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支持双测控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双重化配置,会导致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一次设备信息冗余。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在不改变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中间数据映射双测控实际数据的策略,实现冗余信息的过滤。此方法已在CSC2000(V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上实现,并在唐山220kV郭家屯数字化变电站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卫供电局110kV变电站已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将110kV老站改造成为具有无人值守技术条件的变电站成为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工作.老站改造利用现有设备,具有投资小、便于维护等特点.本文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特点和重要性,阐述了对老站改造工作的一、二次回路改造方法,对测控装置选型、远动转发装置(RTU)选型、远动信息采集原则、常见问题处理等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继电保护装置与变电站内外设备信息的传输,不外乎是保护装置与变电站其它二次设备(保护设备、远动设备和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及保护装置与远方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换。其中保护装置与远方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直接地完成,也可以通过其它设备如变电站监控系统间接地完成。信息的内容一般是保护动作情况、系统故障参数、保护整定参数、设备诊断状态和~些其它控制信息。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不同的厂商供应不同种类的保护设备、故障录波器、控制设备及远动设备等,这些设备如何能在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方便地交换信息,这是我…  相似文献   

4.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稳定与否,很大情况下依赖于接入系统的测控装置、远动装置等厂站自动化设备的性能,因此需要对每个入网的电力远动装置进行严格的入网检测,以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数据源的可靠性。为了解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远动装置闭环测试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测试系统方案设计,深入分析了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测试系统的数据流进行了较详细梳理,然后重点分析了测试系统实现模块,并基于信息技术实现了该测试系统,最后在工程应用中充分验证了电力远动装置闭环测试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1999年4月20日,由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电网控制研究所研制的“WFD-3型微机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过了由国家电力公司科教局组织、重庆市电力公司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运行单位、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15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装置将电气防误操作功能与站端远动装置(或综合自动化装置)融为一体,将无遥信设备的位置信息通过电脑钥匙传送到自动化系统,使其实时信息与现场一次设备状态一致,并实现了信息远传,装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采用微机步进电机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方面具有创造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WFD—3型微机防止电…  相似文献   

6.
王兴桥 《电工技术》2021,(20):135-136
测控装置承担着变电站数据采集、处理,对断路器、隔离开关进行控制及防误闭锁等重要任务,变电站监控主机或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可通过测控装置采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状态信息,并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进行遥控操作.作为测控装置重要参数之一,防抖时间对于遥信信号上送具备筛选过滤功能.在实际运行中,因遥信抖动而误报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合理设置测控装置遥信防抖参数对减少和降低遥信误报事件的发生起到关键性作用.就实际发生的一起遥信防抖时间设置过长造成漏发遥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较优的测控装置参数方案及措施,可有效提高遥信信号的准确可靠性,助力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口装置,该装置安装于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电网公共连接点开关处,具备分布式光伏发电保护、测控、电能质量监测、运行控制、通信管理、远动、信息安全加密等功能,能够实现分布式光伏电站内故障隔离,支持多种通讯方式接入站内逆变器、汇流箱、环境监测仪、电度表等设备,与调度主站通信实时反馈电站信息,接受远程控制公共连接点开关投切及逆变器启停,实现调度端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8.
<正>变电站远动网关机、监控后台服务器、调度主站监控主机作为电网大数据核心监控设备,分别承载所辖变电站站内所有一、二次设备状态信号的远传及站内维操,站端网关机及测控装置还是电网调度、状态估计和智能运检管控平台等应用系统的基础数据重要来源。随着监控设备老化及调度主站监控系统更新换代,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每年均有10个以上变电站监控设备应急更换。目前,监控设备不停电改造信号验收采用依据设备图纸在站端所有测控屏端子排短接公共端和信号开入端模拟方式。测控装置按变电站间隔分布在各保护小室,模拟全站所有测控屏端子排信号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易触电、误点出口端子失误风险大、多个保护小室工作地点安措布置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特高压换流站测控装置作为模拟量非线性、传输转换高要求的二次设备,目前的评估和预测方法不完全适用于测控装置的健康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核主元(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分析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结合的健康评估和预测方法。通过引入小波核函数,以提高KPCA对健康状态影响因素进行特征提取的能力。通过第一核主元建立健康指数,以评估测控装置状态变化。通过构建Bi-LSTM网络模型以输入特征信息达到健康预测目的。以浙江某换流站采集到的真实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升多维健康监测数据的准确评估和预测精度,为检修人员制定检修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远动装置作为智能变电站与调度主站信息交互的枢纽,其转发远动信息的正确性对于实现变电站远方集中监控,推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至关重要。变电站投运前需开展远动信息校验工作,基于模拟技术的智能变电站远动信息校验方法利用调度主站模拟系统对远动转发信息进行校验,实现了变电站与调度主站远动信息交互的全过程控制。在工程应用中,该方法保证了远动信息校验的正确性,提高了校验工作的效率,实现了对传统校验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某500 kV变电站调度多次遥控断路器失败,严重影响了遥控成功率及电网安全运行。分析其原因是国产远动机对站控层双网运行状态的判别机制不合理,一个网络链路中断就会导致远动机双网链路公用的遥控参数初始化。为此,有针对性地优化了远动机与总控单元的通信参数设置。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的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调度遥控失败率高的问题,并可推广应用于配置NSC300远动机、AK1703总控单元、 AM1703测控装置的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状态监测IED的IEC 61850信息建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EC 61850信息模型的状态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ED)是变电站中智能一次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分析了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依据最新IEC 61850第2版,采用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传感器逻辑节点,建立了变电站状态监测IED的功能与设备模型。提出了状态监测IED之间的通信方法,将非缓存报告控制块、缓存报告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RTU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布式的网络远动终端单元RTU(Remote Terminal Unit)在功能、可靠性、易维护方面显现出其相对于传统RTU的优势。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分布式网络RTU,它具有强大的网络通信功能和良好的开放性。RTU不仅是一种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终端装置,它可以集成很多扩展模块成为变电站的信息处理核心平台。特别是在分级电压控制系统中.作为一级电压控制的无功/电压当地控制模块完全可集成到网络RTU中。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与二级电压控制系统协调.另一方面也方便维护并可有效降低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在线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ED)通过IEC 61850标准通信方式采集并上传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到综合应用服务器等站控层装置,是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功能测试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文中通过分析在线监测IED的功能,设计其功能测试用例,通过自动化测试脚本以及测试引擎,代替手动测试,提高测试效率。通过研制的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系统,以油中溶解气体监测数据上传功能为例,进行了自动化测试实验,并给出了测试流程及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500kV三堡变电站远动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堡变电站远动系统第1次扩建后,各远动终端单元(RTU)节点间可相互通信、相互读取数据,远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再次扩建远动系统进行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基于集中管理思想,提出了500kV三堡变电站远动系统的改造方案。该方案使用通信处理机对全部RTU节点进行集中管理并负责与各级调度通信,改造后各RTU节点只负责自身数据采集和处理,RTU从原来复杂的通信事务中解脱出来。阐述了改造后远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新系统的特点和运行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变电站综自调试试验环境,该试验环境包括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省调主站模拟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模拟系统。并研发了厂站端各种自动化设备的投运前评估检测调试试验方法及在运自动化设备的定期巡视与检测调试试验方法,介绍了3个实例:远动机报文卡顿问题测试、远动机丢遥信信号问题测试、远动机频繁丢失事故总SOE信号问题测试。搭建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调试试验环境,实现了厂站端自动化设备及软件检测测试及故障诊断等功能,为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符合性测试及投运前检测提供可量化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适应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对二次设备功能一体化的要求,对集成保护控制功能的智能变电站一体化智能终端进行研究。结合间隔层和过程层二次设备的工程配置,对一体化智能终端的接口标准化、功能整合、信息共享、整装置的即插即用、软硬件集成以及可靠性设计等进行研究。依托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层次化保护系统体系架构,提出一种实现间隔功能自治的一体化装置设计方案。采用多CPU信息融合与高速交互技术,在一套装置中集成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测控和保护装置的功能。基于紧凑型设计原则开发了适用于220 kV线路间隔的智能变电站控制保护一体化智能终端样机。通过测试验证,表明方案能减少二次设备数量,简化智能变电站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现场对电容器测控保护装置提出的更高要求,更好地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间隔层单元的信息共享,研制开发了基于全新软硬件平台的电容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不但提供了完备可靠的继电保护功能,还实现了完善的测控功能及强大的网络通信功能,能够记录丰富的运行操作信息和故障信息,可以方便地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接口。现场运行证明该新型装置性能优越,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郭继芳 《电气技术》2012,(10):47-49
状态检修具有节约成本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等优点,是当前检修体制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周期性检修和状态检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设备状态信息的采集方法,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的状态检修周期确定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变电设备管理水平,促进变电设备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由常规站改为综合自动化站的一种发展趋势和主流技术。综自改造的前提条件应满足在改造过程中确保变电站与各级调度间的正常通信及信息的正确上送。介绍了330 kV桥陵变电站综自改造过渡期间,在具备双网架构前提下,在保证与各级调度间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实现从RTU向综自主备机模式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