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贵平 《人民长江》2003,34(9):8-10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基础虽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体,但经后期多次复合构造运动的影响,岩脉的侵入,裂隙、断层的切割,使基岩的完整性大大降低.出露于北线船闸一闸首北侧下游拐角部位的f\-16断层为一典型代表.该断层及其影响带斜切北1号阀门井南侧井壁,同时又是北一闸首闸门支持体,基础的稳定性要求极高.通过对北1号竖井南侧井壁f\-16断层处理方案的合理选择,在开挖支护的基础上,对其上部结构改型,岩体与结构采用预应力高强锚杆连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类似地质缺陷的处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三峡永久船闸主体段长1657 m,基础开挖后形成40~170 m的高边坡,闸室边墙高45~68m,由于断层、裂隙、开挖爆破震动及应力释放等原因,直接影响了直立边坡的稳定.闸墙混凝土采取薄衬砌墙型式,为保证直立坡岩体和衬砌墙混凝土的稳定安全,考虑两者联合作用,设计采用高强锚杆对其进行支护,设计总量达9万余根,施工后砂浆强度及拉拔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三峡船闸高边坡渗流场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永久船闸全部在山体中开挖形成,主体结构总长1607m,开挖边坡最高达170m。船闸区域裂隙及陡倾角断层比较发育,渗流问题是影响船闸高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船闸区域高边坡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场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船闸区岩体开挖前后的渗流分布规律和在开挖边坡岩体中设置不同排水设施的排水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船闸开挖后,边坡岩体内的地下水位比较高,出逸点高出闸底板20 ̄80m。在边坡岩体中同时  相似文献   

4.
三峡永久船闸主体段长1657m,基础开挖后形成40-170m的高边坡,闸室边墙高45-68m,由于断层、裂隙、开挖爆破震动及应力释放等原因,直接影响了直立边坡的稳定,闸墙混凝土采取薄衬砌墙型式,为保证直立坡岩体和衬砌墙混凝土的稳定安全,考虑两者联合作用,设计采用高强锚杆对其进行支护,设计总量达9万余根,施工后砂浆强度及拉拔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采用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三峡船闸四闸室混合式闸室墙的稳定问题。分析了在船闸闸墙后的岩体中存在倾向闸室的陡倾角裂隙和由两组陡倾角裂隙构成的不稳定岩体——楔形体对闸墙稳定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墙后渗压力作用下船闸闸墙与基岩不同接缝形式的锚杆应力分布规律;闸墙墙体、重力式墙、楔形体的位移情况;在超载情况下船闸的破坏机理和破坏发展过程。研究表明锚杆对闸墙的整体稳定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闸墙的破坏主要取决于锚杆和砂浆的极限粘接强度。锚杆的应力分布规律和最大拉应力出现的部位均与闸墙和基岩的接缝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引江济淮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庐江船闸位置处于岩土分界面上,且部分闸基处于断层破碎带处。在庐江船闸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详勘的工程地质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三种船闸布置方案加以比较,重点研究闸基稳定安全、能否避开断层破碎带、闸基处理措施、航道顺直程度、工程占地数量、船只进出闸型式、工程投资等技术经济指标。最终通过改变船闸的进出闸型式,适当偏移引航道,进而有效地避开了闸基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10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35m高程后,永久船闸建筑物闸顶从一闸首至六闸首沉降量有明显差异,拟合模型计算结果说明,在水库蓄水后的垂直荷载影响下,船闸建筑物的垂直位移表现出线性均匀的变化特征。由于船闸建筑物与开挖岩体为整体结构,因此,这种垂直位移特性实质也是岩体的垂直变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由于秦淮河防汛及沿线景观打造要求,为确保运营后船闸频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并结合西水关船闸的特异性,对西水关船闸进行完善以及提档升级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对通航条件及闸室稳定的复核,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针对西水关船闸的功能要求及施工条件,提出合理的通船方案,确定闸室的有效长度为28. 0m及有效宽度为10. 0m,设计最低通航水深5. 0m,以保证游船行驶安全。并对其闸首、闸室以及重要建筑物所在地基进行稳定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闸首整体满足抗滑、抗倾、抗浮的要求,闸室整体抗浮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新国  万响  卢化冰 《治淮》2012,(1):36-38
一、工程概况耿楼枢纽船闸规模为Ⅳ级(500t级).最高通航水位:闸上35.86m,闸下35.66m;最低通航水位:闸上28.0m,闸下24.5m.船闸布置在枢纽北侧,右侧为导流堤,左侧为左岸封闭堤.船闸分上闸首、闸室、下闸首及导航墙、墩等.上闸首顺水流方向长23.25m,闸室净宽12.0m,闸坎高程25.0m,闸顶高程39.5m.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中隔墩岩体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中隔墩岩体变形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中隔墩由于三面临空且各部位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等原因,在闸室开挖过程中变形较为复杂,总体上岩体呈现向临近闸室临空面位移;在二、三、四闸首部位两侧表层测点呈现同向位移,仅反映表层岩体位移情况,主要受闸首地质条件及两侧闸室开挖次序有关;中隔墩岩体变形在开挖结束后收敛很快,目前变形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