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耿井水厂以黄河水为水源,设计规模为20万m3/d.近年来由于原水水质恶化和供水水质标准提高,须对耿井水厂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针对水厂原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工艺出水水质良好,滤后水浊度基本稳定在0.25 NTU左右.本工程设计特点及经验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源涵养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滦河作为水源涵养功能重点保护区域,其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和提升对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估方法,总结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适用范围、功能特点和局限性;以滦河示范小流域为例,选取InVEST模型作为评价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优先项,并解析了产水模块和泥沙输送比模块的空间数据库、参数获取和处理方法,为基于InVEST模型开展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上塘河流域和睦港为例,从城乡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河道整治保洁及配水、支流对和睦港水质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基于配水措施见效快、成本低的特点,选用河道引配水治理和睦港流域水环境,根据配水水源的不同,将和睦港流域划分成两个区域,并对具体的配水路线及工程建设进行了初步规划,可供今后具体实施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人口960万.然而,它又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水资源的匮乏曾一度制约了天津的发展.自1983年引滦工程建成通水16年以来,为解决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用水、促进天津市的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成为天津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多年来,随着引滦输水沿线环境的恶化,输水水质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造成水质逐年下降,特别是最近几年下降趋势加快,已经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引用水源水质不得低于三类的要求,如不抓紧对主要污染源加以治理,将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天津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按照水区域划分,把于桥水库、州河、引滦明渠列为引用水源水域,作为优先项目立即实施水资源保护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于桥水库及输水沿线的污染问题,使天津市水源水质达到三类水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自然保护区划和水功能区划理论,综合考虑水源地水域种类、水文状况、水质现状、水域功能和水质目标等因素,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二级划分体系,系统地界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概念.针对我国湖库型水源地特点,提出了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类型和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6.
吉林市饮用水水源松花江段污染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市饮用水水源松花江段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饮用水源松花江段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松花江段水源已受到轻度污染,属Ⅲ类水.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粪大肠菌群.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水源安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滦河原水的特点,天津市杨柳青水厂在中试试验的基础上建设了5 000 m~3/d的膜法饮用水示范工程,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示范工程的工艺设计特点,并对工程的运行效果和运行成本进行了阐述.工程实践表明:出水CODMn、浊度及色度等指标优于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并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为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过滤运行30 min,进行60~90 s的水力反洗,每3~4个月进行一次在线化学清洗,化学清洗药剂采用0.5%NaOH+200ppm NaClO 和1% HCl,持续时间为8~10 h.采用在线浊度仪和在线颗粒计数对膜完整性进行连续监测,并定期进行压力衰减测试,确保膜组件的完整及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该示范工程的投产运行,为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巩义市城区地下水是巩义市城区重要的供水水源,为掌握其地下水的水质状况,为巩义市城区地下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在巩义市城区布设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对巩义市城区2011年和2014年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监测,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确定了主要超标因子,并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中的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亚硝酸盐氮、高锰酸钾、铁(Fe)、锌(Zn);且2011年巩义市城区地下水水质以Ⅱ类水为主,2014年多为Ⅳ类水,说明该地区水质呈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江水水质是利用江水源热泵技术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影响江水源热泵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江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的水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水质指标及其取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作为水源热泵源水的江水水质类别。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检测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多个指标并同时满足的难度,提出了水质结垢潜能值的概念。作为水源热泵用水质综合评价指标,水质结垢潜能值既考虑了主要水质参数对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的综合作用,又能够简便快速地为工程应用中的水质判断和系统选择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对黄河宁夏段水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保证黄河宁夏段水质稳定达标排放的建议,确保黄河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银川市水资源利用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琦  何彤慧 《宁夏工程技术》2005,4(2):123-125,129
通过时银川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现有的水资源总量进行了分析,对城市用水系统中的生态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等进行了预测.结合银川市“塞上湖城”的建设目标,提出了银川市未来生态用水量将会明显增加;城市生活用水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逐渐增加;伴随工业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未来城市工业用水也会小幅度攀升.从城市水资源供给分析,目前,银川市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共同构成.地表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而地下水资源则几乎全部用于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等;而农业用水量占目前银川市城市用水的90%以上,因此,实行农业节水灌溉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国内水价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水价模式的研究背景,总结了国内学者在水价要素、制定原则、模式类别和现实运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结合我国水资源稀缺、人均收入较低以及法律缺失的现实,提出了我国应该建立灵活多样的水价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给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技术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围绕我国目前给水处理领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一人技术研究与发展对策进行了讨论。提出应重点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优质饮用水自理育对给水处理系统进行全过程优化,从整体上提高饮用不水质,以提高不安全保障率、提高水质和满足供水水量为主要工作目标。在此前提下发展节水、节药、节电及节能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资源状况越来越严峻,可利用地表水量越来越少,为改善这一状况,加强地表水水质安全监测已刻不容缓.结合我国地表水水质安全现状,对我国地表水水质安全的监测方法、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地表水水质监测的相关研究,展望我国在水质安全监测的技术提升和指标选取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量资料分析计算了友谊农场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总量及其地区分布特征.为寻求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最优方案和制定其国民经济组合发展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活饮用水和纯净水直接饮用的局限,推动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直接饮用水水质要求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对有害物质的含量作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廊坊市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中通过对廊坊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综合分析,提出了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再生水全成本价格模型中,需要计算再生水的资源成本.资源成本是一个模糊系统,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质、水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等.选择COD、SS、氮、磷4项进行定量评价,建立隶属函数;水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是依据从全国大中城市中选择30个左右城市的数据,构建隶属函数.再计算出污水水资源价值的综合评价向量,转换为污水资源价格,即再生水的资源成本.  相似文献   

19.
虚拟水战略是缺水国家或地区利用水的商品属性,通过从富水国家和地区进口水密集型产品来满足本地区水资源和粮食的需求.虚拟水战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问题发生的范围之外寻求解决区域内部缺水问题的对策.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虚拟水战略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早地区解决水危机的一项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20.
构建科学的水权配置制度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水权配置应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基础上,根据一定依据确定水权配置顺序,通过计划和市场两种配置手段,以水资源使用权和取水权两种权利形式实现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