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过研究制备了聚乙烯/淀粉光-生物双降解薄膜,对其进行的抗拉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淀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光敏剂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对薄膜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光降解剂体系对降解薄膜光降解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含有不同光降解剂体系的光-生物降解聚乙烯(PE)膜在氙灯辐上诱导期,脆化时间、分子量及力学性能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时控光降解效应,复合光敏剂能使薄膜的诱导期、脆化时间在较在的范围内变动;光敏剂浓度的改变能有效地影响脆化时间的长短;聚乙烯薄膜的脆化分子量一般为4000-6000左右。  相似文献   

3.
可光和生物降解淀粉聚乙烯膜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琼脂板培养试验法、菌体蛋白量的凯氏定量测定法、二氧化碳释放量和经微生物培养的失重测定等方法,对含淀粉和光敏促进剂的聚乙烯膜在不同的微生物环境下的可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随着膜中淀粉含量的提高,膜的生物降解性提高。经光降解的膜比未经光降解的膜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并且光降解的时间越长,膜的生物降解效果越好。微生物种类不同,对膜的降解作用有一定的差异,霉菌比细菌对膜有更强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不同配主,不同老化时间的超膜做了红外谱图,经过整理,首次还通过人工老化与大气老化的比较关联,得出了两者老化时间回归方程式,成功地预测了薄膜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高速搅拌对淀粉/聚乙烯醇共混物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高速搅拌,将淀粉与聚乙烯醇进行溶液共混,制备了淀粉/PVA共混薄膜。测定了高速搅拌前后共混薄膜的力学性能。透明性,耐水性及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高速搅拌改善了淀粉/PVA薄膜的力学性能,透明性与耐水性,并可提高共混膜的全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淀粉对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降解和阻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淀粉作为膨胀阻燃体系中的成炭剂,聚代或部分代取了膨胀型阻燃剂中的季戊四醇,研究了淀粉对膨胀阻燃剂及其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膨胀体系的热降解行为和阻燃性。研究表明,聚磷酸铵可明显地改变淀粉的热降解行为促进成炭;尽管淀粉可提高IFR的成炭量和膨胀体系的膨胀倍数,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LLDPE的膨胀体系的阻燃性,也即是降低了极限氧指数和提高了热释放速率峰值,而用淀粉部分取代PER,对其阻燃性很小,可用  相似文献   

7.
淀粉对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热降解和阻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淀粉作为膨胀阻燃体系中的成炭剂,取代或部分取代了膨胀型阻燃剂(IFR)中的季戊四醇(PER),研究了淀粉对膨胀阻燃剂及其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膨胀体系的热降解行为(TGA)和阻燃性.研究表明,聚磷酸铵(APP)可明显地改变淀粉的热降解行为促进成炭;尽管淀粉可提高IFR的成炭量和膨胀体系的膨胀倍数,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LLDPE的膨胀体系的阻燃性,也即是降低了极限氧指数(LOI)和提高了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而用淀粉部分取代PER,对其阻燃性很小,可用淀粉部分取代PER作为膨胀体系中的成炭剂.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淀粉共混物的相界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不同的改性剂对淀粉进行了改性,将改性淀粉与聚乙烯共混制备薄膜。用TPT方程和Kerner-Nielsen方程对聚乙烯/淀粉共混物的界面特性进行了表征,计算出界面相互作用参数和界面层厚度。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改性淀粉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聚乙烯包装薄膜形变性能与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佟富强  尹勃 《包装工程》1994,15(3):108-110
采用拉伸实验,研究形变速率对聚乙烯包装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聚乙烯薄膜形变后微观结构的变化,得到了形变后材料内部的微晶尺寸和点阵畸变值。  相似文献   

10.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降解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法(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传统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进行跟踪测试,研究其降解行为。通过IR研究mLLDPE和LLDPE的光氧化,结果发现,mLLDPE的羰基指数及不饱和双键的变化快于LLDPE;利用DSC研究热力学降解,结果发现,mLLDPE的氧化初始温度及焓的变化也明显低于LLDPE。  相似文献   

11.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g-马来酸酐(MA)作为相容剂制备了可光催化降解的TiO_2-(LLDPE-gMA)/LDPE薄膜。采用SEM、XRD、FT-IR对制备的TiO_2-(LLDPE-g-MA)/LDPE薄膜样品进行了表征。由于引入的LLDPE-g-MA改善了纳米TiO_2与LDPE之间的相容性,TiO_2-(LLDPE-g-MA)/LDPE薄膜具有更高的伸长率。SEM结果显示,LLDPE-g-MA显著削弱了纳米TiO_2在LDPE中的团聚,使高分散度的纳米TiO_2具备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增加了降解过程中的膜质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先无氧热降解后氧气氧化的方式制备了氧化降解聚乙烯(ODPE),利用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氧化时间对ODPE中极性基团的种类和含量及ODPE含量对HDPE/PA6体系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ODPE链上引入了-OH、-C=O、-COOH等极性基团且随氧化时间延长,极性基团含量明显升高,其中羧基含量可达到0.069 mmol/g。随ODPE含量升高,HDPE/PA6共混体系的分散相粒径有明显的细化,粒径分布变窄,相界面变得模糊;共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可同时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张静贤  龙柱  覃程荣  陈杰  张丹 《功能材料》2022,(12):12170-12176
探究微晶纤维素/明胶对淀粉复合膜热封、力学、热稳定性能等影响,以期提升淀粉基薄膜的综合性能。以不同比例微晶纤维素/明胶(1∶9,2∶8,3∶7)做增强相,溶液浇铸法制备多组分淀粉膜—微晶纤维素/明胶/淀粉膜(MCC/GL/ST)。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示量热扫描(DSC)、热重分析(TG)对薄膜进行表观形貌及热稳定性分析,采用热封仪、万能材料拉力机表征薄膜力学性能、热封性能。结果表明,与微晶纤维素/淀粉膜(MCC/ST)相比,微晶纤维素/明胶(2∶8)/淀粉膜(MCC/GL/ST-2)热封强度提高了352.9%,拉伸强度提高至9.12 MPa,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MCC和GL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薄膜阻隔性能随明胶添加量降低而提升,DSC及TG曲线表明MCC/GL/ST-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满足热封加工性的同时保证其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齐越  王建清 《包装工程》2007,28(12):50-52
研究了以丙烯酸甲酯改性淀粉/PVA制备可降解薄膜的工艺,以及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玉米淀粉/PVA薄膜的力学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PVA比例为55%(质量分数,后同)、交联剂戊二醛为0.6%、甘油为15%、反应时间为25min时,改性淀粉薄膜的各项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力学强度较普通玉米淀粉薄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加载速率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进华  李大纲  张立芳 《包装工程》2005,26(5):91-92,100
研究了在不同加载速率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横向、纵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其横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大于纵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拉伸速率对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先无氧热降解后氧气氧化的方式制备了氧化降解聚乙烯(ODPE),利用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氧化时间对ODPE中极性基团的种类和含量及ODPE含量对HDPE/PA6体系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ODPE链上引入了-OH、-C=O、-COOH等极性基团且随氧化时间延长,极性基团含量明显升高,其中羧基含量可达到0.069 mmol/g。随ODPE含量升高,HDPE/PA6共混体系的分散相粒径有明显的细化,粒径分布变窄,相界面变得模糊;共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可同时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HDPE/SBS共混方式对薄膜形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DPE/SBS共混方式对透气、透湿性以及对薄膜一系列力学性能如拉伸屈服强度及其伸长率、断裂强度及其伸长率、弹性模量、直角撕裂强度和落镖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作者设计的两阶共混法和母粒稀释法要比直接掺和法生产的薄膜在综合性能及对CO_2/O_2的透气比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陈义旺  陈志坚 《功能材料》1999,30(5):540-542
合成了不同长度烷氧基取代的偶氮染料:2,5-二甲基-4-(4’-硝基苯基偶氮)苯甲醚(DMNPAA)正-丁氧基-2,5-二甲基-4-(4’-硝基苯葵偶氮)苯(BDMNPAB);正-己氧基-2,5-二甲基-4-(4’-硝苛苯基偶氮)苯(HDMNP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