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南  石国青 《大坝与安全》2001,(4):20-22,26
本文论述了铁门关大坝运行28a期间的运行、防洪和淤积情况,同时也阐述了大坝经过28a的观测和安全运行管理,大坝一直保持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铁门关水电站大坝定检经过设计复核、施工复查、运行总结和现场检查,专家组评定为正常坝。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市汉阳区龟山东麓,有一处临江而立、掩映在绿荫丛中的古建筑群,这就是著名古迹晴川阁。晴川阁古建筑群中,除铁门关以外,所有的.建筑都是为纪念中华民族治水的先贤——大禹而建的。  相似文献   

4.
新疆大山口、铁门关、托海三座水电站,经过定期检查,摸清大坝安全现状,促进大坝维修加固,完善大坝安全档案,培养出一批大坝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效。本次定检的组织形式有所改进,业主负责专题检查,大坝安全监察中心负责组织专家组进行安全评价,两者紧密配合,加快了定检进度,保证了定检质量。  相似文献   

5.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源为开都河,湖的尾间是孔雀河。建国初期,上游灌溉面积不多,湖还是淡水。至80年代,灌溉面积已逾120万亩,入湖水量大减,湖水位下降,以致孔雀河流不出水。为了维持铁门关发电和下游库尔勒城市和农田用水,当地政府曾扩大解放一渠,增引开都河水,不经博湖,直接投入孔雀河,因而入湖水量更少,湖水迅速盐化。至1978年含盐量达1.8克/升,平均每年以0.06克/升递增。后来决定于湖出口处修建扬水站,从湖扬供水孔雀河。经过十年来运行的结果,1991年元月博湖含盐已降至1.59克/升;博湖已从一个自然湖成为有控制的多年调节水库,保证了孔雀河各方面用水;扬程不足6米,发电水头近100米,增加了发电量;大湖渔业已恢复,又充分利用西部小湖区发展芦苇和渔业,已开始收到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刘秀玲 《水力发电》2003,29(9):42-44
铁门关和大山口水电厂隶属新疆巴州电力公司,是该公司所属的三个发电厂中的两个主力水电厂,为提高电厂运行的可靠性,自2000年选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动化所的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对两厂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历时3年多。改造较好地兼顾了生产运行、大修、机组增容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系统分单元陆续投入运行,为水电厂达标和创一流、无人值班(少人职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大坝与安全》2001,1(1):18
大山口、铁门关、托海水电站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大坝安全管理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大坝存在的缺陷和隐患较多。为了摸清现状、采取对策、防患于未然,急需对大坝进行全面系统的定期检查。受新疆电力公司委托,这三座大坝的定检工作,由大坝安全监察中心负责和组织,于1999年9月开始,至2000年12月结束。通过设计复核、施工复查、运行总结、现场检查以及综合分析研究,评判出大坝的安全等级,对存在的缺陷提出处理意见。       大山口水电站是目前全疆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重力拱坝,于1993年竣工。其右岸重力墩于1993年4月在迎水面发现细微且不连贯的裂缝,后裂缝逐渐增大,且沿上下游面贯穿至基岩,将重力墩一分为二,重力墩整体性受到削弱,左岸重力墩也出现表面裂缝。同时,观测表明,河床部位坝基渗压力水头接近全水头,且渗漏量较大,各排水孔之间以及排水孔与库水位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水力联系,表明坝踵或坝踵以下浅部基岩可能已被拉开。通过定检专题分析研究,要求电厂立即对右岸重力墩裂缝进行加固处理,现已实施。河床坝段基础渗漏量大,渗压力高,也属异常,正在进行处理方案设计。目前重力墩裂缝加固处理基本完成,经综合分析,大坝评价为正常坝(尚待上报审批),其它缺陷也正在消除。    铁门关水电站大坝为心墙土石坝,于1960年开工,几经曲折,于1971年大坝主体工程竣工,已安全运行了近30年。铁门关水电站是新疆较早兴建的水电站,为新疆水电建设和管理培养了大批人才。大坝运行初期坝基渗漏量较大,经水库淤积形成天然铺盖后,渗漏量大为减少。目前存在的最大隐患是水库淤积问题。本次定检,通过现场检查、坝体取样试验、洪水和结构复核、施工复查、运行总结、观测资料分析以及专家分析判断,基本摸清了大坝安全状况,大坝评价为正常坝(尚待上报审批),定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正在逐步落实。    托海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于1984年开工建设,1989年竣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降温与保温并重的温控措施,并于1997年,在下游坝面喷涂聚氨酯保温层2.5cm,这对严寒地区的混凝土坝防止温度裂缝产生,有一定的保护效果。经设计复核、施工复查、运行总结和现场检查,托海水电站大坝设计标准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拱坝应力局部超标,但不影响大坝安全;拱坝坝肩稳定;坝体结构完整,变形规律基本正常;近坝库区未发现危及大坝安全的地质问题,大坝评价为正常坝(尚待上报审批)。目前存在的最大隐患是右坝肩绕渗问题,且渗漏量较大,目前正在准备处理。   (大坝中心聂广明)  相似文献   

8.
水库工程安全、水库效益衰减、水质恶化等是影响我国水库健康的主要因素.从水库安全程度、水库绩效、水库生态功能和水库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健康水库内涵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水库安全、水库绩效及水库影响3类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水库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体系,选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模型评价水库健康状况,给出了指标量化和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大坝安全、水库效益和水库生态效应的角度对水库健康效应进行探讨,提出水库健康效应的概念,分析水库健康评价的意义、特征以及影响水库健康状况的因素。初步建立了水库健康评价的结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水库健康综合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利用水库健康综合指数对水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客观、正确地了解水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梳理了湖南省内水库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性地从水库生态、水库占地、生态建筑材料、环境指示4个方面构建了湖南省生态水库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生态水库工程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其中水库生态指标0.56、水库占地指标0.12、生态建筑材料指标0.04、环境指标0.29,水库生态指标占比最大。以湖南省内已建的白云水库为例,其生态水平评价为0.382,水库总体的生态状况一般。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解决淤泥质基础大荷载下的稳定问题,出现了一种适合淤泥质滩地建筑的新桩型-夯扩桩.文中对夯扩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设计和计算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夯扩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据2005年完成的《绥宁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资料表明: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0690人。该县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后,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做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2004年以来,共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4处,解决3.3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141.245万元。  相似文献   

16.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生物选择器与除磷脱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各种生物选择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好氧选择器是利用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来工作的 ;而缺氧、厌氧选择器是利用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的环境化学条件下独特的代谢功能来工作的。另外 ,缺氧、厌氧选择器同除磷脱氮所设置的缺氧池和厌氧池虽然在机理上相同 ,但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中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参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汶河河流污染严重,不仅污染了东平湖,不 危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鉴于大汶河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原因,应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等多项措施,恢复大汶河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与植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植被破坏对水土保持的危害,详细论述了水土保持与植被的内在关系,认为植被不仅具有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是土水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张家口、承德地区风沙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区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风沙治理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