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汛期前后长江河道河势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河道易发生崩岸险情和河床淤积,河道管理部门为关注河道变化,必须对河道进行监测。传统河道监测采用单波束测量方式,测深精度和效率都较低。为更好地对河道进行管理,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河道进行监测,快捷采集大面积、高精度水下点云数据,对河道水下地形做全覆盖、无遗漏的扫测,方便在CAD中制作各种比例尺的水下地形图,对水下地形数据在GIS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制作固定断面图和冲淤分析图,进行断面对比和冲淤分析。通过监测为河道管理提供大量的基础资料,分析结果能全面反映河道变化规律和趋势,提高河道管理的技术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对水下地形进行全覆盖扫描测量,精确测得水下地形地貌,可应用于库容计算、冲淤分析、河道勘测等方面。结合Hydro Bat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浪淀水库库容测量的实例,介绍多波束系统在水库库容测量中的应用,进一步说明多波束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全覆盖、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鉴于高速铁路通信中,列车位置信息可预测、列车车顶中继转发天线数有限,以及反馈信息时延大、多普勒衰落较大、频繁切换等特性,传统的波束赋形并不适用于高速铁路场景。位置信息辅助的多波束机会波束赋形能够利用列车位置信息可预测的优势,在机会波束赋形算法中有效地提高发送波束随机相位与来波相位匹配的概率,同时支持多个波束并行传输,以多波束选择实现更好的多用户分集增益,且机会波束赋形无需反馈完全信道状态信息。因此位置信息辅助的多波束机会波束赋形技术适用于高速铁路通信。 相似文献
4.
在多波束测量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所测数据不可避免存在干扰。这些干扰影响海底地形图的精度,必须加以修正。文中提出了一种修正模型——三次样条插值法。先应用三次样条曲线和牛顿迭代理论,对多波束测量数据中未测出点的坐标进行恢复,再以三次样条曲面内插来修正多波束测量数据中存在的深度野值,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实际多波束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用三次样条内插算法修正多波束测量数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拓宽了野值处理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多波束测量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所测数据不可避免存在干扰。这些干扰影响海底地形图的精度,必须加以修正。文中提出了一种修正模型——三次样条插值法。先应用三次样条曲线和牛顿迭代理论,对多波束测量数据中未测出点的坐标进行恢复,再以三次样条曲面内插来修正多波束测量数据中存在的深度野值,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实际多波束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用三次样条内插算法修正多波束测量数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拓宽了野值处理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陆地资源不断开发,可用资源减少,人类将资源的开发转移到海洋领域,此时能够收集大量海底数据的多波束测深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但未经检测和过滤的、包含异常数据的多波束测深系统会给海洋开发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异常值的算法有截断最小二乘估计异常值检测算法、基于改进GA异常值检测算法等,但这些算法的检...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铁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吞吐量未被充分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天线分组的自适应波束传输方案。首先利用基站(BS)预知的列车位置信息,并将波束赋形技术引入高速场景,建立高铁大规模MIMO的三维模型;其次验证BS天线分组情况下,子波束的吞吐量与其对应的发射天线数满足非线性关系,且子波束天线数变化并未对其他波束的吞吐量产生影响。基于此,以天线分组的自适应波束赋形方案对列车运行至不同位置的波束数和子波束所需的发射天线数进行调整,保证不同位置的最优系统吞吐量。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与传统的单波束、双波束、八波束相比,在列车距基站125 m范围内分别实现了系统吞吐量87.9%、62.3%、50.6%的提升,在125 m之外与单波束赋形的系统吞吐量相近。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无论列车距BS较近或较远时,系统吞吐量均处于最佳水平,更好地适应高速铁路环境。 相似文献
8.
10.
基于多波束馈源阵列的目标角捕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Ka频段测控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波束馈源阵列的目标角捕获方案,采用14×16馈源阵列实现了3° ×3° 波束覆盖空域,角捕终端采用先进的循环谱算法,实现低信噪比下的信号能量估计.该方案解决了Ka频段窄波束天线对高速飞行目标的角度捕获技术难点,为高动态目标和窄波束条件下的角度引导和捕获提供了一种解决方... 相似文献
11.
12.
高质量的地物类别提取是大量地学应用的基础。现有的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没有充分挖掘多光谱遥感图像中的上下文关联信息,且分类后的标签图像容易产生破碎。为了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分类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网络和超像素后处理的多光谱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新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更好地学习多光谱图像中的空间上下文信息。超像素后处理使用小区域分割和投票的策略来合并结构上关联的区域,以避免破碎标签的产生。本文方法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上进行测试,并与6个分类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精度和视觉效果上都优于比对算法。另外,对基于新模型分类后的结果进行超像素后处理,不仅减少了分类结果的破碎度,也进一步提升了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将书面的文字通过汉字识别技术转换为文本,再把文本通过编码送到语音合成器,可以发声。解决老年人、盲人等读书问题。便携式的发声装置,采用DSP控制,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汉字识别核心算法在计算机上仿真验证,识别率高,处理效率快,并利用样机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HMM的满文文本识别后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满文单词识别系统的识别信息和满文的词组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满文词组和待定词集统计信息库,采用基于统计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依据贝叶斯准则,综合满文待定词的后验概率和词组的先验概率信息,建立合理有效便于实现的数据结构,采用动态规划法对满文单词识别系统输出存在的拒识词和错识词进行检测和纠正,从而有效的提高满文文本识别系统的识别率。实验表明:后处理性能除取决于语言模型外,还取决于概率的精确估计。另外,在单词识别系统识别率高的情况下,后处理的纠错能力会增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