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5,(13):84-8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记录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PCT水平变化,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高水平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1.98±2.33)分,明显高于低水平组的(14.47±3.01)分;高水平组患者Marshall评分为(7.41±0.88)分,明显高于低水平组的(5.98±0.92)分;高水平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98±3.78)d,明显长于低水平组的(11.84±2.65)d;高水平组死亡率为15.00%,明显高于低水平组的9.38%;高水平组治疗后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分析和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5)
目的分析科素亚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进而探讨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122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科素亚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加丙磺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血尿酸水平变化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值及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科素亚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明显优于缬沙坦加丙磺舒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5)
血尿酸(SUA)升高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UA)。临床上HUA常常与动脉粥样硬化(As)以及其危险因素同时存在。高尿酸血症是作为因素还是通过其他危险因素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尚无定论。本文综述HUA与年龄、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7):20-23
目的:分析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超声表现进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观察1组(420~479μmol/L)和观察2组(480~540μmol/L),每组3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经由超声检查两侧下肢膝关节、踝关节以及第一跖趾关节,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三组受检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双边征、肌腱钙化灶以外,观察1组其他指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的双边征、痛风石、晶体沉积、肌腱钙化灶、滑膜炎症以及关节腔积液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的双边征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观察2组的双边征、肌腱钙化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病变早期存在关节病变发生风险,可选择超声作为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9):27-2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如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脑保护、康复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的14、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28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3):85-88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差异及可能造成此类差异的原因,以及甲状腺激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脓毒血症及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不同预后、入科第2天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T_3、T_4、FT_3、FT_4,TSH)及降钙素原(PCT)、入科后24h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据患者不同转归,分为好转组(M组)、自动出院组(Q组)及死亡组(D组),比较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APACHE-Ⅱ评分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性。结果:脓毒血症组T_3、T_4、FT_3及FT_4水平均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CT水平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T_3、T_4、FT_3水平均低于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值位于M组及D组之间,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D组APACHE-Ⅱ评分高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及FT_3与APACHE-Ⅱ评分存在负相关(P<0.01),APACHE-Ⅱ评分与TSH存在正相关(P<0.05),APACHE-Ⅱ评分与FT_4无相关性(P>0.05)。结论:除TSH外,脓毒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3)
目的:探讨湿热质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膳食影响因素,为湿热质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测定353例在我院体检的普通人群尿酸,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饮食习惯与湿热质高尿酸的相关性。结果:人群男性血尿酸均值为384.6±74.8mmol/L,女性为310.3±65.3m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分别为(482.5±81.7)mmol/L和(385.5±77.4)mmol/L(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7.6%,女性为12.6%,合计为15.09%。饮食因素中重口味饮食、饮酒、海鲜、浓汤是湿热质人群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而蔬菜呈负相关。结论:湿热质人群合理的膳食指导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年龄〉40岁)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使用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72例HUA患者(HUA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S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PG×FIns/22.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 1/(FPG×FIns)。并与6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UA组FPG、TG、IRI、FIns、SU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ISI水平明显降低(P〈0.05)。HUA组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SUA水平与FPG、TG、IRI、FIns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9、0.493、0.513、0.471,均P〈0.05),HUA组SUA水平与ISI水平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中老年高尿酸血症与IR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1):34-35
目的:观察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并与相似年龄、BMI的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方法:选取39例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初诊患者,未接受药物和饮食治疗。选取3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血浆标本,利用ELISA技术检测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结果:高尿酸血症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4.16±1.95)μg/m L vs(13.37±5.10)μg/m L,P<0.01],而抵抗素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53±4.28)ng/m L vs(5.93±3.71)ng/m L,P<0.01]。脂联素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而抵抗素则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而抵抗素的水平升高,提示高血尿酸可能参与代谢综合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1):34-35
目的:探讨单纯静脉溶栓、单纯机械再通与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再通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溶栓组(n=41),机械再通组(n=28)与联合溶栓组(n=25);静脉溶栓组采用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机械再通组采用单纯机械再通治疗,联合溶栓组采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再通治疗。根据预后良好率、死亡率、血管再闭塞率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三种方式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静脉溶栓组患者溶栓14 d后NIHSS评分比溶栓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再通组与联合溶栓组患者溶栓治疗3 d后NIHSS评分比溶栓治疗前低(P<0.05)。联合溶栓组预后良好率最高(P<0.05);机械再通组血管再闭塞率最低(P<0.05)。三组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对技术要求较低,机械再通起效较快,血管再闭塞率低,联合治疗起效快,预后良好率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32):39-4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12月内蒙古包钢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量表,在入院48 h后评价认知功能,依据认知诊断标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结果: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认知功能正常组52例(53.6%),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45例(46.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额叶梗死[OR=52.4,95%CI(5.45,386.74)]增加认知损害发生风险,颞叶梗死[OR=43.7,95%CI(6.37,438.55)]增加认知损害发生风险,丘脑梗死[(OR=36.2,95%CI(7.29,366.17)]增加认知损害发生风险;小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损害风险比非小脑梗死降低82%[(OR=0.18,95%CI(0.07,0.85)],脑干梗死患者发生认知损害风险比非脑干梗死降低78%[(OR=0.22,95%CI(0.04,0.76)];两组顶叶、枕叶、基底节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46.4%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损害;其中额叶、颞叶、丘脑梗死增加认知损害的发生风险,顶叶、枕叶、基底节梗死与认知损害发生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1):68-69
目的:应用MSCTA检查分析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MSCT血管成像检查,根据诊断分为脑梗死灶侧颈动脉组(研究组)和对照侧颈动脉组(对照组),分析脑梗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研究组95支颈动脉中,80支(84.2%)出现粥样硬化,对照组95支颈动脉中,有40支(42.1%)发生粥样硬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支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软斑块28支,混合斑块18支,钙化斑块34支,易损斑块占57.5%(46/80),钙化斑块占42.5%(34/80);管腔狭窄程度分布如下:正常30支,轻度狭窄30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4支,闭塞7支,中度及以上狭窄者占25.0%(20/80),轻度狭窄者占37.5%(30/80)。结论:病灶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易损斑块的存在会提高患病风险;MSCTA对早期筛查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6):122-125
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理念等多个方面。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属于生态文明知识,有着对生态文明行为的要求,渗透着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在技术与工程领域需要运用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思考。在小学科学教材编写中,应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梳理属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学习目标,在教材框架中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实践活动、拓展与应用、内容渗透等形式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8):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患者预后及症状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并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r-t PA)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或平行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20 mg/d)和高剂量组(40 mg/d),常规剂量组42例,高剂量组4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和静脉溶栓,常规剂量组在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高剂量组在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溶栓结局(出血转化、脑实质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变化、溶栓后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且高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明显(P<0.05);高剂量组脑实质出血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别为9.30%、4.65%,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28.57%、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降低,且高剂量组血清hs-CRP含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C、TG、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血清HDL-C含量显著上升,且高剂量组均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预后良好率为33.33%,显著低于高剂量组的55.81%,常规剂量组m RS评分为(2.45±0.51)分,显著高于高剂量组的(1.95±0.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常规剂量可显著改善其血清炎症、血脂水平,同时可有效预防溶栓后脑实质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且对神经功能和预后改善较为明显,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9):32-33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对病情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脑梗死体积将其分为A组52例、B组38例、C组34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梗死组48例、中度梗死组38例、重度梗死组38例,另择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Lp-PLA2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p-PLA2和hs-CRP明显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梗死组Lp-PLA2和hs-CRP低于中重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低于重度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p-PLA2、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p-PLA2和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显著增高,对病情程度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722-72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汤,1剂·d-1,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肢体麻木、眩晕、乏力、语言障碍、口舌歪斜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9.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麻木、眩晕、乏力语言障碍、口舌歪斜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以治疗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经治疗后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明显,治疗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尤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升高,以治疗组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汤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利于患者双侧大脑的动脉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6):42-43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0.8±7.5)分、(21.1±7.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3±7.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6±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基本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3%、98.0%,对照组分别为40.8%、93.9%,研究组基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出现再梗死,对照组有6例出现再梗死,再梗死发生率为12.2%,研究组再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8):8-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5)与干预组(n=67),对照组患者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钙拮抗剂,并辅以胞二磷胆碱进行对症支持性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药物进行降血压治疗,使患者入院1 d内的血压下降至160/100 mm Hg内,采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第1周、治疗半年及治疗1年时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第1周的Barthel Index评分为(46.3±1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1±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半年及1年后的NIHSS评分、Barthel Index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或P<0.01);干预组治疗1周后的TACI、PACI、POCI型Barthel Index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1周后TACI型的改良Ranki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半年后LACI、TACI、PACI、POCI的Barthel Index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半年后TACI、PACI型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早期进行降血压治疗预后效果往往不良。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脑氧饱和度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重症监护室即刻和初始复苏治疗6 h后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指标,重症心脏超声指标,器官功能指标,Sepsis生物标志物指标,液体复苏治疗6 h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灌注指数、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瞬时脑充血反应率(transient hyperemic response ratio,THRR)]以及脑氧饱和度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1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感染休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53±13)岁,28 d死亡率为43%。死亡组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P=0. 007)、入室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P=0. 026)以及高峰APACHEⅡ评分(P<0. 001)均高于存活组。初始复苏治疗6 h后,死亡组的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P=0. 047),而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Pcva CO_2)则高于存活组(P=0. 044)。死亡组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者(THRR<1. 09)多于存活组(P=0. 025),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均值低于存活组(P=0. 031)且rSO_2均值<60%者多于存活组(P=0. 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峰APACHEⅡ评分(OR=1. 099,95%CI:1. 009~1. 196,P=0. 030)、液体复苏治疗6 h后的Pcv-aCO_2(OR=1. 320,95%CI:1. 001~1. 742,P=0. 050)、THRR<1. 09 (OR=4. 952,95%CI:1. 130~21. 70,P=0. 034)和rSO_2均值<60%(OR=4. 817,95%CI:1. 392~16. 663,P=0. 013)是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率高,脑血流动力学和rSO_2指标中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THRR<1. 09)与rSO_2均值<60%是28 d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