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产业计划生物制药工程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CDIO模式强调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整体优化为目标,紧密围绕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改革,尝试以制药为主线开展实践教学,使得药物化学课程教学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CDIO教育方法中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大工程理念,构建了以课程教学体系的"3平台+1体系"模式、实践创新体系的"3实践+1认证"模式和培养时间上的"3校内+1企业"模式等三个"3+1"结构为特色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于CDIO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东工业大学创办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的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在工科大学背景下如何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教学过程中实行"一条主线、两个重心"的模式,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学科课程和药学学科课程并重。通过完善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计划、建立主干课程制度、打造精品课程、推进教材改革、改善实验和实践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讲座等手段,我们在充分体现工科特色的同时将药学知识进行了有机地融合和渗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体系,为新时代建筑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由此,工程实践、理论修养、应用能力几个方面的培养成为了现代化社会土木工程方面勇于拓展和创新实践的前提。随着"十二五"计划的提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需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并结合自身办学层次和办学条件,构建"3+1"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紧接着,基于"3+1"模式基础上进行拓展"三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四优"教学资源模式,"五要素"特色人才创建。最终实现学生知识面、工程能力、素养等综合因素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如何定位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使学生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在新的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社会人才市场为导向,结合南昌工程学院办学定位与特色,优化构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核心课程、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工程应用与科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证明所培养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大部分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就业率高。  相似文献   

6.
我校以"开发高等工程实践教育资源、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为目标,以校校联合、校企合作、行业辐射为手段,建设地矿类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以"大矿业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共赢"为特征,立足湖北地矿业企业特色,全方位深度挖掘校外实习资源,建设开放式实践教学与创新基地,改革考核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和工程素养,毕业生就业面和就业质量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基本思路、内容、实施步骤及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元化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经验。近年来,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取得显著成效,该培养体系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提出对学生进行具有"化学反应"特色的培养,实行"三抓"奠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基础,以"重实践"实现培养模式为手段,以"因材施教"为培养途径,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抓住机遇,积极改革,构建适合本校发展的"双创"教育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强华  石莹莹  熊清平 《广东化工》2012,39(14):174-175
从淮阴工学院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建设多学科综合工程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线,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拓展及创新训练三个层次,模块化、开放式工程训练体系,完善基地管理体制,通过系列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司颐 《广东化工》2012,39(17):164+163
研究了"能力主线,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方案和步骤,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企业的工作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展开,让学生在职业性的教学情景中参与学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的必然选择。我院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一主线、三平台、五能力"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社会对人才需求不仅需要一般的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懂技术能创新创业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课程以应用、创新为导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的核心课程,它的工程应用性极强。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动手实践能力、应用创新能力普遍偏低。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主线,重构理论、实践等环节的教学内容,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基于过程管理的考核模式。通过初步实践表明,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知识实践应用、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轻化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我校在轻化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本科生"3+1"与"讲座"导师制培养模式及新的课程体系.教改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的积极研究和探索,对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际应用动手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创新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结合学校石油化工办学特色和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改革专业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体系,科学构建三位一体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建立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体系,形成实践教学三个结合,搭建四个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具有石化特色的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型人才,而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11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沈阳化工大学基于"面向地方,服务辽宁,面向行业,服务全国"的发展战略所提出的顶层设计规划。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融入"113"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力求让学生成为既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又懂得能源化工特点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创新意识、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为主线,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紧跟新时代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引领,以培养"城建"特色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规划,旨在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李颖 《河南化工》2014,(8):59-6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根据"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强化能力"优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对认识实习暨顶岗实习环节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实践了产学研"教学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院以CAE为主线,CAD、CAM和CAO等为内容,"化、机、电"为基础,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专业与计算机结合为特色,"化-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教学模式转变为手段,开办"计算机应用及控制工程"试点班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如何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建立基于化学-生命科学-药学-工程实践的模式,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和实践课程并重的培养方案;组建核心课程群、选修课程群;采取合作办学、双师制、项目化手段强化实验和实践课程,新模式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