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针对可绕性带材运行跑偏的特点,提出一种结构新颖、行之有效的自动纠偏方法。文章从基本纠偏原理入手,着重叙述逻辑开关技术和光电模拟技术在带材自动纠偏系统中的应用,本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造纸涂布机上,同时对于各种类似带材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镀锌铝生产线光整机在合辊时钢带容易起皱的实际工程应用问题进行了控制系统优化改进应用研究.首先分析了液压压下四辊光整机结构原理、液压压下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以及系统的硬件构成.然后在分析光整机控制系统应用性能基础上,针对合辊时钢带容易起皱的问题,进行了控制系统的优化改进设计,并在原有S7-400CPU控制系统上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应用在中厚板轧机压下装置上的电气及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中电动压下可实现自动位置控制(APC),采用两台西门子6SE70整流回馈装置的逆变器组成主从控制系统,主装置采用速度控制方式,从装置则接受主系统发出的转矩设定指令而工作在转矩调节方式;液压压下使用自动辊缝控制(AGC)系统,实现厚度、位置及压力的自动控制,其主控制器为西门子的TDC。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带材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光电对中系统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合理地分配各个机架的压下负荷是冷轧过程控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它设定值的基础。在压下分配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压下分配的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际生产对压下分配计算方法进行了设计,并应用到了现场。实际生产中表明,应用新的压下计算方法使产品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机器视觉的软包装边缘测量及纠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兵  束梅玲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7):2005-2007,2013
针对软包装带材在运动过程中易发生跑偏现象的工程背景,设计了一种自动测量与纠偏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和纠偏原理,系统采用机器视觉实时采集带材边缘图像,用直方图修正方法修正图象灰度,通过增强对比度突出图像中的带材边缘特征,用基于一阶微分的边缘检测方法实现边缘识别及判定边缘位置,运用FUZZY+PID相结合的控制模型实施纠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ED光源和Microvision数字摄像机,在200m/min中等车速和纠偏机构速度10mm/s条件下,系统纠偏精度在±0~±1mm之间,稳态误差小,相对误差小,能够满足软包装带材生产过程中的纠偏要求。  相似文献   

7.
侯艳  赵跃  崔晶  张武 《测控技术》2016,35(1):12-16
为克服现有带材对中检测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线形激光配合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的新型带材对中检测方案.根据新型对中检测的特点,设计了高速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硬件开窗技术减小数据量并提高帧率,采用亚像素技术提高了检测精度,克服了传统面阵图像传感系统帧率低、滞后大、分辨率不足的问题,使系统可适应高速带材的对中检测与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刘永山 《控制工程》2000,7(3):39-41
板形仪是安装在冷轧带材轧机上的检测系统 ,用于检测带材板形 ,以控制成品带材的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以衡水钢管厂 90 0HC轧机为基础 ,介绍了冷轧带材板形仪检测原理 ,着重讨论了板形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厂从意大利引进的750mm四辊精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例,说明现代铜(铝)带材冷轧机自控系统构成原理,着重研究了实现MSC、ATC、AGC和ASC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各种铜(铝)带材轧机自控系统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由压下电动机、变频器、PLC和绝对值编码器构成的周期轧管机的压下自动控制系统。作者简介了压下工艺和设备;着重描述了该压下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应用程序设计。生产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周期轧管机压下装置高效、准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冷带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位置子系统的内部参数和外界负载不一致, 并且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会造成两侧压下位置系统动静态性能不同和压下位置的不同步, 从而影响被轧带材两侧的厚度和板形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在轧机两侧位置控制系统中增加同步闭环控制器. 本文在考虑两侧位置子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负载扰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设计了压下位置鲁棒动态输出反馈同步控制器, 并从理论上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所设计同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轧机两侧液压伺服位置系统自抗扰同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喆  王京  张勇军  李静  张飞  赵栎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30(12):1602-1608
针对轧机传动侧和操作侧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存在不一致性而引起两侧位置不同步的问题, 提出一种自抗扰同步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液压伺服位置同步系统动态机理模型, 并在考虑两侧位置伺服系统都具有参数摄动及外负载波动的情况下, 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同步系统中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进行估计, 并采用状态误差反馈律给予主动补偿, 同时消除同步误差. 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同步控制方法能够使两侧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动态响应和稳态特性保持一致, 并提高了单侧子系统的动态性能及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宝钢冷轧1550连续退火机组的带钢温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荣蓓 《控制工程》2003,10(5):426-428
为适应当前市场对汽车板材优质高产的需求,引进了日本钢管公司NKK的最新退火工艺,自行设计、完成了宝钢三期冷轧1550连续退火机组带钢连续退火DCS系统的控制软件。特别在带温控制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现场调试数据的提取、分析、总结,建立了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炉温校正模块,解决了带钢温度控制难以长时间稳定在高精神范围内的难题,克服了传统生产流程中耗费大量过渡钢卷的缺点。自投产以来,控制性能稳定,生产出的成品钢材,无论是表面质量还是内部材质性能,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压井节流系统检测手段落后、压力控制精度低、压力波动大、容易诱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现状,采用计算机控制代替手动调节,实施计算机自动压井控制,提高了压力控制精度,提高了压井操作的安全性;多级节流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对套管压力、立管压力、节流阀开度和排量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计算得到的理想压力,参考节流阀的开度,对节流阀实施自动调节,从而使实际压力和要求的压力保持一致;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压力控制能力,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动作灵敏,具有广阔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多孔弹性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镇定问题.多孔物体的动力学行为由线性Timoshenko型方程描述,这样的系统一般只是渐近稳定但不指数稳定.假定系统两端都是自由的,在自由端对系统施加边界速度反馈控制,本文讨论闭环系统的适定性和指数稳定性.首先,利用有界线性算子半群理论得到了系统的适定性.进一步对系统算子的本征值的渐近值估计,得到算子谱分布在一个带域,相互分离的,模充分大的本征值都是简单本征值.通过引入一个辅助算子,利用它的谱性质以及有界线性算子的扰动理论,得到系统的广义本征向量的完整性以及Riesz基性质.最后利用Riesz基性质和谱分布得到闭环系统的指数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连续热镀锌线气刀吹锌过程中带钢上出现锌波纹的原因,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数值求解三维非稳态气刀射流湍流流场,并结合带钢表面的镀锌层厚度的零维预测模型研究锌波纹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气刀射流冲击区域两侧有交替成对出现的漩涡,造成带钢表面的压强和切应力周期性波动分布,从而产生锌波纹.  相似文献   

17.
对转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一种新型盘式结构,单定子、双转子对转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并建立了双转子对转电机的数学模型;其次,在一个逆变器不能同时直接控制两边转矩的情况下,根据两边转子位置差和电磁转矩与转矩角的关系,分时控制电机转矩波动较大一边转矩,来保证电机在不平衡负载时两边转子同步;最后,通过试验控制一台额定转速500 r/min,额定功率1.2 k W的盘式对转电机,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且电机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在带钢连续退火机组中,张紧辊区域的带钢张力直接影响着机组的运行速度以及带钢质量,因此,张紧辊区域的带钢张力是连续退火机组中的关键被控变量.本文首先建立了张紧辊区域带钢张力的动态机理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并针对张紧辊带钢张力系统的多变量、强耦合等特性,采用极点配置和动态解耦算法,提出了带钢张力的多变量解耦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解耦控制器实现了多个带钢张力控制回路之间的动态解耦,并可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Software, IEEE》2008,25(1):54-59
Writing acceptance tests early is a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technique that can save time and money and help businesses better respond to change. We believe that concrete requirements blend with acceptance tests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 two sides of a strip of paper become one side in a Mobius strip. In other words, requirements and tests become indistinguishable, so you can specify system behavior by writing tests and then verify that behavior by executing the tests. In this article, we purposely avoided describing the detailed syntax of FIT to demonstrate that knowledge of that syntax isn't required to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tests as requirements. This could lead you to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syntax and that the tests are simply ad hoc conversions of narratives to tables. Requirements written in the FIT style are also tests.  相似文献   

20.
A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for the strip temperature in a combined direct- and indirect-fired strip annealing furnace. Based on a tailored first-principles dynamical model and the estimated current system state, the receding horizon controller selects optimal trajectories for both the fuel supply and the strip velocity so that the strip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to its desired target temperature. The controller additionally maximizes the throughput and minimiz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ontrol algorithm, the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equality constraints is numerically solved by using the Gauss–Newton method. The gradient and the approximated Hessian matrix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re analytically computed using an adjoint-based method.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are demonstrated for a validated high-fidelity simulation model of an industrial annealing furn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