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化抑制剂,也称氮肥增效剂或氮肥稳定剂。土壤里铵态氮肥中的NH_4~ ,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会很快地转化为NO_2~-,而后再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NO_3~-而易于流失。硝化抑制剂是亚硝化细菌的杀菌剂,它能有选  相似文献   

2.
探究了2种工艺稳定高效启动方法,以及两装置的连接方式及进水改变对总出水的影响。分别启动厌氧氨氧化于短程硝化装置,调整负荷水质以使短程硝化出水满足厌氧氨氧化装置进水要求。短程硝化装置以进水pH=8.4、NH_4~+-N的质量浓度170 mg/L、亚硝氮生成率为14.4 mg/(L·h)启动,亚硝氮积累率稳定在85%以上。厌氧氨氧化装置以进水NH_4~+-N、NO_2~--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0、198 mg/L,HRT为24 h,TN去除率84%启动并稳定。装置连接后,厌氧氨氧化装置进水由人工配水改为短程硝化出水调配水,相较原进水COD残余约80 mg/L,NO_3~--N的质量浓度15 mg/L,TN去除率有些微的提升,但COD对成熟的厌氧氨氧化装置影响还有待检测。成熟稳定的厌氧氨氧化装置可以很好地适应短程硝化出水调配水,并对进水水质变化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反硝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系统中NO_3~--N的产生及危害,叙述了自养和异养反硝化脱氮技术的原理,并总结了2种类型反硝化技术去除NO_3~--N的影响因素以及工艺。认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菌体的群落变化、代谢过程以及氮的来源和去向会更加明晰,新型反硝化细菌如好氧反硝化菌将被发现。如果可以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实现硝化反硝化,不仅可以简化反应器程序,而且降低RAS系统运行成本,是未来反硝化在养殖水体脱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金东 《大氮肥》2012,35(1):70-72
针对合成氨装置换热器泄漏,导致循环水系统氨含量升高问题,分析系统漏氨的危害,漏氨情况下采取降低浓缩倍数、调整水质稳定剂投加比例、实时采取不同的杀菌剂投加方式和种类等优化调整措施,确保化肥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5.
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基质是氨氮和NO_2~--N,对于许多微生物而言,NO_2~-是有毒害作用的。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NO_2~--N和氨氮的浓度过高,均会对厌氧氨氧化过程产生抑制。因此本文通过试验对亚硝态氮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抑制及恢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氨合成水冷器漏氨影响循环水水质的情况,对循环水受氨污染的危害、漏氨源的判定、氨污染原因、漏氨后的防控及处置作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李宏  汪万新  孙长俊  李贵 《大氮肥》2013,(4):239-241,245
分析漏氨引起的循环水水质恶化现象,揭示氨在循环水中的转化历程和造成各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防治办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SBR反应器,以NO_3~-为电子受体,分别投加乙酸钠、乙醇、甲醇作为电子供体,控制初始C/N为5,考察不同负荷条件下反硝化过程中NO_2~-和N_2O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不同进水NO_3~-浓度下,3种碳源均有NO_2~-积累且持续至反硝化结束,而且均会出现N_2O的积累和还原过程。与乙酸钠相比,高浓度甲醇具有生物毒性,提供电子速率较低,无法满足亚硝态氮还原酶和氧化亚氮还原酶对电子的需求。以易生物降解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提高其提供电子速率,能有效降低系统N_2O积累并防止其在后续好氧阶段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肼的盐酸盐溶液在碳酸氢钠存在下(pH7~7.4),可以迅速与碘发生定量反应,因而可以代替硫代硫酸钠用于碘量法。采用此法不仅可以测定具有氧化或还原性的无机物如MnO_4~-、Cr_2O_7~(--)、SeP_3~(--)、Cu~( )、ClO_3~-、BrO_3~-、1O_3~-、SO_3~(--)、PO_3~(---)、NO_2~-以及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漂白粉等,而且可用于测定含羰基、酚基、巯基的化合物以及某些其他含硫、含氮的有机物和醛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甲醇漏入循环水系统造成水质恶化的原因分析,阐明了甲醇漏入循环水系统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甲基纤维素的机理。并根据对这一反应过程的探讨和研究,提出循环水若发生甲醇泄漏,应采取消除泄漏源,优化杀菌剂的措施才是防止水质恶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如何获得厌氧氨氧化的快速启动工艺,采用SBR作为富集厌氧氨氧化菌的反应器,接种絮状硝化污泥,考察其厌氧氨氧化快速启动性能。以氯化铵和亚硝酸盐为进水底物,通过逐步提高进水NH_4~+-N、NO_2~--N的浓度,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的启动,此方法可快速培养出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污泥,整过驯化过程中,NH_4~+-N、NO_2~--N的去除率均维持在90%以上,总氮去除负荷最大可达0. 52 kg/(m~3·d),厌氧氨氧化菌活性高。  相似文献   

12.
生产企业在冷却运行中,最怕的就是介质的泄漏。一旦介质泄漏不但浪费大量的新鲜水和阻垢缓蚀药剂,而且最大的危害是泄漏对水体的影响。如漏氨后由于硝化菌群能使氨氧化成为亚硝酸根。水体中亚硝酸根含量大于1mg/L时,通氯杀菌就产生困难,当亚硝酸根含量大于10mg/L时,困难就更大。往往出现氯的消耗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漏氨引起的循环水水质恶化现象的分析,揭示了氨在循环水中的转化历程和造成各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办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pH和进水m(NH_4~+-N)∶m(NO_2~- -N)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的最佳HRT、温度、pH、进水m(NH_4~+-N)∶m(NO_2~- -N)分别为12 h、30~35℃、7.02~8.36、0.95~1.2.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当进水TN质量浓度为365.5~432.4 mg/L时,对NH_4~+-N、NO_2~--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8%、97.8%、92.4%.  相似文献   

15.
介绍合成氨工业循环水系统在换热设备漏氨时 ,氨高对水质控制指标 (pH值、NO-2 和NO-3 、Cl2 、化学耗氧量COD、磷酸盐含量 )变化和对水质稳定的影响 ,以及如何防止换热设备泄漏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含氨和硫酸盐废水的处理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废水不仅含有高浓度的氨氮,而且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给废水治理带来难度。对同步脱硫反硝化工艺和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步脱硫反硝化工艺和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工艺能同时脱氮和除硫,不仅无H2S排放,而且还具有节约碳源、污泥产量小和实现单质硫回收的优点。其中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工艺无需曝气和有机物,具有更高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将是未来生物脱氮除硫技术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发展了一种用分子筛来吸附废气中的 SO_2和氧化氨的方法。据该公司介绍,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硫酸厂的废气。分子筛对氧化氮来说不仅是一个吸附剂而且是一个催化剂,使氧化氮转变成 NO_2而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18.
1微量甲醇泄漏引起水质异常实例 山西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甲醇分厂发电循环水系统,主要对空分系统和醇醚系统的换热器进行冷却。系统内工艺介质有油、甲醇等。循环水以地下深井水为原水,使用的水质稳定剂为全有机磷系配方,杀菌剂为氧化性与非氧化性两种,交替投加使用,水质日常控制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序批式摇瓶实验研究了pH、NO_3~--N、底物浓度(BrO_3~-、ClO_4~-初始浓度)对氢自养反硝化菌同步降解水中BrO_3~-和ClO_4~-的影响。结果表明:氢自养还原反应的最佳pH为7.0~7.5,pH过高或过低均会对BrO_3~-和ClO_4~-的还原产生抑制作用。NO_3~--N为5 mg/L时,氢自养反硝化菌对BrO_3~-和ClO_4~-降解率最大。氢自养微生物降解BrO_3~-和ClO_4~-有一定的浓度限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BrO_3~-和ClO_4~-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厂制取硝酸是在常压下用氨接触氧化,即在铂网触媒作用下用空气中的氧使氨氧化为一氧化氮,制出的一氧化氮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作用即生成稀硝酸。反应式: 4NH_3+5O_2=4NO+6H_2O+Q 2NO+O_2=2NO_2 4NO_2+2H_2O+O_2=4HNO_3完成硝酸生产过程的主要设备是氧化炉。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