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降低燃气电厂NOx排放量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燃气电厂中采用燃气轮机注水降低NOx与干式低NOx燃烧室(DLN)2种降低NOx排放量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从流程(燃烧室的结构)、经济性、对燃机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得出DLN燃烧室技术是目前降低NOx的最先进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干式低NO_x燃烧器火焰稳定性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干式低NOx燃烧器的工作机理及DLN2.0+燃烧器的工作模式。指出燃烧稳定性是采用DLN燃烧技术的燃机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分析了燃烧不稳定的危害性,并着重探讨了DLN燃烧器燃烧稳定性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沈跃云  高小涛 《华东电力》2014,42(7):1460-1464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某电厂600 MW超临界墙式燃烧煤粉锅炉的炉内流动、燃烧和NOx生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以获得该锅炉炉内流动、燃烧和NOx生成特性,为同类型锅炉的调试试验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以充分发挥先进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的性能,优化燃烧降低锅炉NOx排放浓度,实现锅炉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潘科锋  卢如飞 《发电设备》2011,25(2):102-105
介绍了Siemens公司生产的V94.3A 350 MW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采用的由24个干式低NOx(DLN)混合型燃烧器组成的环形燃烧系统,它具有低NOx质量浓度、低CO体积分数、低压降和高运行灵活性等特点,该系统采用扩散燃烧模式和预混燃烧模式,并且通过这两种模式间的切换来实现低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1025t/h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锅炉低NOx燃烧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懿灏  夏杰 《上海电力》2010,23(2):146-150
目前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采用的技术中,空气分级燃烧法是一种投资较少且有效的方法。文章介绍了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号炉进行空气分级燃烧低NOx燃烧技术的改造情况。改造后,NOx的排放浓度明显降低,达到了设计目的。文章对该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林鹏云  罗永浩 《上海电力》2005,18(5):452-455
结合当前国际上燃煤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介绍了空气分段燃烧和气体再燃技术降低NOx排放的原理。对某电厂300MW机组四角切圆燃煤锅炉进行了空气分段低NOx燃烧系统改造,NOx减排效果达42%;对某电厂50MW燃煤锅炉进行石油气再燃实炉改造示范,NOx减排效果可达61%,证实了这两种技术对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干低NOx燃烧技术(DLN)是当今国际上重型燃机普遍采用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成熟技术,为跟上国际发展,尽快实现低污染燃烧室的自主设计,迫切需要从应用的角度探索燃烧室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从DLN技术的特点出发,结合国际上现有DLN燃烧室的结构特点,详细分析了燃/空比及其实现方式、燃料/空气混合均匀性、冷却方式、回火及自点火、燃烧稳定、出口温度场和燃料可替换性等对设计的影响,可作为燃烧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深度降低NOx排放,某电厂采用双尺度低NOx燃烧技术对1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锅炉燃烧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由改造前的320 mg/m3降至190 mg/m3左右,而锅炉经济性并未降低,其它主要性能参数均达到设计值要求。此次改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比较煤的挥发分和N含量对不同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表明,对于燃用高挥发分烟煤的锅炉,煤质特性对先进低NOx燃烧系统锅炉NOx排放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同1台先进低NOx燃烧系统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随N、挥发分含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煤质仍然是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电厂600 MW机组锅炉的复合分级低NOx燃烧改造原理和方案,结合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对低NOx燃烧技术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NOx减排范围内,在不降低锅炉燃烧效率的情况下,采用低NOx燃烧技术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远小于SCR技术。  相似文献   

11.
干式低NOx(dry low NOx,DLN)燃烧技术的关键是在控制燃烧室主燃区总燃料/空气当量比的前提下,实现燃料/空气的均匀预混.国际上先进DLN燃烧室的研发都在预混均匀性问题上花费了很大精力,而我国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该文通过总结典型DLN燃烧室燃料/空气的预混方式,归纳出了在燃烧室中实现均匀预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气体燃料供应要采用将燃料导管伸入空气流道中,并通过小孔提供较多燃料喷射点的方式.燃料导管的位置一般视空气旋流器的位置而定,并应留有足够长的预混段.燃料应按与空气流动垂直的方向喷射,并要有较高的射流动量和适当的穿透深度.进而以此为依据分析了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重型燃气轮机R0110的DLN燃烧室在燃料/空气预混均匀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荆迪  庄清泉 《发电设备》2014,28(5):364-368
介绍了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9FA+e燃气轮机干式低NOx排放燃烧系统DLN2.0+的部件故障情况,从燃料热值变化、机组运行工况、系统设计等方面分析了燃烧部件故障的原因,主要问题是天然气气源复杂、热值波动大引起燃烧脉动高,造成燃烧部件出现异常损坏。为解决此问题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的不利因素,提出将燃烧系统升级改造至DLN2.6+,使燃气轮机适应现有天然气热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低NO_x燃烧技术简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 NOx的生成途径,根据生成机理的不同介绍了各种低 NOx燃烧技术,包括低氧燃烧、浓淡燃烧、分级燃烧、废气再循环等技术。讨论各种低 NOx燃烧技术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低 NOx燃烧技术在工业锅炉及其它燃烧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一座热输入量为0.2MW的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石化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重点考察了质量掺混比、空气过剩系数、二次风率、Ca/S摩尔比、床温等因素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掺混比的增大,NOx的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NOx的排放浓度呈上升趋势;在空气过剩系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NOx的排放浓度下降;脱硫剂石灰石的添加会促进NOx的生成,且NOx的排放浓度随着Ca/S摩尔比的增大而显著上升;随着床层温度的升高,NOx的排放浓度也呈增加趋势。由于循环流化床低温和分级燃烧对NOx的抑制作用,各试验工况NOx排放浓度均较低,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氮氧化物是燃煤电站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410 t/h锅炉上进行了NOx排放特性试验,试验得出锅炉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方式、制粉系统投运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并对氧量与锅炉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锅炉优化运行,降低NOx污染物排放提供参考依据。运行结果表明,低氧燃烧的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电站燃煤锅炉NO_x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工业应用中NOx控制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水平,包括低NOx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烟气脱硝新工艺、新技术的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对国内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志刚 《发电设备》2006,20(5):326-330
详细介绍了9FA燃气轮机中DLN2.0+燃烧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获得最佳的燃烧效果及低NOx生成,并完成燃气轮机机组运行各阶段的控制任务,如点火、燃料流量的控制和分配。给出了各模式下期望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