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佳重合闸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最佳重合闸方案。该方案在单相接地短路时跳开单相,两相接地短路时跳开两相,两相不接地短路时只跳开一故障相;瞬时故障时在最佳重合时刻分相重合,永久故障时闭锁重合闸。计算结果表明,该重合闸方案能够避免重合于永久故障时对系统的冲击,增强故障持续期间系统之间的联系,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并且减小功角摇摆幅度30%和发电机轴系扭振50%以上,也降低了操作过电压。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并联电抗器补偿的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分析了采用自适应分相重合闸对机组轴系 扭振和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对轴系扭振和系统暂稳的影响来看,在大机组电 厂的高压出线上采用自适应分相重合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永久性故障下重合闸操作时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 响,建立了分析多机系统中永久性故障下重合闸时 刻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学模型, 用能量函数导出了多机系统中永久性故障下重合闸最佳时刻的确定 条件,指出对永久性故 障的最佳重合条件为:重合不成功,断路器再次跳开后系统的暂态能量最小。通过 算例说明 了对于永久性故障,只要能选择最佳的时刻重合闸,就能够使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EEAC的重合闸最佳时刻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输电线路的重合器时刻对于重合闸完成后系统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即使是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只要在最佳时刻重合闸同样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稳定性。线路的最佳重合时刻随系统的运行方式,为了在线计算线路故障后的最佳重合时刻,文中将EEAC理论用于最佳重合时刻的计算。为实际系统的仿真表明,用EEAC等值实时计算最佳重合时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变换和ANN的最佳重合闸时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前对于线路瞬时性故障的最佳重合闸时刻以离线计算为主,如利用能量函数法,但其计算困难,计算时间较长,在电力系统中不能满足实际运行条件变化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的在线寻求瞬时性故障最佳重合闸时刻的方法,只需较短时间就能计算出最佳重合闸时刻。首先利用MATLAB对电力系统故障进行仿真,把故障信号通过小波变换分解成不同尺度下的“近似”分量(approximation)和“详细”分量(detail),并把提取的特征值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量,进行训练,从而找到最佳重合闸时刻。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重合闸操作时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分析多机系统中瞬时性故障下重合闸时刻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学模型,使用能量函数导出瞬时性故障最佳重合的条件为重合成功后系统的暂态能量最小。文中计算了瞬时性故障下不同时刻重合成功后系统的暂态能量和系统中发电机功角及联络线功率的振荡,验证了文中所确定的最佳重合时刻的正确性。这项工作为重合闸时刻的整定和最佳重合闸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赵国梁  宋家骅 《中国电力》1995,28(7):7-11,69
鉴于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中多次发生因轴系扭振而损坏的重大事故,文中结合国产200MW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多段集中质量轴系模型和雷卡迪传递矩阵法,对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发电机组附近电网短路及重合闸过程中的机组轴系扭振进行了详细的仿真计算,并对轴系各轴段之间的扭振大小,以及扭振的机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所得结论为大型汽输发电机组的 安全运行及研制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重合闸方式、故障前运行条件、故障条件对最佳重合时刻的影响,得出最后一次网络操作结束时系统暂态能量最小值所对应的时刻为最佳重合时刻的结论.论述了在不同重合闸操作时间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佳重合条件为:当送电侧的功角由最大开始减小和角速度达负的最大值之前;通过暂态能量函数法对最佳重合闸时间进行捕获,利用等面积定则来计算系统暂态能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佳重合方案,该方案在单相接地短路时跳开单相,两相接地短路时跳开两相,两相不接地短路时只跳开一故障相;瞬时故障时在最佳重合时刻分相重舍,永久故障时闭锁重合闸.  相似文献   

9.
优化重合闸时刻的策略与效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合理整定输电线路重合闸时刻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能量型车雅普诺夫函数值的大小可以作为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对比了系统暂态能量值和系统机组摆幅极值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出了有利于系统稳定的最佳重合时刻概念。分析了重合闸方式、故障前线路潮流、故障地点对最佳重合时刻的影响,制度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针对不同重合闸方式优化重合时刻的策略,从而改善了系统在最恶劣故障情况下的稳定性。算例表明优化重合时刻可以大幅提高输电线路暂态稳定极限。  相似文献   

10.
孙翔 《广西电力》2003,26(Z1):79-79
通过"2.11"事故,阐述了重合闸方式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结合广西电网现状,提出了重合闸方式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重合闸在接触网永久性故障时,对供电系统造成多次短路电流冲击的弊端的分析,提出了分区所先重合,变电所后重合的新型的重合闸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In modern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s, nearly 80% of faults in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are intrinsically transient. The necessity of rapid fault clearing has resulted in fast development of protection equipments. Moreover, need for reliable supply of loads has led to improvements in single phase auto-reclosing equipments. In this paper, a novel and efficient method is proposed that leading to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of single phase auto-reclosing. In the case of occurrence of permanent faults, the proposed yardstick is accurate and authentic to diagnose fault type (transient or permanent). To validate accuracy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 400 kV transmission system is simulated using EMTP software and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用DSP实现智能化自动重合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高速单片机实现智能化自动重合闸方法,该方法结合电力线路工作和跳闸时的参数变化,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所构成的专家系统进行运算,从而确定是否重合闸及重合闸的间隔时间,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自动重合闸中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和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恶化2大难题。由于数学模型分析技术的实现大多依赖于跳闸和合闸时的实时建模,使得这一技术难以在复杂的、时变非线性的、信噪比低的系统中应用。而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映射、自学习能力、容错能力、抗干扰能力等特点,能够解决存在的问题。试验证明设计方案可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微机保护的重合闸逻辑回路进行分析,指出早期微机线路保护的重合闸逻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注意事项。同时,在目前微机保护已被广泛采用的有利条件下,故障分析应充分利用微机保护中的事件记录,尤其是多个相关保护装置间事件记录的相互配合,从而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的故障电流闭锁重合闸启动方式,在兼顾供电可靠性的情况下,依据故障电流幅值闭锁重合闸,减少大故障电流对变压器的冲击次数,降低损坏几率。  相似文献   

16.
水电站长期发电优化调度方案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来水与电价预测的不确定性引起水电站发电量与发电收入的不确定性,定量表述这些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对水电期货市场供需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来水不确定性的描述方法,利用小波周期叠加方法滑动预报,生成预报误差系列;采用优化调度模型生成发电流量和发电收入系列,分析来水预报误差对发电流量和发电收入的影响,并利用一次二阶矩法...  相似文献   

17.
A techniqu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line charging inrush current and the current resulting on closing or auto-reclosing a faulted EHV/UHV transmission line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a 32-b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board. 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voltage signals before switching and the current signals. This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be a supplement to the main protection schemes for both single-circuit and double-circuit lines. The scheme is tested on a physical model of a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a source at each end. Laboratory tes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effective for three-pole and single-pole reclosing on a faulted or healthy line.  相似文献   

18.
19.
2000年开始,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多次人工生态输水,下游植被得到显著恢复。为维持并进一步扩大生态水文恢复效果,在流域调控能力持续增强的条件下人工生态输水仍是重要的措施,为此需要分析确定人工输水的优化方案。根据实际操作的可能,设计了周期和自动两种输水模式,周期输水模式的输水周期为1年,设定不同的输水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共有36个方案。自动输水模式设定地下水位的上下临界值自动控制输水的起止时间,共有10个方案。应用干旱区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演化模型分析了不同输水方案下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的地下水和植被演化,结果显示各种方案经过长期实施后地下水和植被都能演化趋于稳定状态,地下水位和植被覆盖度都有较大的提高。以地下水位最高和植被覆盖度最大为输水的优化目标,对于周期输水模式,优化方案是在适宜输水的8-10月进行输水。对于自动输水模式,稳定期地下水位和植被覆盖度随着控制输水起止的上下临界水位的提高而提高,同时年平均输水天数和地下水补给量增大。在自动输水模式的10个输水方案中,优化方案是上下临界水位分别为832.0m和830.0m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A techniqu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line charging inrush current and the current resulting on closing or auto-reclosing a faulted EHV/UHV transmission lin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signals before and after the switching process. This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be a supplement to the main protec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