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典型非平稳性、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T)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轴承故障诊断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对每个尺度成分进行重构,将重构后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表示,并将各尺度幅值数据构造成一维特征向量作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最后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学习,得到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利用滚动轴承的10个状态数据集验证其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避免人工提取特征,获得99.94%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控机床齿轮箱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负载多变且噪声干扰大、传统神经网络难以充分提取信号中的故障特征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模态集成卷积神经网络(MECNN)用于数控机床齿轮箱故障诊断。该方法将多模态融合技术与多个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利用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对2个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模型能够分别从时域和频域2个角度提取特征,再将浅层特征融合;最后,将融合后的特征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故障特征的深度挖掘,并进行故障诊断。使用东南大学的齿轮箱数据集进行验证,设计了2种特征融合的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下,MECNN模型用于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均优于单一的时域CNN和频域CNN。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分类准确度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模型(DCNN)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诊断模型。利用深度卷积模型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再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进行模式识别。使用经典深度卷积、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三种模型进行了5组对比实验,并对自适应提取的特征与人工特征进行了PCA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滚动轴承内圈点蚀、滚珠点蚀和外圈点蚀等10类故障进行实验诊断,准确率达到99.25%,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度,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来实现轴承故障分类。首先根据轴承振动故障特征频率建立轴承故障数据库,接着对轴承的振动信号按不同切片长度和固定宽度进行周期提取,建立特征向量矩阵,然后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在网络设计时,差异化设置卷积核与池化尺寸,优化神经网络训练的核心参数,最后获得稳定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实例仿真,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分类准确率高,标准差小。  相似文献   

5.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中数据标签获取困难、变工况诊断准确率低下、模型诊断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监督对抗迁移学习轴承故障诊断的方法(MSWDCNN-DA).首先,将源域与目标域的振动信号经过一层大卷积核,提取轴承故障的短时特征;其次,根据不同卷积核获取的感受野不同,通过两个3×1、5×1的卷积核更加全面地获取不同层次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时间长、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贝叶斯分类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包变化、粗糙集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构造原始故障特征集、降维后的故障特征集,再将原始故障特征集和降维后的故障特征集输入到改进贝叶斯分类模型中实现故障诊断,以此为基础设计一套交流发电机轴承故障诊断系统。最后以国内车辆车载电机轴承振动数据为依据,将改进贝叶斯分类方法和神经网络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贝叶斯分类方法建模时间更短,故障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数据驱动的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特征提取复杂、分类器对特征存在较强的依赖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模型。该诊断模型以多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振动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完成特征的自适应提取,然后在特征级上将各传感器的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将融合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进行故障的分类。经过实验证明,该模型直接以原始信号进行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能达到96.3%,且提取的特征在经过融合过后有很高的区分度;相比于基于特征工程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特征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取的特征对齿轮箱故障诊断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王克定  李敬兆  石晴  胡迪 《机床与液压》2023,51(22):209-214
针对实际应用中矿井通风机轴承负样本少导致故障诊断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矿井通风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组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并采用随机森林(RF)分类器替换CNN的Softmax层,构建CNN-BiGRU-RF诊断模型,提取轴承更深层次故障特征以便于故障识别;利用源域数据对模型训练,确定模型结构参数;最后,引入迁移学习将模型迁移至目标域,使用目标域有标签数据微调模型参数,构建目标域诊断模型进行故障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矿井通风机轴承负样本稀少情况下,所提方法的故障识别平均准确率在94%以上,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诊断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轴承故障诊断中故障分类模型参数多且泛化性能弱、故障识别率低、识别速度慢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ECA-ResNet、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SA-SVM)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ECA-ResNet对轴承信号进行建模以提取频域故障特征;将频域特征与CEEMDAN提取的能量熵以及传统信号的时域特征共同构成特征矩阵;通过SSA-SVM进行故障类型识别。结果表明:与传统故障特征提取方式相比,所提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能得到良好的诊断效果,轴承故障识别率和分类速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表征振动信号在时域、频域、时频域等多特征参数与滚珠丝杠副润滑失效状态的线性关系,提高滚珠丝杠副润滑失效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了基于KPCA和SVM的滚珠丝杠副润滑失效故障诊断模型。提取了滚珠丝杠副在3种润滑状态和5种转速下的振动信号特征,构建了润滑特征混合域特征集,并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90%的标准对特征集进行核主元分析,将筛选出的能够反映滚珠丝杠副润滑失效故障特性的主元作为主要特征量,最后将筛选出的主要特征量输入支持向量机(SVM)内进行训练测试,并在同一转速的条件下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利用核主元分析法进行主元提取能够有效降低原始数据的维度,并提高模型诊断的准确率;当电机转速为100 rpm时,所建立的基于KPCA和SVM的滚珠丝杠副润滑失效故障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转速下的诊断准确率,准确率为93.33%;这说明该方法在对滚珠丝杠副润滑状态进行诊断时,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谭亚红  史耀 《机床与液压》2022,50(14):182-188
针对传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难以提取和辨识故障特征等问题,提出一种完备变分模态分解(CVMD)和工业多传感器卷积神经网络(MSCNN)相结合的轴承故障识别模型。在采集到的滚动轴承故障振动数据中加入2对符号相反但幅值相等的白噪声,并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将故障振动数据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分量(IMFs)并进行集成平均;利用综合指标选择合适的IMFs分量并重构;针对多传感器结构,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MSCNN网络,并将重构后的振动信号输入MSCNN进行自动特征学习与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VMD-MSCNN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9.76%,标准差为0.16,相比于其他深度学习方法,其诊断准确率和稳定性较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研究轴承单一故障较多而研究复杂多故障较少的不足,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特征的特性,文章提出较为先进的无需人工提取故障特征的端到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轴承多故障诊断。与基于人工提取故障特征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提高了轴承多故障诊断的精度,并有效区分故障发生位置,可为工业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萌  曾艳  刘金童  刘小杰  彭飞 《机床与液压》2020,48(24):188-196
传统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非常依赖于研究者的特征提取经验和分类器的参数选择。卷积神经网络存在训练时间长和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无法满足高精度设备管理要求。为了提高诊断精度并降低训练时间,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轴承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FFT和全连接层提取的故障特征能够有效帮助SVM分类器进行分类。凯斯西储大学的开源轴承数据被应用于检测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准确对不同轴承工作状态进行分类,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鲁棒性。当全部测试集被加入噪音后,依然能够得到99%以上的诊断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分类准确精度以达到高精度设备的要求,并且能够大幅降低模型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受启发于传统人工听诊的做法,以及利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提取故障特征过度依赖人工、诊断正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电子听诊器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电子听诊器获取轴承不同健康状态下运行的声音信号,以轴承转动周期为数据样本长度,采用重采样数据集增强方法提高模型的泛化性。搭建基于TensorFlow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并利用t-SNE对分类过程进行可视化,诊断正确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滚动轴承损伤程度难以识别的问题,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将特征选择方法应用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在建立多域特征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RMD(Max Relevance Max Distance)评价准则的特征选择方法完成对轴承损伤程度的评估。首先从原始信号中提取能够表征轴承运行状态变化的时频域统计特征并建立多域特征集;然后利用MRMD特征选择方法去除特征集中的无关特征和冗余特征,筛选出敏感特征;最后将筛选出的故障特征样本输入到概率神经网络(PNN)中得到损伤程度的评估结果,利用该特征选择方法可以实现轴承裂纹损伤程度的识别。以分类器正确率为依据,验证了基于MRMD特征选择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中特征提取困难、训练样本、不同工况下故障识别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滤波和域适应CNN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针对粒子滤波容易发生粒子贫化问题,采用参数简单的天牛须智能算法对其进行改进;其次,在卷积神经网络中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以此来获得轴承更具代表性的特征;最后,以改进的1D-CNN为架构,构建不同工况下的轴承迁移故障诊断模型,其中在全连接层通过多层多核域适应缩短源域和目标域的样本分布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传统故障诊断方法相比,所提出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徐行  李军星  贾现召  邱明 《机床与液压》2024,52(11):211-218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时时频域特征选取主观性强、时序特征信息利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原始振动信号特征,并在卷积层后引入批正则化层,以消除数据的不规则性对权重优化的影响,并通过扩展首层卷积层和调整步长以提高特征提取效率。引入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提升卷积神经网络对时序特征的提取能力,通过批正则化层和Dropout层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和减少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依赖关系。最后,通过滚动轴承试验数据对文中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方法不仅训练速度更快,而且故障诊断准确率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齿轮箱的故障表征不明显且传统分类方法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特征提取和蚁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神经网络(ACA-ELM)分类识别相结合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从齿轮箱的原始信号中提取时域与频域特征构成特征矩阵,利用KPCA方法降低维度,剔除冗余信息,提取有效的特征指标;其次,利用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 ACA)对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的网络初始权值与偏置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权值与偏置组合;最后,利用ACA-ELM进行齿轮箱故障诊断实验,同时与ELM、BP、ACA-BP、GA-ELM模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3%,能够有效地进行齿轮箱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9.
田栋  曹中清  范旭 《机床与液压》2018,46(19):173-176
提出一种基于风驱动优化BP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把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作为优化参数,利用风驱动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提高了神经网络的训练效率和准确率。对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其时域特征、频域特征、FFT谱特征、功率谱特征、小波包络谱特征作为轴承的故障特征。经测试,优化算法的诊断结果正确,减小了BP网络的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验证了风驱动优化BP神经网络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是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针对滚动轴承信号特征提取与智能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PD-CNN二维时频图像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包分解(WPD)将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像;其次将时频图像输入VGG19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自动提取有效特征,并输入Softmax分类器进行训练;最后使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完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任务。实验结果表明,10类故障数据的识别准确率均在98.3%左右,高于其他深度学习和传统方法,因此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模型能有效地进行滚动轴承复杂信号的特征提取以及分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