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应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马铃薯中的花色苷。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以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为响应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马铃薯花色苷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大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83.2 min,提取温度52.7℃,料液比1:24,乙醇浓度69.5%。利用此工艺参数得到的花色苷含量为1.3392mg/g。  相似文献   

2.
以紫甘薯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柠檬酸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对紫甘薯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柠檬酸体积分数0.75%、液料比25:1、温度70℃,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理论提取率为299.077 mg/100 g,实测花色苷提取得率可达299 mg/100g.  相似文献   

3.
超声辅助提取紫甘薯醋酿造中花色苷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紫甘薯醋酿造过程中以酒精发酵液为提取液的超声辅助提取花色苷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料液比、超声提取温度、时间和功率及其交互作用对花色苷提取的影响,同时研究花色苷提取前后酒精发酵液中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以酒精发酵液为提取液的超声辅助提取紫甘薯花色苷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超声温度57.5℃、超声时间25.7min、超声功率300W,在此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达87.16mg/100g(以干基质量计)。经超声辅助提取紫甘薯花色苷后,酒精发酵液中还原糖和氨基态氮含量分别增加70.04%和17.00%,总酸、乳酸含量和酒精度分别降低9.5%、16.1%和8.1%。  相似文献   

4.
紫甘薯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紫甘薯花色苷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74.7 min,料液比1:28.7的条件下,紫甘薯花色苷提取产量最高,最大提取产量预测值为157.29 mg·g-1,与实测值相符.通过HPLC-DAD分析,宁紫1号紫甘薯中有15种具有花色苷特征吸收峰的组分,其中3号峰,4号峰,9号峰,12号峰为主要花色苷,占总花色苷的21.23%,24.62%,18.49%和18.29%.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果枸杞花色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花色苷含量为指标,选取液料比、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为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液料比20.4∶1 m L/g,超声提取温度48℃,超声提取时间24.8 min,乙醇浓度79%为最佳提取条件,该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可达(14.999±0.014)mg/g。各因素对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超声提取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液料比。   相似文献   

6.
采用酸化水法提取紫甘薯中的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紫甘薯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并对紫甘薯花色苷提取液在不同温度、pH、Na2SO3、糖类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5%的盐酸水溶液作提取溶剂、温度60℃、料液比1∶20(g/mL)、时间1 h,在此条件下提取1次时花色苷含量达43.890 1 mg/100 g(鲜重)。紫甘薯花色苷不耐高温,在光照和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条件下稳定性较高,但在Na2SO3及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玫瑰茄花色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玫瑰茄花色苷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以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花色苷提取效果的3个因素其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64 W,料液比1:25,提取时间12 min,利用此工艺参数得到的花色苷含量为537.873 mg/100 g。  相似文献   

8.
以蓝莓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实验,以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8 MPa,液料比为7∶1(m L∶g),花色苷含量的预测值为1.59 mg/g,验证值为1.58 mg/g。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可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及果胶酶法提取紫薯花色苷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丹  李嘉 《食品科技》2015,(4):277-281
紫甘薯花色苷含量丰富,性质稳定,是良好的天然色素来源。利用纤维素酶及果胶酶辅助提取紫薯花色苷,对2种酶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经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纤维素酶解辅助提取花色苷的最佳工艺为:p H为6.0、温度为30℃、加酶量0.25 g/g、固液比1:55、提取时间1.75 h,此条件下提取花色苷的得率为24.8 mg/100 g;果胶酶辅助提取花色苷的最佳工艺为:p H为6.0、温度为40℃、加酶量0.5 g/g、料液比为1:60、酶解时间2 h,此条件下提取花色苷得率为28.6 mg/100 g;果胶酶辅助提取花色苷的效果优于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0.
以蓝莓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实验,以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8 MPa,液料比为7∶1(m L∶g),花色苷含量的预测值为1.59 mg/g,验证值为1.58 mg/g。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可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紫色马铃薯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紫色马铃薯酒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马铃薯与面粉比1:0.6、料水比1:1 (g/mL)、α-淀粉酶添加量8.5 U/g、酒曲添加量0.45%。此工艺在28 ℃下发酵14 d,得到的紫色马铃薯酒酒精度13.5%vol,花青素含量166.34 mg/mL,酒体澄清透明呈紫红色,酸甜适中,有独特酒香,综合感官评定得分90分。测定主发酵期花青素和色泽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紫色马铃薯酒在发酵过程中花青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色度呈现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色调则与之相反。聚合色度和褐变指数总体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为工业化生产紫色马铃薯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鹏 《中国酿造》2022,41(4):199-203
该试验以无花果、仙人掌果为原料制备果酒,并研究复合果酒的最优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探讨了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值、初始糖度、发酵时间对无花果-仙人掌果酒发酵产酒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仙人掌果∶无花果=1∶2,酵母接种量0.04%,发酵温度25 ℃,初始pH值3.40,初始糖度20 °Bx,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得无花果-仙人掌果酒的酒精度为11.01%vol,感官评分为97分,总花青素含量为50.68 mg/100 mL。果酒鲜艳紫红,酒体清澈,具有浓郁的果香和醇厚的口感。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均  黄传书  赵珮  刘艳 《中国酿造》2021,40(1):98-104
以桑葚为原料,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糖度和酵母接种量为自变量,以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桑葚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26 ℃,初始糖度24.5 °Bx,酵母接种量0.10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所得桑葚果酒花色苷含量为208.79 mg/L,残糖量为3.1 g/L,酒精度为12.7%vol,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5.55%、97.82%。桑葚果酒呈澄清透明的紫红色,酒香馥郁,口感柔和,带有明亮的桑葚风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紫薯醋酸发酵条件,同时发酵得到紫薯醋和紫薯色素回添醋,并对2种醋和紫薯原料的品种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优化后的紫薯醋酸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1 d、初始酒度7.35%vol、装液量28%,此条件下,总酸含量为6.92 g/100g.与原发酵工艺相比,紫薯色素回添醋除总糖和维生素含量较低外,其总酸、...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紫马铃薯为原料,通过酶法制备富含花色苷的紫马铃薯汁,分别使用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三种乳酸菌对其进行发酵,研究烫漂时间、酶用量对紫马铃薯汁出汁率、花色苷、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及发酵过程中pH、花色苷、总酚含量、糖组分、有机酸、DPPH·清除能力等变化。结果表明:紫马铃薯经烫漂护色2.5 min时出汁率最高。烫漂时间对紫马铃薯汁的花色苷含量影响极为显著,烫漂2.5 min时花色苷含量比未经烫漂处理的提升了7.7倍。经高温α-淀粉酶(20 U/g)、糖化酶(200 U/g)酶解处理后的紫马铃薯汁出汁率为69.80%±3.85%,总酚含量1136.7±33.76 mg/L,花色苷含量为218.25±1.89 mg/L。紫马铃薯汁经乳酸菌发酵后pH逐渐下降,并产生大量的乳酸,产酸能力大小依次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 植物乳杆菌 > 干酪乳杆菌,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在发酵过程中均作为底物被乳酸菌消耗,发酵48 h后花色苷、总酚、DPPH·清除能力分别下降了11.33%~17.82%、6.22%~7.73%、24.23%~27.62%。抗氧化活性下降与花色苷和总酚含量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紫薯生粉为原料,对低糖酵母发酵制备高抗氧化活性紫薯粉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发酵前后总黄酮、总酚、花青素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糖酵母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95%,料液比1022(g/mL)、发酵时间16h、发酵温度23℃,该条件下的紫薯粉抗氧化能力为404.94 mg VC/100g,总酚含量为123.85mg GAE/100g,总黄酮含量为610.64mg芦丁/100g,花青素含量为26.99mg/100g,其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优于未发酵紫薯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添加量、SO2添加量和初始pH对红树莓果酒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的影响。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荧光光谱分析来探究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的降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红树莓果酒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8d、酵母菌添加量0.20%、SO2添加量100mg/L和初始pH3.4,在此条件下,所得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分别为(4.75±0.18)mg/L和(13.02±0.38)%vol。在最优发酵工艺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其抑制率的IC50为(48.65±0.73)μg/mL。荧光光谱数据分析发现红树莓果酒花色苷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成复合物,引发α-葡萄糖苷酶的静态荧光猝灭。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的功能性饮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添加量、SO2添加量和初始pH对红树莓果酒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的影响。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荧光光谱分析来探究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的降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红树莓果酒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8d、酵母菌添加量0.20%、SO2添加量100mg/L和初始pH3.4,在此条件下,所得花色苷含量和酒精度分别为(4.75±0.18)mg/L和(13.02±0.38)%vol。在最优发酵工艺下获得的红树莓果酒花色苷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其抑制率的IC50为(48.65±0.73)μg/mL。荧光光谱数据分析发现红树莓果酒花色苷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成复合物,引发α-葡萄糖苷酶的静态荧光猝灭。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的功能性饮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燕  李小惠  张惟广 《食品科学》2017,38(10):155-161
以甘薯为原料,经去皮、打浆、液化、麦芽糖化后制得甘薯浆,并以甘薯浆为原料酿酒。在单因素优化基础上,选取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和发酵初始pH值为影响因素,以酒精体积分数和总酯含量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甘薯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甘薯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黄酒专用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15%、发酵初始糖含量2 4%、发酵温度21.5℃、发酵初始pH 4.0。在此条件下,甘薯酒的酒精体积分数为14.25%,总酯含量为372.41 mg/L;甘薯酒中共检测出54种香气物质,以醇类和酯类为主;酒体呈均匀的金黄色,具有甘薯的薯香味和麦芽的麦香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添加天然外源糖提升鲜食葡萄酒品质。方法:以红提为原料,糯米糖化液为外源糖,进行复合发酵红提葡萄酒工艺优化并分析鉴定葡萄酒中香气成分。以发酵温度、糯米糖化液和红提体积比、酵母接种量、SO2添加量为单因素,以乙醇体积分数和花色苷为指标研究红提葡萄酒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SO2添加量80?mg/L、发酵温度20?℃、酵母菌接种量1?g/L、糯米糖化液和红提体积比1∶4为最适发酵条件;响应面法优化红提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1?℃、酵母接种量1.2?g/L、SO2添加量84?mg/L、体积比1∶4,发酵7?d得到体积分数为12.7%的红提葡萄酒。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鉴定出3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15?种、酯类15?种、酸类5?种、萜类2?种。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表明,共有12 种香气物质的OAV较高,主要为β-大马士酮、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癸酸乙酯。结论:以糯米糖化液为外源糖,可提升红提葡萄酒的乙醇体积分数,同时该葡萄酒具备良好的口感及典型的葡萄酒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