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器人技术发展迅猛 从技术角度来看,现代机器人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机器人是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它们装有记忆储存器,由人将作业的各种操作要求示范给机器人,使之记住操作的程序和要领。当它接到再现命令时,则自主地模仿示教的动作行事。第二代机器人是装有小型计算机和传感器的离散编程的工业机器人。它能感知外界信息和进行“思维”,比第一代机器人更灵活、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第三代是智能机器人,它装有多种传感器,能识别作业环境,能自主决策,具有人类大脑的部分功能,且动作灵活,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开发现状1.概况我国现有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单位200多家 ,其中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有75家,共开发生产各类工业机器人约800台 ,90%以上用于生产中 ,引进工业机器人做应用工程的约500台。经过“七五”攻关和“八五”、“九五”、国家“八六三”计划支持的应用工程开发 ,我国第一代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 ,近几年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基本上是按用户需求结合应用工程进行的。一些大型工厂、公司 (如一汽、二汽、华录集团等 )在企业重组后 ,生产发展生机勃勃 ,由应用机器人的大户转向开发机器…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机器人经过“七五”攻关计划、“九五”攻关计划和“九五”863计划的支持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大批量应用,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进口了国外机器人中千多台,其中多功能机器人约1200台,简易机器人7500台,总价值约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目前正在日本举办的爱知世博会上,由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NEDO技术综合开发机构)与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共同主办了未来机器人展,作为此次世博会的机器人周于2005年6月9日-19日举行的。在这次机器人展上,公开展示了预计2020年前后实现实用化的65种机器人。会场划分为四类:设有商铺、医院、工作室、咖啡店等的街道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的住宅区;公园区以及户外区。各区及主要表演舞台上进行了服务机器人、作业机器人、医疗福利机器人以及交流机器人的示范表演。“人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城市”——日本爱知世博会机器人展@山田…  相似文献   

5.
2005年广州市越秀区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1月25日在该区少年宫举行,18所中小学学生设计的电脑机器人捉对“厮杀”。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种空中多功能自主飞行机器人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 这种机器人有大小两款,外形酷似直升机,机器人前下部装有摄像设备,顶部旋翼直径超过3m,机器人长度约为3m。较大的机器人起飞重量120kg,有效载荷40kg,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100km,最大续航时间4h;  相似文献   

7.
3月10日,日本日立制作所研发的两款新型机器人亮相,“变形机器人”重约7.5kg,可在直径10cm的狭窄管道内蛇行,为取出熔化后掉落的核燃料进行调查,也可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平稳前进,最大跨越高度达5cm;“游泳机器人”重约31.5kg,可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配备了6个小型螺旋桨,能够躲避障碍物,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年机器人产业政策及发展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日本具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约有4成在日本。不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规模方面,日本可以称得上是“机器人大国”。在2004年5月发布的日本“新产业发展战略”中所指出的7个产业领域,机器人产业也是其中之一,同时,在进一步实施“新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报告中也把机器人放在使日本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柱地位上,近两年开始重新审视机器人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慧  尹朝方 《机器人》1991,13(5):36-41
本文从信息控制的角度出发将机器人语言定义为能处理某些特定的“外部设备”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并将机器人语言成份分为两大部分,即机器人核心语言和机器人专用语言。然后分别综述了机器人专用语言和机器人核心语言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沪上·生态家”案例馆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美好的未来生活场景,而且向国内外公众展示了,这些机器人都是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开发研制的。“机器人让未来生活更美好”的新模式和新概念。围绕人类未来生活中机器人与人类友好共处的新模式,“沪上·生态家”中展示了包括家用监控机器人、家用护理机器人、家用保健机器人、家用教育机器人、家用娱乐机器人、家用迎宾机器人和家用送菜机器人为代表的家用服务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机器人开发研究工作,自“七五”以来,由于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的资助而得以长足进步。国内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都纷纷开展机器人的开发研究工作,大专院校的重点主要在机器人理论和基础技术的研究上:科研院所则更注重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但大家都围绕着机器人的工程应用目标进行开发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为主要开发目标,以便机器人技术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到90年代,特剐是在国家科委“863”计划的支持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工作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不仅工业机器人,而且在非制造环境应用的机器人也得到了国家的资助和支持。本就我国在“863—512智能机器人”主题支持下在特种机器人的开发上所取得的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科技为我们创造了难以想像的奇迹:无线电通讯、越洋电话、卫星电视、CD影碟早已使《封神演义》中的“顺风耳”、“千里眼”自叹弗如。然而这些“雕虫小技”仅是人类个别器官的延伸,在“机器人”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可以认为“机器人”的诞生和运用是人类征服自然中的一个不朽里程碑。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各类机器人已达五六十万之多。它们不仅在工农业生产、医疗事业中大显身手,还能深入到火山洋底、核试验现场等人类难以亲临的各种环境中自由出入。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同样也冲出了“人类的摇篮”——…  相似文献   

13.
视点     
《物联网技术》2020,(3):1-2
2月1日思必驰推出“疫情防控机器人”以“会话精灵”企业智能服务定制平台为基础,思必驰研发出的“疫情防控机器人”为各防控一线提供免费服务。思必驰“疫情防控机器人”在全国上线,累计拨打疫情防控电话约510万通,为400余基层社区筑守着“生命防线”。“疫情防控机器人”的工作能力获得了全国各防控一线单位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移动界标的微机器人的位置和角度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在机器人上装有PSD,把三个激光装置当作界标。这种方法适合于自动运动的机器人。测量面积取决于装有激光的线性平台的长度。本文从计算和实验两个方面对于所提出的可移动界标的方法的精确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激光装置设置的精确性影响测量精确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美国风险企业white Box Robotics公司计划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销售用来制造“912”机器人等的工具套件,这种机器人采用的是配备台湾VIA科技86系列微处理器的“Mini-ITX”主板。这种机器人还可作为普通个人电脑使用: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改造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例如,可以在举办派对时一边移动、一边播放音乐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野外作业机器人面临的能源动力问题,设计了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燃料电池驱动机器人系统.以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燃料电池的能量状态、机器人本体的状态参数,并基于此对机器人姿态、功率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阐明了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大伟  敬忠良    孙韶媛  肖刚    李振华 《计算机工程》2006,32(14):172-173,
针对野外作业机器人面临的能源动力问题,设计了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燃料电池驱动机器人系统。以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燃料电池的能量状态、机器人本体的状态参数,基于此对机器人姿态、功率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阐明了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刘呈则  朱新坚 《计算机工程》2006,32(14):214-215
针对野外作业机器人面临的能源动力问题,设计了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燃料电池驱动机器人系统。以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燃料电池的能量状态、机器人本体的状态参数,基于此对机器人姿态、功率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阐明了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仿人步行二足机器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方亚彬  江村超 《机器人》1994,16(1):30-36
本文介绍一种关节采用滑块-摆杆机构的仿人步行二足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12个自由度,动力源为12个伺服电机,每个伺服电机都配有相应的轴角编码器。机器人的脚上装有力传感器,身体上装有电子陀螺。机器人的步行由计算机控制。  相似文献   

20.
日本振兴工业机器人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昭和46年)3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机电法”.规定了工业机器人制造业的应用对象行业和种类,初步奠定了产业基础,为日本机器人的振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