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发生变化,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一门基础而又较难掌握的基础专业课程,其教学体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 显著。为使《土力学》教学更好地发展、土木专业学生的能力更好提升,从《土力学》课程的定位、高校师 生资源差异、课程实践模式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土力学》课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而结合近年我校 《土力学》学生成绩变化、国家战略、高校职能及我校发展状况,提出对《土力学》课程应当从扩展学习模 式、强化实践环节、优化考核机制、提升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改革,方能行之有效使《土力学》与当今发展 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知识的获取已成为普遍现象.《土力学》是土木水利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使《土力学》教学适应时代需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土力学》知识,将线上、线下教学优势相结合,进行了《土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依赖心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土力学》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知识面宽泛、概念抽象、计算繁琐,理论性和实践性 均强等特点。科教融合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土力学》课程特点 和教学目标,通过优化土力学课程教学设计,构建多层次的土力学课程知识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 学模式,搭建第二课堂平台,开展“全过程”实验模式下的探究式学习,多元成绩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旨 在为科教融合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新思路,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入已成为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改革目标之一,是培育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工程师的必要举措。为了科学实践《土力学》课程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原则及目标分析、融入方式及案例设计、教学实践成效调查等系统研究,探讨了思政教育的融入方法。结合《土力学》课程特点,凝练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职业操守与责任心、工匠精神这5个思政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教学的具体方式,实现从“灌输式”转变为“感受式”,让学生能真正感同身受,养成优秀品格。教学实践表明,融入思政教育后学生对《土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内外土木专业高等教育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留学生汉语基础较弱,不同国家留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也不尽相同,作为土木类核心课程,留学生《高等土力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情况。鉴于此,研究以留学生《高等土力学》前期教学实践为基础,针对留学生的特点,采取问卷-实践-反馈的研究方式,从教材特点与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以及课程思政设置与实施等角度出发,对留学生《高等土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改进措施和方法开展了探讨和验证。研究成果对提升留学生《高等土力学》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留学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专业课程,仅通过传统《土力学》课程教学,学生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其中众多抽象的理论与概念。阐述了目前国内高校《土力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探讨了开展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可用于开展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建议,最后以有效应力原理为例,对课堂演示实验的思路加以说明。大力发展并推广课堂演示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均有积极促进作用,是《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面临更高的要求。作为土木工程大类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课程,传统土力学和基础工程课程存在教学内容多、学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导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专业工程认证要求。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四点毕业要求,相对应提出四点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教育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进行深层次、多方面地讨论,提出课程改革方案并加以实施,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总结具体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了教学改革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具体改革措施较为有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思考能力、实际工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从土力学的特点、师资队伍建设、土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研究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已被国家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思政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当代大学生走向成熟的一种指引手段。分析了《土力学》课程中专业教学、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元素的孤立现状,以“专思创融合”为目标,将抽象、复杂的《土力学》专业课程通过少量漫画的方式,融合最新的思政理念和创新创业思维,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技术规范、工程案例、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团队建设、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等方面探讨了专思创融合的有效途径,破除学生学习路径上的思维难点,同时增强教学穿透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大规模开展的背景下,为提升教学效果、加速工程师国际认证,同济大学 以《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的示范课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改实践。首先根据毕业要求指标 点重构课程目标并进行支撑性分析;再从课程目标出发实施改革举措,即优化学时分配、构建“线上 -线 下 -试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优化成绩评定标准;最后以目标达成度为考核标准对教改效果进行评价。 针对教改效果开展学生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土力学》教改举措是有效的,目标达成度作为 考核标准具有科学性。此外,对《土力学》教学的持续改进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学团队建设是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土力学》教学团队秉承多元团队融合协作的思想,以青海大学高原土木工程安全技术教学团队建设为例,结合地方高校特点,培养面向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工程管理行业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打造优势学科,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实践锻炼,为使该教学团队为青海省建筑领域培养更多、更好高级技术人才,并发展成为服务于地方建筑行业的省级重点高水平团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实践表明:多元团队融合建设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完善了《土力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训是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建筑材料》综合实训为例,对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组织、实训评价等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容易出现"两张皮"特征,两者的有机融合方式和效果被广泛关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以深度学习为目的的新学习范式,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同向同行.分析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工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和效果,并以《土力学》课程为例,探讨了其课程思政育人总目标,探索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教...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和能力要求,根据《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定位和特点,从引职业资格能力标准与技能大赛知识入课程、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和改革考核模式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出发,重新构建该课程的教学体系,拟定该课程教学内容。最后,通过实施有效的教材开发、建设有针对性的实验实训环境及采用创新的"三三"分段递进教学,使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筑材料课程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思政教育创新。《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蕴含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可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应当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探索。首先进行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设计关键点分析,并完成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思政实践教学探索表明,教学过程能够较好达成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时代高等教育课堂革命关键问题,探索“智能 +教育”背景下工科专业基础课程 MOOC +SPOC教学模式。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课程教学结构改革,建设土力学 MOOC和虚拟仿真智能土工实验室,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以学生为中心的 SPOC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设计,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考评体 系,实现“两性一度”课程目标,打造土力学一流金课。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对培养学生在建设领域的法律意识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的基础课程《高数与工数》,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获取知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构筑牢固的知识基础结构每一种类的知识都具有其相应的知识结构。就一门课程而言,其知识结构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把课程内容合理组合而形成的一整套适用于水工专业高工专…  相似文献   

20.
文中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该门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