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鱼山岛光伏太阳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量为5 m3·d-1光伏太阳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在舟山市岱山县大鱼山岛建成,该工程主体装置采用光伏太阳能系统供电;自主研发的小型预处理装置有效解决了海水浊度的预处理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能量回收装置使运行能耗大大降低,充分发挥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益.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产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
转子式压力交换能量回收装置和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是目前海水淡化应用较多的两类节能装置,以西沙某岛1000 m3/d海水淡化厂为例,分别采用配置两种能量回收装置的(500×2)m3/d双膜法一级反渗透处理工艺,介绍了海水淡化工程概况和一级反渗透系统工艺方案.系统运行表明:一级反渗透系统回收率为40%和脱盐率不小于99.2%...  相似文献   

3.
反渗透海水淡化中差动式能量回收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中小型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新型差动式能量回收装置.结果表明,使用本能量回收装置的日产10m3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单位淡水能耗只有3.6kWh/m^3,不考虑高压泵及电机自身损耗的影响时,单位淡水能耗为2.3~2.7kWh/m^3,装置能耗显著降低,能量回收效率达到97%.此能量回收装置不需要其它附加增压设备,并且能有效改进由于阀门开闭导致系统压力波动而造成的淡水产量不稳定的问题,保护了反渗透膜、高压泵等系统内的重要设备.  相似文献   

4.
针对纳滤精制卤水过程中的节能需求,在工业化项目中采用PX能量回收装置,结果表明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运行稳定良好,能量回收率高达96.4%,有效降低了纳滤精制卤水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5.
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节能设备,对于降低系统能耗和产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和加工了一套新的外驱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建立了满足其性能评测要求的一套完整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当装置的性能很好地满足工业化运用需求时,对RERD与反渗透淡化系统的耦合运行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为6.0 MPa、RERD的处理量为13 m3/h及转子转速为500 r/min时,装置的泄漏量为0.57 m3/h,能量回收效率达到91.2%。保持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和装置转速不变,当装置的处理量为16 m3/h时,进出RERD的4股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波动较小,装置的能量回收效率略有提高,达到92.5%。  相似文献   

6.
唐维  王立军 《工业水处理》2022,(10):176-181
为解决长岛有人居住岛屿用水高峰期用水供需矛盾,确定采用以反渗透(RO)技术为核心的海水淡化工艺建设海水淡化站。介绍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长岛8个岛、9处海水淡化站的应用情况。该项目根据不同的海岛条件采用了不同的取水方式和预处理方案,主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砂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矿化的组合工艺,消毒采用现场制备次氯酸钠和管式紫外线方式,总制水量达5 200 t/d,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标准。采用等压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总体节能率可达60%,产水耗电量为4.60 kW·h/t,总计产水成本为6.075元/t。该项目在1.5 a的运行时间内,出水效果稳定,可为北方海岛小规模海水淡化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纳滤膜分离技术对2价离子的独特分离功能,使其在海水淡化脱盐、水软化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针对实际工程中海水纳滤脱盐系统的节能需求,建立了\"纳滤+能量回收\"耦合工艺流程;研究分析了自主开发的能量回收装置产品与纳滤脱盐系统的耦合运行特性,及能量回收装置对系统运行能耗降低的实际贡献率。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能量回收装置与海水纳滤脱盐系统的耦合运行稳定性良好,装置能量回收效率高达96.28%,对纳滤脱盐系统本体运行能耗的降低幅度可达44%。  相似文献   

8.
正位移式阀控能量回收装置盐水连续进料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量回收装置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降低系统运行能耗和造水成本至关重要。正位移式阀控能量回收装置以反渗透淡化系统排放的高压盐水作为进料,通过在水压缸中直接增压原料海水的方式来实现压力能回收利用。但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常常存在高压盐水进料不连续(即流量有较大波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反渗透淡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本丈在分析造成上述问题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控制方案,使得高压盐水进料过程中的流量和压力波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证了盐水进料的连续性。针对阀控能量回收装置运行过程中低压进料海水仍存在流量和压力波动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两个具体的措施,即通过多套装置并联运行及在进料海水管路上设置旁路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混合过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对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RERD装置三维非稳态滑移网格模型,研究分析了转速和流速对装置盐度场分布、混合度和效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可实现装置混合度≤4%和能量回收效率≥98%运行效果的适宜操作条件,模拟结果对RERD实用化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现水力驱动运行对提升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控制灵活性和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转子式能量回收装置水力驱动运行流固耦合模型,在操作压力6.0 MPa及高、低压入口流速5.0 m/s条件下,分析了装置启动运行时转速响应特性和高、低压流体流动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子转速呈先快速增长后趋于平稳的发展趋势,且在1.25 s的启动时间内,装置理论转速可达1 395 r/min;装置高压区和低压区内,端盘楔形结构对应的转子孔道内流体始终存在切向速度差,其是驱动装置水力转动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海水淡化与远程引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国外报道的一些数据,说明解决我国沿海城市缺水问题,除了立足远程引水外,也可考虑海水淡化。远程引水不仅投资费高于海水淡化,而且能耗、运行费用也高于海水淡化。  相似文献   

12.
13.
海水淡化装置中水平管降膜蒸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管的传热特性和流型分布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同时,对液膜负荷、液体进口温度、分配器结构及换热面强化等对水平降膜蒸发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海水淡化装置中采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优越性,及需进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山东长岛县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本文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岛1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的概况作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5.
单耗分析是Yong分析和Yong经济学的基础上所设计的能量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它以产品单耗作为节能降耗的主要指标,分析单耗的构成及其分布和变化的图景,为节能降耗技术及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日产3000号MSF海水淡化系统为例,进行了较全面的单耗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脱盐水PLC升级改造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顺 《大氮肥》2009,32(1):34-35
概述脱盐水PLC升级改造过程,介绍新PCS7控制系统的配置及其功能;阐述改造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办法和典型GRAPH顺序控制块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吸附法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先研究了不同盐含量、电压、流量、初始pH等因素对NaCl模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适宜参数,再分别通过单级和多级电吸附法处理反渗透浓水,分析脱盐效果。结果表明,NaCl模拟水在初始电导率为2 mS/cm时,pH为7.56、电压1.8 V、体积流量10 mL/min时处理效果最优,单级脱盐率达到17.18%;反渗透浓水在初始电导率为2 mS/cm时,以pH为7.17、电压为1.8 V、体积流量为10 mL/min时处理,单级脱盐率达到15.86%,经过3级处理后脱盐率达到了46.02%。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六横国产化单机1万m3/d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工艺设计、设备配置、系统控制及部分国产关键技术、设备应用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该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参数稳定,设备运行正常,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产品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工程国产化率已达70%以上,且系统造水能耗仅为2.56 kWh/m3,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根据该项目情况,概要地分析了该系统的造水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用海水淡化法解决海岛用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多数海岛属于资源性缺水,解决用水困难的途径有两条,海底管道从大陆调水和海水淡化就地制水。文章详细分析了影响反渗透海水淡化成本的诸因素,对不同生产容量反渗透海水淡化工厂的投资及生产成本进行了预测。针对舟山某岛群的地理条件对海底管道引水和就地海水淡化制水进行了综合比较。最后提出解决该岛用水短缺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一种小型海水淡化热泵装置的系统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力  从琳  高攀 《水处理技术》2005,31(10):65-68
在某些特殊场合需要一种以维生为目的的小型海水淡化装置,热泵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的特点而被选用。针对这种小型的海水淡化热泵装置,以3.6kg/h的淡水产出率为设计参数,确定了该装置的标准运行工况,即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海水的补充流量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盘管式冷凝器、翅片管式蒸发器的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压缩机和节流装置的选型,从而完成了小型海水淡化热泵系统中各部件的理论选型,为下一步的实际加工、装配和调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