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菊芋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菊芋多酚氧化酶最适温度50℃、最适pH 值为4.0 和8.0。动力学实验表明菊芋PPO 的米氏常数Km 39.27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 为1.369U/min。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菊芋酶促褐变的抑制剂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用质量度0.02g/10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0.02g/100mL 柠檬酸亚锡二钠和0.04g/100mL 的抗坏血酸复合溶液浸泡30min,能有效防止菊芋在加工期间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2.
王卫东  孙月娥  李超  杨冬梅  庄平 《食品科学》2010,31(20):477-480
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和加工用水对菊芋泡菜褐变的影响,并对其贮藏期间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初步揭示菊芋泡菜在贮藏期间发生褐变的机制。结果表明,菊芋泡菜贮藏期间发生的褐变主要是多酚的氧化聚合以及美拉德反应导致的非酶褐变,而低浓度的金属铁离子并不会导致褐变的发生。在菊芋泡菜中添加不同的抗褐变剂(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亚锡二钠和EDTA),可以减少菊芋泡菜在贮藏期间的褐变。加速贮藏实验表明,柠檬酸亚锡二钠是菊芋泡菜贮藏期间良好的抗褐变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西葫芦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葫芦多酚氧化酶最适pH为6.6,最适温度为35℃,90℃处理5min可使该酶失活。多酚氧化酶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为Km=0.0417mol/L,Vmax=208.33U。四种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4.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在413nm处测定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底物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了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及亚硫酸氢钠五种抑制剂对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6.3;最适反应温度为35℃;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以邻苯二酚为底物,Km=0.0011mol/L,Vmax=142.23U/min.g;动力学方程为V=142.23[S]/(0.0011+[S]);五种抑制剂均对PPO酶促褐变具有抑制作用,其强弱依次为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EDTA>柠檬酸。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番石榴多酚氧化酶(PPO)的催化特性、最适波长、最适反应时间、最适温度、最适pH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实验了肉桂酸、抗坏血酸、苯甲酸、L-半胱氨酸四种添加剂对番石榴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寻求在果品的保鲜以及果肉初加工过程中抑制PPO活性的各控制手段与果品加工的有机结合方法,为防止褐变提供有效、合理的措施。实验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反应底物时,番石榴多酚氧化酶催化氧化产物的最适波长为422nm,最佳反应时间为约20min左右,最适反应温度为25℃,最适pH为6.8,90℃水浴处理5min该酶基本已失活。四种添加剂对该酶均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单一添加剂对番石榴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抑制效果的强弱次序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肉桂酸>苯甲酸,其中抗坏血酸的有效抑制浓度为0.1%,而两种浓度为0.05%的添加剂协同作用又以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芦荟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芦荟多酚氧化酶的基本性质。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 10nm处测定芦荟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以及酶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 0℃,最适pH值为6 5 ,其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 2 8mol/L ,Vmax=2 32×10 -2 U/min。文中还研究了利用蛋白酶抑制褐变的方法,以芦荟多酚氧化酶液(mL)∶木瓜蛋白酶(mL ,浓度0 5mg/mL) =5∶1的比例向芦荟多酚氧化酶粗酶液中添加木瓜蛋白酶,在5 5℃、pH5 7条件下,水解10min可较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芦荟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7.
甘薯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   总被引:50,自引:6,他引:50  
甘薯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酶促褐变,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甘薯组织中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PPO的最适pH值、厚适温度热稳定性等特性。确定其最适pH值范围为3.0-3.5和6.0-7.0,最适温度为15℃。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对PPO的褐变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西葫芦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葫芦多酚氧化酶最适pH为6.6,最适温度为35℃,90℃处理5min可使该酶失活。多酚氧化酶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为Km=0.0417mol/L,Vmax=208.33U。四种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9.
影响荔枝果肉酶促褐变主要酶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在荔枝果肉酶促褐变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两种酶的性质。在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远远大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但是PPO的热稳定性高于POD的热稳定性,应以多酚氧化酶作为灭酶的指标;并且有化学抑制剂可以完全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但对多酚氧化酶却具有抑制暂时性。p H对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影响基本一致,在p H小于5的酸性条件下活性和稳定性下降,因而在酸性条件下,可有效抑制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贺州香芋贮藏加工过程中所产生褐变的机理问题,以邻苯二酚作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对温度、p H、底物浓度等单因素的研究,探讨对香芋多酚氧化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香芋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是4.0,在底物邻苯二酚的浓度为0.4 mol/L时,香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最高。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试验,结合方差分析模块,得出最佳的影响因素为:贺州香芋的最适温度是25.5℃,最适pH是3.75,最适宜底物浓度是0.57 mol/L,在此条件下的香芋多酚氧化酶吸光度为最高,达到了2.1以上。  相似文献   

11.
茭白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及护色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茭白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酶褐变,影响茭白的质量。文中研究了温度、pH值对茭白中PPO(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不同的护色方案,以确定茭白的无硫护色条件。结果表明,茭白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适温度36℃,最适pH值为5.6。用质量分数为0.1%L-半胱氨酸、0.7%柠檬酸、0.07%抗坏血酸、0.02%CaCl2配成的复合护色液护色20min后,茭白在整个实验期间内,色白,无褐变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鲜切马铃薯片在不同气体比例下的品质变化,以品质优良的马铃薯为试材,采用OPP/CPP膜进行气调包装,以空气包装组为对照,分析不同气体比例下的鲜切马铃薯片在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变化,并对其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VC含量及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采用40%CO2+50%O2+10%N2的混合气对鲜切马铃薯片进行气调包装,与其他组相比,可以维持较高的感官品质,显著(p<0.05)抑制酶促褐变反应、PPO活性和POD活性,显著(p<0.05)影响微生物的增殖与MDA的积累,VC损失显著减少,感官评价较高,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对鲜切菊芋褐变机理和控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熏蒸处理对鲜切菊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乙醇熏蒸处理可延迟鲜切菊芋表面褐变,使产品在贮藏过程中保持优良品质;浓度为450μL/L的乙醇熏蒸处理5h效果最好,4~5℃条件下贮藏16d品质保持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菊芋渣蛋白,并测定其部分功能特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菊芋渣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p H13.5,料液比1∶40(mg/m L),超声时间50min,超声温度6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71.2%±0.3%。菊芋渣分离蛋白的等电点在4.0左右,当p H=9.0时乳化能力可达80%,蛋白浓度4%时起泡性最好,70℃时溶解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使用产菊粉酶的酿酒酵母可实现一步法发酵菊芋生产乙醇.该试验以菊芋汁为发酵培养基,研究了起始糖浓度、无机盐、温度、种子培养基、接种量和氮源对高菊粉酶活酿酒酵母Y05-步发酵菊粉生成乙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菊芋汁中最适起始总糖浓度为250g/L.菊芋汁含有的较多无机盐对乙醇发酵不但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促进作用;(2)最适乙醇发酵温度为37℃;(3)种子培养基中使用菊粉做为碳源有利于酿酒酵母Y05产生较多菊粉酶,进而促进其乙醇发酵;(4)最适乙醇发酵接种量为15%;(5)尽管菊芋汁是一个良好乙醇发酵培养基,但补加氮源仍是必要的.补加5.0g/L玉米浆可显著酿酒酵母Y05的提高总糖利用率、最终乙醇浓度和乙醇得率.  相似文献   

16.
荔枝与荔枝酒褐变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卫华  林丽棉  秦艳 《食品科学》2011,32(4):246-250
以荔枝及荔枝酒为试料,研究荔枝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及荔枝酒发酵过程中的褐变机理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荔枝PPO存在同功酶,荔枝PPO最适底物为没食子酸;以没食子酸为底物,荔枝PPO最适反应pH值为8.0,最适反应温度50℃,荔枝PPO的动力学参数为:米氏参数(Km)为26.033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34.816g/(L·min);荔枝PPO对酸碱、对热稳定性较差;荔枝酒发酵过程中褐变的主要原因是其PPO引起的酶促褐变。因此,低温贮藏和高温热处理可有效抑制荔枝及荔枝酒在贮藏和加工中酶促褐变反应。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压二氧化碳(HPCD)对梨汁中多酚氧化酶(PPO)酶活钝化效果、透明度、色泽和褐变度的影响,并分析贮藏期酶活、透明度和色泽稳定性。结果表明,经HPCD(30MPa-40℃-60min)处理后梨汁中PPO残存酶活为19%;其钝酶效果显著高于相同温度的热处理(p<0.05),说明HPCD钝酶过程中温度和CO2形成的压力具有协同灭酶作用;且在4℃条件下贮藏8周也能较好抑制PPO酶活。HPCD处理能抑制贮藏期梨汁透光率降低和梨汁酶促褐变、保持鲜榨梨汁的色泽,对保持鲜榨梨汁品质贮藏稳定性有较好效果。90℃-10min热处理也能有效钝化PPO酶活,但是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促进非酶褐变,并且使梨汁透光率下降,增大梨汁浊度,对梨汁品质保持不利。   相似文献   

18.
以品质优良的马铃薯为试材,经清洗消毒、切分成片,分为4组,分别用4种不同材质及透性的保鲜材料包装,贮藏于4℃下,每隔1 d对其褐变度、酶活性(PPO、POD)、酚类物质(总酚含量)、细胞破坏程度(相对电导率)、有害物质(MDA)及营养物质(VC含量)进行检测。研究表明:CO2、O2、水蒸气透过量分别为601.86 cm3/(m2·24 h·0.1 MPa)、295.92 cm3/(m2·24 h·0.1 MPa)、12.98 g/(m2·24 h)的OPP/CPP包装材料应用于鲜切马铃薯片保鲜中,能有效的改善其品质,降低酶活性及酚类物质的含量,使相对电导率在贮藏期内仅从0.02%上升至0.15%、丙二醛(MDA)仅从0.03 mmol/g上升至0.04 mmol/g,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流失。   相似文献   

19.
为延长黄冠梨果实贮藏期,抑制褐心病,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常温贮藏期间(20℃)褐心病及相关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5μL/L的1-MCP处理能极显著(p<0.01)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褐心病发病率与发病指数,贮藏30 d时,1-MCP处理黄冠梨果实褐心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分别为12.82%和0.09,比对照低88.59%和88.92%,同时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保持果实硬度,并能有效降低果心PPO活性与MDA、H2O2含量,提高总酚含量和SOD、POD活性,减缓黄冠梨果心褐变反应。综上所述,1-MCP处理可以有效抑制黄冠梨常温贮藏期间褐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