备与软件、录井信息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录井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录井技术在勘探开发中对油气水层的及时发现与准确评价、钻井提速、区域地质研究、井位优选方面所做的贡献,全面分析了行业发展针对复杂油气藏评价、钻井新技术的应用、管理因素制约、国际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科研体系、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录井学科建设、注重录井人才培养、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的重要性,提出了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录井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行业自律等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总结出加速9项成熟录井技术推广,攻关研究与完善实时流体分析、工程预警、非烃检测、硫离子检测、光谱检测和钻具振动频谱分析6项技术,探索随钻井下气体检测、渗透膜、随钻地震监测和远程录井4项前沿技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戴金菊  张卫 《录井工程》2007,18(3):45-48
针对国内录井行业在用综合录井仪的装备情况和实际生产需要,在分析研究Advantage、ALS-2、SRP2000等录井仪实时数据采集及传输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发了综合录井仪通用数据输出平台.该平台可广泛用于多类型综合录井仪,通过实时导出综合录井数据,实现录井数据的存储、多屏显示、定制打印和WITS传输,并为录井仪器提供了功能扩展接口.经过现场实验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完全适应现场录井要求,而且该平台适用于多种综合录仪现场录井作业.  相似文献   

14.
综合录井仪标准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印  万亚旗 《录井工程》2008,19(1):45-48
目前,由于综合录井仪标准化存在产品标准相对落后、品种和规格过度多样化等问题,使得国内综合录井仪产品技术特性不统一和不规范,给操作使用、维修维护、资料应用带来了不便,增加了设备运行成本。通过从产品基本功能、技术特性、安全特性、技术规范等方面对现行的产品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如今过多的产品品种和规格进行简化和统一化,对传感器、数据采集、气体检测和录井软件等系统单元逐步实现统一化和通用化,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明清 《录井工程》2011,22(4):51-56
国内录井行业对西方录井设备了解较多,而对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俄罗斯却知之甚少,针对此情况系统介绍了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设备具有的特点,从相互借鉴的角度出发,从仪器房、传感器、气体检测设备、地质仪器设备、软件及信息化手段等方面对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装备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的相关装备进行比较。借鉴其优点,弥补国产录井装备的不足,可提高相关仪器的研发水平。从另一方面看,针对俄罗斯综合录井的弱点,充分发挥中国录井设备的优势,也利于进入俄罗斯开拓综合录井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常规地质录井技术、气测色谱录井技术、地化录井技术、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工程录井技术、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不同录井专业技术定位问题,并就各专业录井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7.
目前,传统录井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地质服务能力较弱、业务经济总量和利润较低等问题。要摆脱录井行业的被动局面,其解决方案涉及4个方面:1丰富定量化采集手段,摒弃单纯的地面采集方式,实施传感器下井,推进录井数据向钻头及井筒周围延伸,实现地面地下同时录井;2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通过开发录井采集、解释一体化的软件系统和智能化的预警预报远程监控系统,在一个端口监控多口井,实现单井无人值守,从而减少用工总量;3拓展录井解释方法,应用MWD/LWD随钻测量资料、综合录井资料和动态跟踪,进行轨迹动态设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质导向;4努力探索创新"单井服务"和"区域服务"两种工程技术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录井业务发展空间。为此,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单井服务模式在川渝气区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而区域服务模式在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录井业务量增加,地质服务能力、产值及利润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