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GS Stack Protection、SafeSEH、Heap Protection、DEP、ASLR技术是Windows 7操作系统内存保护机制的关键技术,这五种技术对缓解缓冲区溢出攻击起到显著作用.文章以对Windows 7的内存保护机制的原理分析为基础,测试了Windows 7环境下绕过这些保护机制的可能性;最后对Windows 7内存保护机制抵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整体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Windows7仍然不能完全抵御缓冲区溢出攻击,并讨论了更全面提高系统安全性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DEP是微软公司新推出的一项硬件安全技术,它能够有效地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本文在简单介绍了windows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础上,对DEP技术的基本原理、软硬件支持情况、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指出DEP技术和一般的防病毒软件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Vista的抵御缓冲区溢出攻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在互联网时代被广泛利用并危害严重的主要攻击方式。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关键步骤,并研究分析了Windows Vista的抵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四种关键技术,包括地址空间配置随机化(ASLR)、数据执行保护(DEP)、GS栈保护和安全(structured exception handling, SEH)等技术;最后对Windows Vista抵御缓冲区溢出的整体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Vista仍然不能完全抵御缓冲区溢出攻击。  相似文献   

4.
数据执行保护(Data Execution Protection,DEP)和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ASLR)——理解这两种防御手段。能保护系统不受缓冲区溢出类型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形式之一,占远程网络攻击的大多数。本文在分析缓冲区溢出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对缓冲区溢出攻击的主要形式即堆栈溢出攻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缓冲区溢出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缓冲区溢出原理及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分析了缓冲区溢出的原理,描述了网络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系统攻击的一般过程,最后简单讨论了几种缓冲区溢出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当前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工作原理,对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御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缓冲区溢出攻击代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缓冲区溢出漏洞是当前互联网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该文先讨论了缓冲区溢出漏洞的产生原理和一般的攻击手段,然后分析了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攻击代码,给出了攻击代码的主要特征。最后,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些特征,来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颜涛  王轶骏  薛质 《计算机工程》2011,37(23):270-272
返回导向编程(ROP)技术可以有效绕过数据执行保护(DEP)机制,但人工分析可执行库中的二进制指令序列组合成ROP gadgets耗时而繁琐。为此,利用gadgets字典,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Windows平台的自动构建ROP Gadgets方法,允许ROP执行任意操作,并完成图灵完整性。Exploit开发人员利用自动生成的ROP gadgets,可加速绕过DEP机制的Exploit开发过程,缩短Exploit的开发时间。  相似文献   

10.
巫玲  王新昊 《福建电脑》2007,(8):43-44,40
本文首先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两种攻击方式:栈溢出和堆溢出,然后介绍了缓冲区溢出防范的技术,最后提供了缓冲区溢出攻击防护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1.
Windows系统缓冲区溢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攻击越来越普遍,文章对缓冲区溢出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从正确构造溢出字符串、设置跳转指令地址和加载shellcode中系统函数这三个方面对利用Windows系统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法,最后对缓冲区溢出的保护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攻击手段,也是目前惟一最重要最常见的安全威胁。在所有的软件安全漏洞中,缓冲区溢出漏洞大约占一半。该文从编程的角度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并提出在源代码阶段尽量避免缓冲区溢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缓冲区溢出漏洞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了缓冲区溢出漏洞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然后从如何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的角度,依次介绍了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定义、操作系统内存组织方式以及缓冲区溢出攻击方式.本文将缓冲区溢出分析技术分为三类:自动检测、自动修复、以及运行时防护,并对每一类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讨论.最后,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缓冲区溢出分析领域未来可能的三个研究方向:(1)对二进制代码进行分析.(2)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3)综合利用多种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分析了缓冲区溢出原理、主要攻击过程、攻击机制及防范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ARAD防御算法,能自动、高效的检测缓冲区溢出攻击,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执行文件的缓冲区溢出检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和现有检测技术,针对二进制可执行文件中存在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提出一种缓冲区溢出检测模型,该模型采用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检测结果采取污点跟踪法进行人工分析,采用插件技术给出缓冲区溢出检测模型的具体设计。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的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安全中,被广泛利用的50%以上都是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溢出是通过向一个有限的空间缓冲区复制过长的字符串,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的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该文通过分析缓;中区溢出攻击的原理.提出数组边界检查等方法来对缓冲区溢出攻击进行防御。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安全中,被广泛利用的50%以上都是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溢出是通过向一个有限的空间缓冲区复制过长的字符串,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的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该文通过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提出数组边界检查等方法来对缓冲区溢出攻击进行防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