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湖左海是福州城区主要的风景名胜之一,为改善西湖水质,从去年7月起,福州市对西湖左海及周边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左海-西湖存在湖水水质指标中TP、TN超标,同时湖中淤泥沉积较多等问题,不能满足V类水体功能和构建生态城市的要求。分析认为造成左海-西湖水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湖体上游来水沿线污染、来水中悬浮物沉积和湖体水动力差三个方面。为此,针对性地提出水质净化+补水循环+常态清淤组合技术方案,并采用MIKE21模型对方案进行了水力和水质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技术方案能充分改善湖体水动力和提升湖体水质。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以福州西湖沉淀区水体治理为目标,从水体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建模入手,根据西湖-左海地形图,将西湖湖区概化为14 361个网格节点,对于截污控源工程措施,考虑到污染物在沉淀区的停留时间较短,水质模型采用AD模型。由于截污措施均在研究区域外,整体表现为对屏西河入流水质的影响,因此对截污前后入流水质的变化进行评估模拟。通过模拟发现,采取截污措施后,对于减少COD、NH3N污染物贡献较为明显,对于减少SS污染物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福州西湖生态补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湖以及上游补水水源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补水水源和西湖水质加密监测,获得西湖整体水质状况、污染物空间分布特点以及主要污染物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湖治理,特别是生态补水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集对分析法对福州市5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通过计算确定各地表水源地水质综合等级,得出各地表水源地水质优劣程度,其评价结果更客观合理,对福州市各地表水源地水源的管理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次供水水质变化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州市二次供水用户用水点进行了采样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供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次供水引起的水质污染,提出了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湖长期面临着以富营养化和生态退化为主要特征的水环境问题,其中非点源污染是影响湖区水质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应用SWAT模型对西湖流域进行了非点源污染模拟,利用2016年和2017年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与验证,径流、总氮和总磷的模拟精度均满足R~2≥0.6、NS≥0.5的评价标准。应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得出西湖流域氮磷负荷,并进一步识别出西湖流域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关键源区。  相似文献   

8.
林晶 《清洗世界》2020,36(2):70-73
2018年福州市选取永泰县2个典型村庄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源地、河流、土壤等方面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所选村庄和县域进行农村环境质量分析评价的结果表明:永泰县域、村庄生态环境总体宜居,地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土壤无超标现象;2018年福州市永泰县农村环境状况级别为优,环境无污染,同比2017年无显著变化,适合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水质自动监测数据中经常会出现异常值,有些是仪器故障造成,而有的则是水质污染事件造成的。在常规的质控体系下,主要依据数据之间的关联和变化时间段来判断这些异常值的变化原因。通过在福州市原厝水质自动监测站新增自动质控等措施构建完善的质控体系,使每个监测数据都具有可朔源性和质量保证,为判断数据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蔡丽华 《佛山陶瓷》2022,(9):174-176
为提升生态园林建设的实际效果,增强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协调性,逐步完善相应的园林建设布局,对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建设规划与布局进行研究。以福州市西湖公园中园林景观建设为例,依据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需求及标准,对景观覆盖面积规划界定,进行多元生态景观结构规划分割,以此为基础,完成植被紧缩布局设计,与硬质景观归一化布局形成搭接,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水量特点,结合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污水厂处理工艺以及污水厂十几年运行经验,总结出不同性质垃圾渗滤液对处理工艺的影响,探讨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饮用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对福州市某自来水厂现有工艺滤后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规模为1m^3/h.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滤后水的NH3-N、C0DMn、UV254及TOC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该水厂的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处理餐饮污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技术处理餐饮污水,在原水COD、油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61、254 mg/L时,经过砂滤、曝气、生物活性炭纤维柱后,COD去除率为84%,油的去除率为91%。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技术对餐饮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4.
浅谈餐饮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艳  李雅婕 《广东化工》2011,38(5):173-174
针对餐饮废水的特点从物化法、电化学法、生物方法等几方面介绍餐饮废水这一特殊水质的处理方法,最后对的餐饮废水处理工艺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某小型餐饮废水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工艺进行处理,其出水水质远不能达到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中的A级标准。本次改扩建采用平流式隔油池-T型连通管-滤池的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的去除率均得到较大改善,BOD5由18.8%提高至73.3%,CODCr由38.0%提高至87.3%,SS由50.8%提高至84.5%,动植物油由63.5%提高至97.9%,总氮由14.2%提高至91.1%。在仅采用物理处理工艺的条件下,出水水质中除CODCr一项指标略微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GB/T 31962—2015中的A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不同LID间的路径设计对其水质水量控制效果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使用InfoSWMM SUSTAIN软件,以福州市某区域为研究对象,设计无LID方案、LID并联方案和LID串联方案三种情景,评估不同LID路径设计方案的水量水质控制效果,同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设置LID对TSS和径流量都起到了一定的削减控制作用,而在相同LID规模下,串联方案的综合效益优于并联方案。本研究结论可为相关LID布设方案的汇流路径设计和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某餐饮公司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调节池+气浮+A/O+MBR”处理工艺对餐饮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工艺参数。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SS、BOD5、NH3-N和动植物油去除率高达95.8%,97.9%,97.4%,76.5%和96.8%,出水水质均满足《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所总结提炼的相关经验可供相似餐饮废水处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ABR-SBR组合工艺系统处理餐饮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ABR-SBR组合工艺系统在冬季低温条件(10-15℃)下处理某餐饮废水的效果并探究其最佳运行参数.该系统是由厌氧处理单元,即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和好氧处理单元,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而成.活性污泥取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在ABR中用餐饮废水驯化50d,在SBR中驯化时间较短(7d).在这2个处理单元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结果表明,在ABR中HRT为14h,SBR中好氧曝气7h、缺氧搅拌2h和沉淀50min,系统处理效果最好,COD.氨氮(NH3-N)、总磷(TP)和总氮(TN)去除率分别达到86%,92%,85%和75%,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周英杰  林向宇  潘松青  李园园 《广东化工》2013,(13):137-138,126
根据餐饮废水特性,设计了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一体化装置。装置经过挂膜、负荷提升及稳定运行、投加混凝剂、生物膜恢复、再次提升负荷及稳定运行5个阶段的调试后,出水水质稳定,波动范围TP:0.4~0.5 mg/L,CODcr:80~100 mg/L,NH3-N:1~5 mg/L,TN:5~10mg/L。各水质指标的容积去除负荷最后分别稳定在:0.010~0.015 kgTP.m-3.d-1,2~3 kgCODcr.m-3.d-1,0.04~0.05 kgNH3-N.m-3.d-1,0.05~0.06kgTN.m-3.d-1。  相似文献   

20.
王鹤 《净水技术》2012,31(3):40-43
针对福州市某垃圾填埋场洗车台废水特点,设计采用缺氧/好氧平板膜-生物反应器(A/O-MBR)中水回用处理工艺。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进水COD≤1 000 mg/L,BOD5≤500 mg/L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COD<30 mg/L,BOD5<6 mg/L,浊度<0.1NTU,NH3-N<0.1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1 mg/L,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车辆冲洗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