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20,(3):166-172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系统地评价HBs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Pubmed、CBM等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文献研究,替比夫定组孕妇共1 003例,对照组孕妇共1 0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比夫定组出生不同时间的婴儿HBsAg阳性率及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可以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5):64-65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78例。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HBIG+乙肝疫苗)与对照组(乙肝疫苗),各39例。比较两组母婴传播指标、新生儿出生时的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阻断传播失败率、宫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身长、体重、头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应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加强新生儿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型肝炎传播,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0):33-35
目的:观察妊娠后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效果。方法:对于HBV DNA≥10×5e拷贝/mL的孕中妇女,经知情同意服用药物的作为治疗组,于妊娠28周以后加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用药期间监测CK变化;不能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新生儿于出生后6 h内采血,检测HBsAg、HBV DNA,比较新生儿的阳性率。结果:治疗组产前HBV DNA水平较初检明显下降(t=8.14,P<0.001),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HBsAg、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4%、0,低于对照组(字2=4.19、5.09,P<0.05)。治疗组1例发生CK一过性升高。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有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用药期间要加强CK监测,注意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8):138-139
目的:探讨同时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和卡介苗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连州市妇幼保健院Hbs Ag(+)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选取Hbs Ag(-)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96例),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同时注射HBIG,接种乙肝疫苗与卡介苗,对照组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12 h接种乙肝疫苗与卡介苗,比较两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乙肝母婴传播有效阻断率、首次接种卡介苗成功率、红肿浸润时间、脓肿形成时间、结疤时间及卡疤大小。结果:两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及乙肝母婴传播有效阻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接种卡介苗成功率、卡疤黄豆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红肿浸润形成率、脓肿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红肿浸润时间与脓肿形成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同时注射HBIG和卡介苗有助于显著改善Hbs Ag(+)母亲娩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6):108-110
目的:探讨百色市壮族人群中联合药物法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显示阳性的百色市壮族孕产妇150例。按发现抗体阳性并予以干预孕周分成试验组(于孕14周以前发现)和对照组(于孕14周及以后发现),各75例,均通过联合药物法阻断母婴传播,比较两组血清炎症指标(TNF-α、hs-CRP、Ang-Ⅱ)、病毒载量水平、婴儿艾滋病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Ang-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毒载量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婴儿感染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7.33%(P<0.05)。结论:孕早期(14周前)发现HIV感染,并通过联合药物予以阻断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及病毒载量,进而降低婴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HBsAg水平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HBsAg水平,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 DNA及连续监测法检测ALT水平,并分析HBV DNA与HBsAg的相关性。结果 40例乙肝患者治疗前HBV DNA水平为(7.12±0.97)×106IU/mL,HBsAg水平为(1.91±0.37)×103IU/mL;经阿德福韦酯治疗3个月HBsAg已下降,6个月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HBV DNA显著下降(P<0.05);治疗两年后HBsAg和HBV DNA降至较低水平即(0.86±0.77)×103 IU/mL、(3.12±0.72)×102 IU/mL;治疗3个月ALT显著下降,治疗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治疗两年后其中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耐药,从而导致HBV DNA、HBsAg和ALT水平反弹;同时HB-sAg与HBV DNA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定期检测HBsAg浓度,有助于评估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和及时发现耐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89-92
目的:探讨孕前半年和孕晚期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影响。方法:选取育龄期慢性乙型肝炎妇女90例,按照个人意愿分为三组,A组孕前半年内开始口服替比夫定35例,600 mg/次,1次/d,长期服用。B组于孕晚期28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用法同上,长期服用,共30例。C组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只静点复方甘草酸苷120 mg降酶治疗,共25例。观察三组孕妇乙肝病毒定量(HBV-DNA)、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等变化情况,观察婴儿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及HBV-DNA等阳性率及母婴阻断率,比较不同时期服用替比夫定进行母婴阻断的优劣。结果:A组母亲分娩前HBV-DNA平均水平>1000 copies/m L,B组母亲在分娩时病毒载量明显降低,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母婴阻断率100%,B组母婴阻断率96.6%,C组64.0%,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妊娠妇女较为安全,观察至产后6个月对母亲及婴儿均无严重不良影响。通过抗病毒治疗,可较为有效地降低母婴传播概率,孕前控制病毒可使母婴阻断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5):113-114
目的:探索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足月分娩的携带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孕妇796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包括混合喂养)370例及人工喂养组426例,对其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即刻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HBVM),并常规肌肉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BVac)10μg,同时在另一部位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200 U,3个月再次检测HBVM。结果:母乳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的新生儿出生时HBV感染率分别为11.3%和11.5%,3个月龄时感染率分别为3.5%和3.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出生时与本组3个月龄时HBL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9、20.997,P<0.001)。结论:携带HBV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即肌注HBVac 10μg联合HBIG 200 U可以明显降低HBV感染率。经联合免疫预防后,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4):21-22
目的:对比分析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感染科收治的52例耐药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肝功能指标、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可提高耐药CHB患者临床疗效,降低HBV病毒载量,提高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HBeAg转阴率,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94-95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孕35~37周孕妇300例纳入本次研究,分别取研究对象阴道、肛分泌物进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健康孕妇(200例),观察组为感染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者(100例)。分别观察与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羊水污染、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剖宫产))及新生儿状况(新生儿感染、黄疸、肺炎、窒息)。结果:孕妇妊娠结局:两组产妇感染和宫内感染、羊水污染及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状况:观察组产后新生儿感染、黄疸、肺炎及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母婴预后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需加强对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排查及防治,以降低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少儿国学     
《Planning》2018,(10):9-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推荐期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推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定期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指定期刊低年级本刊以关注当代少儿身心成长为核心,以优秀的蒙学经典为基拙,从"字""词""句""文"到人物故事,从待人接物到涵养情操,通过生动故事与趣味漫画等小学毛喜闻乐见的形式,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培育低年级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亲切感。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11):66-69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HBV(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职业风险防护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广西某高校2012级护理、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HBV标志物五项全阴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问卷调查。结果:638名护士专业学生检测结果显示,HBs Ag阳性率为5.96%,乙肝大三阳检出率1.10%,小三阳检出率2.98%,HBV标志物五项全阴者为339人,占总人数53.13%。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9.88%的护士专业学生认为实习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很有必要,但是对乙肝疫苗预防的知晓率偏低。结论:20~22岁高职护生HBs Ag阳性率低于我国HBs Ag携带率水平,对HBV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数较多,且对乙肝疫苗预防的知晓率偏低,应加大对高职护生乙肝防治知识的宣教,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或补种。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8):6-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从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对河南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河南武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虽然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从总体上看,其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链条完整性和稳定性不高。建设中原经济区为河南武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河南武术产业集群依然面临着来自同类产业集群和类似产业集群的竞争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6)
本文建立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的乙肝病毒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确定了疾病是否流行的阈值R0。证明了当R0≤1时,无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疾病消亡;当R0>1时,地方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形成地方病。数值模拟验证了上述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0):61-63
目的:通过对某大学本科生乙型肝炎免疫状况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大学生乙肝免疫水平,并探讨其预防干预措施,为指导大学校园内乙肝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体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大学不同年级本科生进行乙肝抗-HBs检测。结果:大一新生乙肝抗-HBs阳性率低于其他年级(P<0.05);男生乙肝抗-HBs阳性率低于女生(P<0.05)。结论:大学新生入学体检的同时进行乙肝防治健康教育,并进行乙肝疫苗强化接种,对于提高大学生乙肝保护性抗体,建立人群乙肝免疫屏障,降低大学生乙肝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0):112-1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症患者的临床量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高要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属于湿热证患者101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偏重证者作为A组(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热偏重证者作为B组(51例),同期选取肝功能正常,未合并肝脏疾病和湿热证的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50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A、B组AQP-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AQP-2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HSP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HSP70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存在AQP-2、HSP70和CD8+等指标显著增加现象,同时存在CD4+、CD4+/CD8+等指标显著降低现象,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偏重证者AQP-2增加程度更明显,热偏重证者HSP70增加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HBx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编码的15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参与 HBV基因组的复制转录、宿主细胞基因转录、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等调节,在 HBV复制感染、致肝病及肝癌的分子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氯对乙肝表面抗原的灭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研究了二氧化氯(ClO2)在各种条件下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灭活效果,并与液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投量为25mg/L、作用时间为20min、pH值为3.0~7.0时ClO2对HBsAg有很好的灭活效果。与Cl2(液态)相比,ClO2对HBsAg的灭活效果好、速率快,且pH值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是由 HBV-C 基因区编码的一种非颗粒性的分泌型核壳蛋白,目前已证实 HBeAg具有耐受原与免疫原双重作用,不参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感染细胞及装配,但在慢性乙型肝炎宿主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具体功能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文章综述了 HBeAg 的生物学特征、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一般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亲情服务对乙型肝炎患者情绪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亲情护理工作模式对乙型肝炎患者施行心身整体护理,应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绪评估法对60例乙型肝炎患者于入院时、出院前分别测评实施亲情服务前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对健康教育依从性。结果出院前患者的心理紧张值明显低于入院时(P〈0.01),而健康教育依从性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亲情服务有利于改善乙型肝炎患者不良行为和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