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制多元功能混纺纱线,筛选确定了抗紫外线纤维(含纳米TiO2)、AmicorTM、Coolplus、圣麻4种功能纤维以10种比例混纺成纱,并进行纱线基本性能(断裂强度、毛羽、捻系数、细度不匀CV)测试。通过对纱线基本性能的聚类分析、混纺比与纱线基本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确定适合成纱的4种纱线的混纺比分别为:35/45/15/5,25/45/20/10,25/35/25/15,25/45/15/15。  相似文献   

2.
通过纺制不同混纺比的桑皮纤维/涤纶短纤维混纺纱线,对其拉伸性能及有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桑皮纤维/涤纶短纤维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着桑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小;当桑皮纤维质量分数达到50%以上后,混纺成纱困难.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可与棉、毛等天然纤维混纺。本文通过对不同混纺比例的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的拉伸性能及弹性回复率的测试,得出混纺比对该混纺纱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圣麻纤维结构和性能特点以及圣麻混纺产品的的开发。圣麻纤维具有舒适性能突出、可纺性能较好、染色性优良、可生物降解、天然抑菌和防霉等特性,可纯纺或与麻、棉及其他化纤混纺,可生产品种丰富的机织、针织和无纺布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混纺比为20/80、30/70、50/50、60/40、70/30大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线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所测试的基本性能有纱线的拉伸、毛羽、摩擦和耐磨性能。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混纺比纱线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比较,为选用合适的混纺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再生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再生蛋白纤维的性能入手,分析了再生蛋白纤维的可纺性及其成纱质量特征,测试结果表明了不同混纺比的再生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线的性能不同,两者混比控制在60/40时纱线的各项性能较优,为准确设计混纺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应力松弛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先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然后增大。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的混纺比小于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变化趋于平直;一旦超过临界混纺比,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弹性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圣麻纤维纯纺纱捻系数及圣麻/Modal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对成纱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圣麻纤维以不同捻系数纯纺及圣麻与Modal纤维以7种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测试了成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圣麻纤维纯纺纱捻系数及圣麻/Modal混纺纱的混纺比与成纱断裂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圣麻纤维纯纺纱的·临界捻系数。指出对于不同类型的圣麻纤维混纺纱,可从生产成本角度和纱线的最终用途及混纺纱的混纺比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出发来考虑选择合适的混纺比。但纺纱生产时圣麻纤维含量应避免70%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甲壳素纤维和涤纶及粘胶中长纤维的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甲壳素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芦荟纤维的性能特点,结合芦荟纤维和棉纤维两种原料的性能对其混纺纱工艺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工艺原则和措施,并且对成品纱线进行性能测试,达到了预期的产品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Coolplus与Tencel纤维的结构特点和用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用新型棉纺设备开发生产Coolplus/Ten-cel喷气纱,对原料选用、工艺流程、关键技术措施、毛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圣麻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中影响圣麻/棉混纺纱线质量的因素,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阿克苏2010年引种成功的红麻为原料,进行纺织产品的开发研究。先进行红麻脱胶,再进行纺纱,并对所开发的红麻/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进行了研究,将试纺所得到的混纺纱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纯棉纱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羊毛混纺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毛纺科技》2006,(2):39-41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是一种新型耐高温的有机纤维,在防火、阻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PANOF纤维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编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羊毛混纺纱线,以提高可纺性能和改善纱线性能.文章通过对比各试纺方案,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提高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纤维素纤维制品的形态和化学性质,对棉秆皮/棉混纺纱线进行丝光处理,采用正交实验以丝光处理后纱线的钡值与纱线性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失重率、回潮率、缩水率)为指标,分析纱线丝光处理的工艺条件.由直观分析方法可知,不同指标的优化工艺条件是不相同的.利用模糊正交法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影响丝光后纱线性能指标的实验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NaOH质量浓度、温度、时间;丝光处理的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200g/L,温度20℃,时间200s.在此工艺条件下,丝光纱线的钡值为150,断裂强度为5.13cN/tex,缩水率为1.2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Coolmax功能性聚酯纤维性能的分析,阐述了该纤维在清、梳、并、粗、细、筒、捻各工序的加工特点和工艺措施,提出了纺纱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出了功能性纤维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市场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山羊绒和拉细羊毛Optim的性能及特点,围绕Optim纤维与山羊绒混纺针织纱的产品开发,讨论了复精梳工艺、前纺及细纱各工序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法;同时讨论了各工序工艺参数的选择及复精梳后再混入羊绒的原因.该工艺可充分发挥2种纤维的特性,为拉细羊毛纤维的产品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开发多纤维与汉麻混纺或交织色织面料过程中,对染色、浆纱、织造、后整理等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合理制定工艺参数,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落实上机工艺,使染色白度、色牢度、质量损失率、强力损耗、浆纱增强率、减伸率、上浆率、毛羽增强率、织造引纬率、后整理烧毛等级、丝光效果及液氨免烫整理前后强力、幅宽、缩率等标准得到严格控制,检验结果表明,织物内在与外在质量均达到亚麻棉色织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苎麻和山羊绒的性能,讨论了利用半精纺设备,加大对重点工艺技术攻关,开发出苎麻与山羊绒混纺比为50/50的针织纱产品.讨论了苎麻与山羊绒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以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介绍了苎麻与山羊绒混纺针织纱各开发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并对纱线的质量进行测量.阐述了生产难点,认为降低锡林、盖板和道夫速度、并条时采取定长络筒、提高粗纱捻度、细纱采用硬度大的胶辊,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蚕丝和脱脂棉的性能特征,从纺纱工艺的角度阐述了两种原料混纺时应注意的问题和生产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关键是应做好蚕丝的养生工作,和毛工序注重两种原料混合均匀,整个生产过程中注意温湿度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