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向家坝库区建设为背景,以宜宾市屏山县为微观研究对象,探讨向家坝库区城镇迁建背景及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发展策略。库区移民与城镇迁建对屏山县的社会经济、城镇发展与交通建设影响深远,致使屏山县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新的县域城镇发展形势与区域发展态势判断的前提上,结合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屏山县城镇发展条件与自然及资源禀赋为基础,论文提出了新时期屏山县城镇化发展的"四大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城镇与园区一体化战略、生态休闲导向战略以及区域协作导向战略)和"三个差异化"城镇化策略与路径(集中城镇化、分散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以塑造地域城镇化特色,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向家坝库区建设为背景,以宜宾市屏山县为微观研究对象,探讨向家坝库区城镇迁建背景及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发展策略。库区移民与城镇迁建对屏山县的社会经济、城镇发展与交通建设影响深远,致使屏山县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新的县域城镇发展形势与区域发展态势判断的前提上,结合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屏山县城镇发展条件与自然及资源禀赋为基础,论文提出了新时期屏山县城镇化发展的“四大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城镇与园区一体化战略、生态休闲导向战略以及区域协作导向战略)和“三个差异化”城镇化策略与路径(集中城镇化、分散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以塑造地域城镇化特色,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挖掘城镇空间土地资源的潜力成为缓解用地粗放低效、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县域城镇空间对于优化国土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也起着直接作用。结合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确定用地结构、空间效率、空间品质三个维度的指标,创新构建县域城镇空间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黄梅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筛选出用地结构与人口规模、经济支撑基础、城镇化水平三类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黄梅县城和小池滨江新区土地利用潜力最大。针对黄梅县城、滨江新区、依山滨湖型乡镇三类城镇空间,分别提出优化用地结构、集聚产业空间、提升空间品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建设》2017,(5)
县级单元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把握县域城镇化特征与趋势至关重要。文章选取河南禹州市作为案例,结合村庄和镇区居民问卷485份,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村庄居民与镇区居民之间城镇化意愿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城区、镇区在城镇化进程中承担角色有较大差异,一刀切式的城乡二元结构研究视角需要向"城—镇—村"三元结构转变;中部地区城镇化模式不同于东部,以县城为核心载体的本地城镇化特征明显,乡镇对于城镇化作用有限,城乡体系趋于扁平化,县城为核心的县域一体化生活圈逐步取代乡镇区为纽带的乡镇生活圈,不同类型区的城镇化特征各异,应制定更深入具体的城镇化政策与发展策略,积极探索中部地区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6.
城镇化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历史地看,一个成功的城镇建设,城镇文化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有其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城镇文化中,应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城镇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建筑文化,也包括其他各种文化。从建设领域讲,要认真保护和保护性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盲目崇洋媚外,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努力创造地方建筑的新风格,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城镇的新风格,无愧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重要思想是… 相似文献
7.
8.
9.
10.
《小城镇建设》2015,(3)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域规划,受到传统农业转型、工业发展选择、城镇生活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口及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流动与再组织,使得县域内村镇和产业的布局与规模发生转变,县域一体化的程度随之提高。湖北省宜都市(县级)当前正处于由农业生产为主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产业类型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变化,使得当地农民面临生活方式和居住空间的再次选择:伴随农业的变革,在丘陵山区等主要农业生产区域,村镇空间将会由传统农业时期的散居状态,向大型集中居民点的方向转变,这是农民自发选择的结果,但是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伴随工业的发展,宜都沿江的城镇,将会由传统农业时期的分散布局,走向集中连绵的布局,形成功能互补、用地有机组合、交通联系密切的沿江连绵城镇带,土地使用更为细化。宜都的人口,在市域范围内,可借助便利的城乡交通体系,以一种"流动的、弹性的"就业-生活方式进行着他们的城镇化,力求逐步实现生活状况的改善。县域空间的规划布局需以此为导向进行组织和安排。 相似文献
12.
13.
14.
罗瑨 《建设科技(建设部)》2021,(20):85-88
本文通过对湄洲岛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分析,从产业经济、人口就业、社会生活、空间景观、资源环境等方面探究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促进海岛型城镇旅游业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源于"新型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战略转型"的总体认识,本文总结新型城镇化需重点引导两个方面,包括: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引导绿色、集约、人文的城镇化路径转型。据此,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为例,实证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总体规划的一些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武进区郑陆镇城镇化与城乡人口研究为专题,这主要包括对郑陆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的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判定。二是规划创新基于生态"底"、描绘城镇"图"、传承文化"魂"。首先,基于生态"底"主要从城镇性质、功能定位与模式选择方面得以体现。其次,描绘城镇"图"主要从镇村布局的重构深化分析。最后,传承文化"魂"主要从文化特色彰显出发提出了3个策略。 相似文献
16.
巴彦县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管治规划体系为“双心、三轴、五片”。支撑空间管治实施的路径为建立规划管理机制、乡镇撤并,强化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与集约利用,以及建立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机制,进行区域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17.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经历了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由蔓延式向轴向式、由分散化向网络化、由市域发展向区域发展的转型过程。其发展演变趋势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发展转型背景下我国大城市的空间重构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双碳”目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方向。紧凑布局是大城市控碳减排的主要策略,这一策略对于县域城镇空间是否适用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构建紧凑度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09—2018年的城镇空间紧凑度,判断紧凑度对碳排放是否存在独立作用,并基于测度结果分析了紧凑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量均呈现增速逐年放缓的增长态势。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紧凑度对碳排放存在正向作用。经济紧凑度、土地利用紧凑度、基础设施紧凑度的增加使碳排放增加,人口紧凑度、经济紧凑度、基础设施紧凑度和生态环境协同度增加会降低碳排放强度。由于长兴县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以碳排放作为支撑,城镇空间紧凑度促进碳排放,但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碳排放的经济效益增加,紧凑发展同样适用于县域城镇空间。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长兴县城镇空间的紧凑规划策略,为其他县级城市的低碳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福州大都市区的建设深刻影响着郊县闽侯。文章系统梳理闽侯县与福州市的关系,阐述闽侯县自身优势特色,提出借势福州、灵动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整合区位、生态、人文、科教等闽侯县优势,借助智力、产业、资金、行政、交通等福州资源,提升闽侯县的职能定位,契合福州大都市区整体要求,同时保持发展的灵活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境与态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