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煤热解过程中氮、硫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煤中氮、硫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其在煤热解过程中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温度、压力和煤阶等因素对氮、硫在热解产物中赋存形态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一些含氮、硫化合物的可能生成途径。指出应大力加强煤热解过程中氮、硫析出形态的研究,以实现煤的洁净利用。  相似文献   

2.
煤热解过程中硫氮分配及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总结了煤热解过程中硫、氮的迁移转化规律,讨论了硫氮在煤气、焦油和半焦中的分配情况,分析了一种同时脱硫脱氮的煤解耦燃烧工艺,给出了煤燃烧过程硫氮污染物的可控转移目标和几个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石英砂、燃烧灰和气化半焦为热载体对煤热解过程中氮迁移的影响.固体热载体煤热解过程中,热解温度升高有利于煤中挥发分析出,可以促进煤中含氮官能团发生断键,利于氮的脱除.快速热解可促进煤中氮脱除生成HCN和NH3.分别以石英砂、燃烧灰和气化半焦为热载体,研究表明:热载体中矿物质可促进焦油氮分...  相似文献   

4.
煤热解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生成机理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深入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煤分子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并定义了“酚类形成”,“酚类分解”,“中间酚类”,“酚类生成”和“键寿命”等概念,建立了酚类形成与分解相互竞争的F-D-C酚类生成机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描述酚类总产率f(t)与热解温度t关系的数学模型。用正态分布函数模拟酚类形成,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模拟了酚类分解,二者结合构成了MRF酚类生成的数学模型。采用无约束非线性单纯形搜索法进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4):830-833
由于散煤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破坏严重,煤热解作为煤燃烧、气化的伴随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探究煤中氮元素在热解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了解氮氧化物前驱物的生成条件对后续含氮污染物的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实际的热解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着含氮物相的迁移方向,通过煤阶、粒径、热解温度、矿物质种类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得到:煤阶越高,挥发分越不易析出,在一定程度上,高煤化度煤氮易留在焦中,中等煤化度煤氮则易于进入挥发分中,煤颗粒粒径越大,挥发分也同样不易析出,而热解温度则对挥发氮和焦氮形成均有促进作用,不同金属离子对含氮物相析出有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辽宁化工》2021,50(5)
介绍了我国现在主要使用的煤热解技术,比较集中技术的优势和劣势,简单的讲解了煤热解的原理。从两方面着手研究,一方面是热解原料,另一方面是热解反应的要求。总结出相应因素影响煤热解的程度和过程。此外分析了催化剂与煤热解反应的关系。创新研发出新工艺,实现提升转化率和焦油率的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和四川省5个煤阶的7种高硫煤在400~900℃热解温度下有机硫的脱除、硫铁矿硫的分解及脱除,评价了煤阶、温度、硫分组成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热解脱硫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采用管式炉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平朔煤( PS)、神木煤( SM)和阳城煤( YC)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种在热解过程中的HCN和NH3 释放规律,主要讨论煤中所固有的矿物质在这一过程中对氮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种脱除矿物质后,均表现为热解过程中的NH3释放量减少,其减少程度与灰分的性质有关;而HCN的释放与煤中矿物质的关系却受煤变质程度的影响;同时矿物质对不同形态氮的分配也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煤炭与生物质共热解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共热解可改善煤炭单独热解产生的污染问题和生物质单独利用时能源密度低、季节性供应不平衡的问题,不仅能提高煤炭转化效率,还能获得更高品质油品。本文从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共热解过程中组分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对近期国内外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生物质种类、热解工艺参数和热解反应器的类型对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及煤与生物质在共热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过程,即半焦与挥发分间的相互作用、挥发分间的相互作用、生物质中碱金属对共热解的催化作用,并针对如何进一步认识煤与生物质相互作用机理、提高共热解效率等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煤中氯的赋存形态与释放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从煤中氯的赋存形式、测定方法、释放特性和控制技术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煤中氯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到目前为止,氯在煤中的赋存形式仍未有统一的结论,但都认为燃烧过程煤中氯主要以氯化氢的形式释放,将对燃烧设备燃烧区、加热器等部位产生腐蚀并污染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洗煤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煤中的氯含量。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元素在煤热解过程中的分布迁移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大同煤、神府煤和新汶煤 ,进行热解实验 ,计算了煤中五种重金属元素砷( As)、镉 ( Cd)、铬 ( Cr)、汞 ( Hg)和铅 ( Pb)在热解三相产物中的分配比例 .进行正交设计实验 ,研究了热解终温、热解升温速率及煤中的灰分含量对重金属元素在热解反应中的分布、迁移的影响 ,发现热解工况和灰分含量对重金属元素在热解产物中的含量有相关性 .采用三变量相关分析法 ,建立了重金属元素在热解产物中的回归模型 ,用该模型对不同热解产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的实测值进行预报 ,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报值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变质煤热解和气化中燃料氮的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平管式炉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进行了热解和气化实验,并利用傅里叶红外气体分析仪对热解和气化过程中主要含氮产物的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煤的变质程度对煤热解和气化过程中HCN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而对NH3的释放影响较小.对于低变质程度煤来说,挥发分含量较高,而挥发分的深度裂解是HCN产生的主要来源.因此,低变质程度煤热解过程中转化为HCN的燃料氮份额高于高变质程度煤;对于不同变质程度煤在热解过程中转化为NH3的燃料氮份额则大致相当.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在CO2气氛条件下气化反应过程中含氮产物生成规律的研究发现,焦炭氮几乎全部转化为NO;转化为NH3的燃料氮份额有所增加;除印尼褐煤外,转化为HCN的燃料氮份额也有所增加;此外,对CO2气化过程中NO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认为焦炭氮的直接氧化可能是NO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煤中氮在热解过程中释放规律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化学渗透模型(CPD)为基础构建煤的结构,以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煤中氮在热解阶段反应历程的描述,以及对NOx的主要前驱体HCN和NH3生成的动力学表达,建立了煤热解阶段氮释放的模型,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五种煤在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热解阶段形成HCN和NHx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模型能够相对准确的预测HCN形成(误差在20%以内),但由于没有考虑惰质组的影响,对部分煤NHx的模拟误差较大(甚至超过50%),模型也表达出在快速热解条件下随温度升高,HCN和NHx的生成量增加;随煤阶增加,HCN生成量减少;随惰质组含量增加,NHx的生成量增加的释放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伊宁煤为原料,将其粉碎至5 mm~8 mm粒径置入固定床热解炉中,分别在N2和CO2两种气氛下程序升温至终温为500℃,600℃和700℃,收集热解产物并用GC-MS联用仪定量分析了焦油中的7种酚类化合物,对比分析了两种气氛下热解产物的分布,考察了CO2热解气氛对焦油及酚类化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气氛能促进焦油的生成.700℃时,CO2气氛下煤热解生成总酚量为N2气氛下生成总酚量的1.3倍.两种气氛下总酚的生成量均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减少.CO2气氛还影响了酚类化合物中不同种类酚所占的比例,特别是二甲基苯酚在总酚中的比例不断增大,700℃达到最大,为7.66%.  相似文献   

16.
煤热解过程中气态产物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固定床热解装置对3种不同煤种进行了热解研究,考察了温度和煤的性质对热解气态产物以及硫元素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煤的性质外,温度是影响热解产物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CO和CO2的逸出量与煤中氧元素的含量有关,而生成CH4和气态烃的量与H/O原子比有很大关系;热解过程中含硫物质以H2S和少量COS的方式逸出到气相,而逸出的气态硫也与煤的含硫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煤中吡啶型氮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密度泛函 ( DFT)方法 ,在 UB3LYP/6- 31 G( d)水平上研究了煤中吡啶型氮的热解机理 ,对热解过程中由于官能团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三类吡啶自由基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通过对键的 Mulliken布居数等计算结果的分析 ,分别得到了这三类自由基的热解途径 .并优化得到了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 .计算结果表明 ,吡啶型氮主要是以 HCN的形式释放出来的 .NH3 是 HCN二次反应的产物 .  相似文献   

18.
几种年轻煤在氮热等离子体中的热解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几种中国年轻煤在氮电弧热等离子体中的热解行为,考察了煤的基本性质、煤的粒度及加煤速率等条件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煤在氮等离子体条件下热解所得气体产物中的主要成分是氢、乙炔、一氧化碳和丙炔腈,此外还有甲烷和乙烯等小分子烃.乙炔的收率随煤种的不同和操作条件的变化而波动.煤中的挥发分含量愈高、加煤速率愈低,乙炔收率则愈高.其中扎赉诺尔褐煤的乙炔收率最高可达22.3%(以煤中碳为基准);原料煤在氮等离子体中热解后,除部分芳香C—C键得以保留外,煤有机结构中的外围官能团全部消失,同时在热解半焦中有新的氮基官能团(如—C(?)N)引入.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地下气化过程中干馏和干燥作用对于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以乌兰察布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直径固定床反应装置进行了150℃~800℃范围内热解气体的形成与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径褐煤热解在400℃才开始有气体逸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总产率升高,平均孔径和孔容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粒度的块状煤有效气体析出规律大致相同,但5cm见方的褐煤呈现气体析出缓慢、产量较大的趋势;在慢速升温和中速升温过程中,5℃/min的升温速率可以明显增加大粒度褐煤热解失重率,提高气体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