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故对岩溶渗漏通道的准确定位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经试验验证,利用综合物探可以对岩溶渗漏水库的岩溶渗漏通道进行精确定位,其中大功率充电法、常规充电法、自然电场法等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对岩溶渗漏通道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高密度电法、跨孔地震声波透视法可以确定岩溶渗漏通道的深度及发育特征,从而可以结合地质情况对其渗漏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大功率充电法、常规充电法、自然电场法等方法在洛潭水库测区的探测结果分析,在测区内共存在有3条推测岩溶渗漏通道,其中Ⅱ号推测岩溶渗漏通道为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并经过示踪法验证是准确的。根据高密度电法、跨孔地震声波透视法探测结果显示,在洛潭水库的东侧存在一逆冲断层F1,在该断层的上盘岩石比较破碎,并存在一系列平行的张性断层F2~F5,经分析认为洛潭水库的渗漏与断裂破碎带的存在密切相关,导致水库渗漏的Ⅱ号推测岩溶渗漏通道主要沿断层F5发育。  相似文献   

2.
系统量化气象干旱到不同等级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对水文干旱早期预警与精细化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沁河流域为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表征气象干旱、水文干旱,运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并对干旱事件进行合并、剔除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事件的匹配,同时使用贝叶斯网络结合Copula函数构建模型求解气象干旱到不同等级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结果表明:随着水文干旱等级的升高,气象干旱到水文干旱的传播阈值增大,在传播过程中气象干旱强度削弱;沁河流域引发中度、重度及极端水文干旱对应的气象干旱历时阈值分别为12.8月、21.8月、30.9月,烈度阈值分别为14.2、22.4、30.0;沁河流域耐旱能力强与流域气象及下垫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基于伙伴关系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型,从理论上建立了利益相关方合作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信息技术平台之间的联系,可系统地指导建设管理绩效评价,以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根据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绩效评价结果,水利工程建设应:(1)建立各方合作机制,明确责权边界,公平分配利益和风险;(2)建立各阶段协同工作流程,并合理配置资源;(3)建立多视角多层次考核体系,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与结果;(4)耦合建设管理信息技术平台与合作管理组织平台,支持各方高效处理信息、协同工作、决策和应对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4.
一维水沙输移及河床冲淤模型中有较多理论上尚未解决的参数,而这些参数对一维模型精度的影响缺少定量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维水沙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2020年汛期黄河下游的水沙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模拟水位和流量的变化,纳什效率系数基本大于0.85,均方根误差比相应的实测特征值小一个量级;计算沙峰虽然偏大,但计算的含沙量过程与实测过程整体符合,且模型计算的分河段冲淤量与断面地形法实测值较为接近。为分析模型中经验参数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以水文断面特征水沙参数的纳什效率系数作为目标函数,采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了各经验参数的敏感度指标。计算结果表明:糙率的总敏感度指标较高,是模型的高敏感参数;目标函数的选取对参数敏感度分析有一定影响,以含沙量纳什效率系数为目标函数时,挟沙力公式的系数及淤积时恢复饱和系数公式中指数的一阶敏感度和总敏感度指标较高;各参数组合对不同目标函数的影响差别较大,但对于同一目标函数存在影响作用相似的参数组合。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刻画了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特征,有助于优化水沙数学模型参数取值。  相似文献   

5.
城市洪涝灾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要素。针对城市雨水管网提标需求与改造空间受限的矛盾,论证局部管网改造可提升全域的内涝控制效果:构建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结合易涝区识别设计管网改造方案,在当地防洪排涝设计重现期下进行改造前后的内涝要素分析和融入多源数据的洪涝风险评价。改造结果显示,3a与30a一遇降雨下,重病态管线长度分别减少1990m与921.6m;节点溢流量分别削减73.61%与55.13%;洪水危险率“极高”等级区面积下降72.9%;洪涝极高风险区面积下降17%。研究结果为城市雨洪过程控制和降低区域内涝风险提供了优选方案,综合风险评价可为当地防灾减灾规划与防洪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综合改革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柳州市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着发展的制度环境亟需优化、统筹发展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柳州市政府应采取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统筹发展机制、提升高职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构建多元投入长效机制、夯实高职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舆论引导、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等措施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