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基层水文部门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人员结构单一且信息化技术水平低下,单靠基层水文部门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很难建立一个公众化的水文信息服务平台的实际现状,将研究充分运用当前主流的互联网和云服务技术,搭建基于云服务的集总式水文信息公众发布云平台,并就平台开发面临的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存储、基础服务研发及应用开发4个方面建设难点,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以江山市水情信息公众发布系统为例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基于云服务的集成化平台建设,为基层水文部门提供统一的水文信息发布管理平台,降低基层水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门槛,提高水情信息公众发布效率。  相似文献   

2.
水文信息具有多源、多尺度和异构等特点,为了支持水文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需要研究支持动态演化的水文信息抽取与重构机理及实现技术。基于水文信息资源统一组织架构,以描述为核心,以反射机制为支撑,讨论了支持动态演化的水文信息抽取与重构服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阐述了水文信息抽取与重构服务及需求动态演化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3.
张国娟 《河北水利》2004,(12):31-31,33
水文数据库建设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与统一管理及开发评价、水量优化配置、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水电站开发建设等都离不开水文资料的支持。特别是在水资源、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水文资料的优势和作用更加突出。为提高水文资料的服务水平,加快我省水文数据库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促进信息与服务资源共享,提高长江水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和水文行业服务能力,在分析当前长江水文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提出基于共享服务中心的长江水文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构想。基于该模式构建了长江水文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将水文信息系统基础服务单元从各业务系统中剥离并纳入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专业化视图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以及综合信息服务,以此促进信息与服务资源共享,推进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水文信息系统难以集成多源信息,且实时性与三维可视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数字地球平台技术,设计开发了面向水文大流域的水文监测、分析和模拟的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根据水文数据的特点,对功能模块与基础组件进行重新设计,对相关数据和水文模型进行服务发布,并将服务层统一集成到三维可视化平台中。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实现了水文信息的集成应用与三维展示,可为水文管理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三维可视、人机交互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题的水文信息产品服务和基于网络的水文信息公众服务的需求,是导致水文信息服务系统更加多样与复杂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系统复杂化带来的开发与维护问题,引入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技术、构造基于演化的系统开发与维护模式十分必要。在分析水文信息服务系统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从水文信息服务系统中提取软件构件的基本思路与实现方法,重点论述了面向对象技术背景下基于有向图的构件识别技术与算法,并用一个从实际系统中识别软件构件的例子,对所讨论的算法与基本准则作了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7.
当前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对水文信息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实用的水文数据库和开发综合性的应用系统,对提供高效快捷的水文信息,提升水文服务领域和地位十分重要.该文结合水情数据库开发应用,提出新技术下水文原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应用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1 概述 水文信息是防洪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依托现代科技,及时、迅捷地提供完整的水文信息和优质的水文服务,是各地水文部门一项迫切的基本任务。 提供水文信息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工作是《国家水文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的建成及其应用系统的研发,基于数据库的“山东国家水文信息服务系统”(简称系统),经与中国科技大学近3年的合作攻关,于2000年11月通过技术鉴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水情自动测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及集成,特别是在各种类型传感器的集成、多信息来源同化、水文信息双流技术等方面提高了全省水文科技含量,使水情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分析更加及时准确,为防汛抗旱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四月初召开的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大力推进水文现代化,以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十一五”水文发展总体思路。作为我省水文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水文信息档案管理工作,要更好地提供支持和服务,就应该以加强档案基础工作为前提,以不断开拓创新为发展动力,加快推进以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