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江西首次引种百喜草成功,现已推广面积达2000hm2,并在我国川东、三峡库区,京九铁路两边扎根。百喜草特点: 1、适于立体种植 百喜草株高适中,长约30~40cm、缠结地表的匍匐茎多达40~50枝。 2、具有良好的抗性 高温伏旱期红壤裸瘠地,扦插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2.
红壤坡地覆盖与敷盖径流调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面径流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是科学调控坡面径流。通过土壤水分渗漏装置(Drainage Lysimeter),探讨红壤坡地覆盖与敷盖径流调控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处理不仅年总径流量存在差异,而且径流分配差异更明显;百喜草敷盖处理年总径流量最大,对照次之,百喜草覆盖最小;百喜草覆盖和百喜草敷盖处理的地表径流远小于对照处理,而地下径流量却超出对照处理许多;年均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调配比值百喜草覆盖、百喜草敷盖和对照处理分别为1/51.7,1/35.5和1/1.4。  相似文献   

3.
模拟了周调节水库的消落情况,对几种植物的水淹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周调节水库消落带上单种的香根草、狗牙根、蓉草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比岸坡未受淹的植株低20%~50%,香根草、狗牙根、蓉草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水淹环境的抑制;百喜草的各项形态指标则与岸坡上的无显著差异,说明百喜草能较好地适应短时间的水淹环境;香根草和百喜草在整个试验期内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经过一段适应期后,香根草和百喜草生长稳定,而随着冬季的到来,香根草和百喜草的生长速度变缓,覆盖率逐渐降低,保持在30%~40%左右,且在春季发芽恢复生长;蓉草和狗牙根在冬季成活率较低,且明显低于岸坡未受淹的蓉草和狗牙根;春季狗牙根能够重新发芽生长,但蓉草复绿较少。总体来看,香根草、百喜草、狗牙根可作为水淹时长较短的消落带的植被恢复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供、用水矛盾,开发当地种植作物种类以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本文以新疆焉耆盆地为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滴灌技术在春小麦种植中的应用,并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采用滴灌栽培将比常规浇灌节约用地7%,节约用水36%;增产1053kg/hm2,增收可达2229.6元/hm2。综合比较可知,春小麦采用滴灌技术,其节水、增产的优势明显,可以在在焉耆盆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林地水土流失严重,为了研究马尾松林下种植植物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选择4种不同郁闭度的林地设计3种试验小区,其中两个小区分别种植百喜草、胡枝子,与保留的自然小区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郁闭度对小区产流及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马尾松纯林地郁闭度低于0.3时,不同郁闭度间的细微差异对小区产流和产沙的影响不显著;植被盖度对小区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呈现一定规律性,当自然小区植被盖度低于30%时,产流、产沙量随植被盖度增大而下降;百喜草小区植被盖度达到45%以上时,形成乔草复层结构,比单一草被覆盖保水减蚀效果更好,且与是否有枯落物覆盖等因素有关;胡枝子小区产流、产沙量与植被盖度、乔灌草立体结构是否形成有关,人工种植胡枝子更有助于马尾松纯林形成乔灌草立体结构群落。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试验资料,针对民勤干旱缺水,无霜期短,苦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的实际.研究提出了超早熟区苦咸水灌溉棉花节水高效生产技术,即低拱棚种植技术、地膜覆盖技术、足墒播种技术、矮杆密植技术和控水灌溉技术等。试验证明:苦咸水区发展地膜棉花节水高效,籽棉产量达4300~4800kg/hm2,净效益19560元/hm2,水效益达4.74元/m3,是春小麦的4.56倍,春小麦-玉米“带田”的4.69倍,瓜类的2.14倍。发展低拱棚地膜棉花是苦咸水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其籽棉产量达6000~7500kg/hm,净效益可达26505元/hm2,是春小麦的4.6倍,“带田”的2.86倍,瓜类的2.93倍;水效益662元/m3,分别是春小麦、“带田”、瓜类的6.37倍、6.55倍、3.15倍。发展低拱棚及地膜棉花是苦咸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干旱缺水区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试验资料,针对石羊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实际,分析了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的高产需水量与需水规律,为拟定玉米的高产灌溉制度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玉米,生育期灌水2100m3/hm2,需水量4185~4275m3/hm2,产量可达13000kg/hm2左右,水分利用效率达2.8kg/m3以上。在保持高产水平条件下,较常规沟灌灌水量减少30%以上,耗水量减少12%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节水高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水资源短缺,灌溉面积小,效率低、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制约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产量增长,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建平县灌溉试验站与辽宁省水科院合作在2009—2011年连续3 a做了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在灌溉制度、农业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分析大垄双行不同密度下滴灌对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垄双行膜下种植是玉米种植方式的一次革命,具有低能耗、高节水的特征,比其它方式灌溉技术节水60%以上,而且增加了种植的密度,再配以膜下滴灌措施又可以达到节水增产效果。最高较传统种植增产5 610 kg/hm2,纯收益增加10 098元/hm2。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已被推广区群众所认识和接受,这项技术为该县节水灌溉技术探索一条新路,使农业缺水严重问题得到缓解,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研究北京粮食作物种植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不同施氮量对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累积量、淋失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及对地下水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在喷灌条件下冬小麦试验季节硝态氮的累积主要在80 cm深度以上;而夏玉米季节,硝态氮的峰值运移到150 cm左右,硝态氮存在明显的深层淋失现象。硝态氮的剖面含量一般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单季施氮量低于110 kg/hm2,土壤氮素处于稍微亏损状态;而施氮量大于220 kg/hm2时,在0~200 cm土层内,硝态氮有明显的累积现象,硝态氮的累积量一般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建议该地区年施氮量为250kg/hm2以维持农田氮平衡。考虑到当地的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2.5m左右,可以初步得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但是长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施肥将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汛情特点雨量大,强降雨范围广。6月20日至7月2日,全省平均降雨量268 mm,比多年均值偏多132%,列历史第1位。6个设区市累计降雨量超过300 mm,点降雨量最大达722 mm。86县降雨量大于250 mm,笼罩面积10.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62%。7月30日至8月2日,受台风"纳沙"和"海棠"影  相似文献   

11.
胡枝子为豆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丛生,高100~200厘米,老茎为圆形,幼茎多为菱形,总状花序,蝶形花冠,紫红色。荚果,椭圆形;肾状种子,有花纹,花果期长,一般在8~11月份。胡枝子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分枝多。当年种植的胡枝子分枝数一般在10条以上,砍伐后第二年的分枝数可达20条以上,冬季落叶。  相似文献   

12.
渗灌是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为了探讨渗灌对果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促进渗灌节水技术在山区旱地果园中的推广应用,以代表北方土石山区典型区域的鲁中南山地果园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樱桃园渗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渗灌对樱桃园土壤环境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灌溉后7 d,渗灌土壤水分下降幅度为5.23%,而漫灌为7.13%,漫灌土壤水分损失较大;渗灌与漫灌相比,0~20 cm土壤层平均温度比漫灌高0.47℃,地上20 cm平均气温比漫灌高0.43℃;漫灌在1~0.05 mm范围内的土壤粒径分布由灌溉前的56.01%下降到43.69%,而渗灌没有明显变化;漫灌土壤容重增加了6.57%,总孔隙度减少了6.75%;漫灌土壤板结厚度达8.3 cm,灌溉4 d后,地面裂缝宽度5.0 mm,渗灌没有出现土壤表层板结和裂缝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旱情和抗旱行动2022年河南省平均降雨量618 mm,较多年平均值(778 mm)偏少21%,6月和8月正是夏粮生长与秋粮播种、生长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出现2次旱情。全省累计受旱面积达258.9万hm2次,其中轻旱187.7万hm2次、中旱51.4万hm2次、重特旱19.7万hm2次。  相似文献   

14.
1概况 仁育官庄风沙片位于夏津县东北部,属海河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域总面积6.8km2,人口2870人,耕地689hm2.区内有沙丘7处,植被多为人工植被,有少量的自然植被,人工植被主要有林木和农作物.仁育官庄风沙片水土流失面积6.0km2,其中强度流失面积1.1km2,中度流失面积3.0km2,轻度流失面积1.9km2.水土流失以风蚀为主,冬春季节,大风肆虐,沙尘飞扬,致使河道堵塞、农田埋没、沙丘移动、土地沙化急剧发展.风蚀深度达1~2cm,年风蚀模数1400~2800t/km2.当地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副业为辅,人均纯收入1650元,人均粮食335kg,比夏津县平均水平低1/3.  相似文献   

15.
在1993年自然降水及温度条件下试验,东农42号大豆各产量性状对灌水处理反应敏感,不同处理间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有极显著的差异,株高差异显著,产量亦有较显著的差异。最佳灌水处理(B处理)产量达5033-3kg/hm2  相似文献   

16.
1概况   仁育官庄风沙片位于夏津县东北部,属海河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域总面积6.8km2,人口2870人,耕地689hm2.区内有沙丘7处,植被多为人工植被,有少量的自然植被,人工植被主要有林木和农作物.仁育官庄风沙片水土流失面积6.0km2,其中强度流失面积1.1km2,中度流失面积3.0km2,轻度流失面积1.9km2.水土流失以风蚀为主,冬春季节,大风肆虐,沙尘飞扬,致使河道堵塞、农田埋没、沙丘移动、土地沙化急剧发展.风蚀深度达1~2cm,年风蚀模数1400~2800t/km2.当地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副业为辅,人均纯收入1650元,人均粮食335kg,比夏津县平均水平低1/3.……  相似文献   

17.
张芊  任理 《水利学报》2012,43(1):84-90
本文利用禹城试验站田间试验数据对根系层水质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标定。参数标定后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显示:土壤体积含水量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69cm3·cm-3和-8.57%;土壤硝态氮含量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41mg/kg和-69.56%;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作物吸氮量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7.8kg/hm2和50.6%;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分别为2392kg/hm2和2239kg/hm2,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2.8%和22.2%;叶面积指数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83和243.8%。模拟结果表明:RZWQM能够较好地模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水动态和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可用于模拟分析农田水氮利用效率。但该模型在禹城试验站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模拟精度欠佳的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沟垄覆膜集雨技术在旱区农业中的显著节水增产作用,使其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农业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了研究适宜于燕麦的沟垄集雨方式,分析其耗水规律,丰富沟垄集雨模型,设计了4个处理:T1—平地种植,T2—沟垄不覆膜不供水种植,T3—沟垄覆膜不供水种植,T4—平地充分供水种植。结果表明:(1)在燕麦的主要生育阶段,除T4处理之外,T1处理的耗水量要高于T2和T3处理;(2)T3处理显著地增加了耕作层0~30cm剖面的土壤水分,达到6.93mm,而T1处理土壤各剖面的水分消耗量最高;(3)T4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 854kg/hm2,T3处理的产量为1 611.2kg/hm2,T4较T3高242.8kg/hm2。而在不供水的各处理之中(T1、T2、T3),T3较T1和T2分别增产28.1%和27.8%;(4)T4处理各产量构成为各处理中最高,T3处理显著降低了燕麦的千粒重,其值仅为13.9g,其余主要指标均显著高于T1处理。  相似文献   

19.
1 试验方案 试区选在黄山馆镇建新村,为丘陵区旱薄地,面积8hm~2。对照田位于试区附近,条件与试区条件相同。 试验品种:选用的小麦试验品种为“烟农15”和“鲁麦21”。“烟农15”生育特性是喜高肥水,亩产600kg不倒伏,属优化品种,株型紧凑,冬性,分蘖强;鲁麦21属新型耐旱品种。 覆膜措施:起垅覆膜,起垅高度为15cm,膜幅宽度90cm,沟内分别种2、3、4行小麦进行对比试验,2、3行小麦种植行距为15cm,4行小麦中间2行行距为35cm。地膜为聚乙烯薄膜,厚0.006mm,单价8元/kg,折合266.6m~2/kg,每亩用量为1.4~2.1kg。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水保功能和经济效益兼有的植物资源短缺问题,"948"项目从美国引进的水土保持优良植物和牧草—多年生香豌豆。经过河北省多点试种研究表明,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耐干旱、耐瘠薄、产草量高、覆盖度强、再生性好等特点。多年生香豌豆生长迅速,当年生枝条可达150cm以上;抗旱能力强,在土壤含水量2%的情况下持续4天,仅地上部枯萎,复水后可重新萌发植株;再生能力强,6月上旬刈割后经过45天即可达到100%的覆盖度。多年生香豌豆在河北省属于首次引种,适合于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