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彦鑫 《煤》2019,(4):56-57
某矿属于高瓦斯矿井,为了对采区内首采工作面的上隅角瓦斯进行治理,对其采用的"U"型和"U+L"型通风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两种通风情况下工作面和上隅角瓦斯变化情况,最终确定了该工作面采用"U+L"型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高瓦斯矿井中,回风风流中瓦斯含量超限和上隅角瓦斯积聚是限制工作面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为了求出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的工作面及矿井最优化产量,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回风流中瓦斯含量和上隅角瓦斯积聚的规定作为限制条件,列出了在现有通风条件下,对“U”型回采工作面,有无瓦斯尾巷时,回采工作面各自最大允许产量的计算公式,再利用运筹学理论中的线性规划单纯形表法求出工作面及矿井的最大允许产量,进行高瓦斯矿最大允许通风能力的核定,从而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实现以风定产.  相似文献   

3.
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回采工作面均采用U型或Y型通风系统,随着工作面尾巷的取消,U型通风系统的上隅角瓦斯治理难度加大,普通埋管抽采无法有效缓解上隅角瓦斯频繁预警,提出采用新型U型低位瓦斯治理巷模式,实现了高瓦斯区域低瓦斯状态生产的安全局面,保障了上隅角瓦斯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余吾煤业是高瓦斯矿井,采用"双U型"通风系统,采用采前预抽、边采边抽、裂隙带抽采、千米钻机抽采、上隅角插管抽采等方法治理瓦斯;但上隅角瓦斯经常超限,影响工作面的正规循环作业。因此提出了"Y"型通风系统,成功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于辉华 《煤炭技术》2003,22(Z1):32-34
0前言 在高瓦斯矿井中,U形通风回采工作面上隅角不仅容易积聚瓦斯,而且采空区内的瓦斯容易通过上隅角漏入回风巷,引起回风流中瓦斯超限,对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针对这种情况,该公司近几年采用了局部抽放,设假巷尾排等技术手段,成功地治理了四个工作面的回风超限和隅角积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安全生产,本文以桃山矿新一采区427采面为例,探讨薄煤层瓦斯来源以采空区为主的U型通风工作面的隅角和回风瓦斯超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元公司是典型的高瓦斯突出矿井,为解决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利用沿空留巷技术实现"Y"型通风。通过与"U+L"型通风方式相比较,得出这种"Y"型通风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隅角瓦斯积聚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瓦斯矿井难抽薄煤层回采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治理是衰老矿井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煤层较薄,且又难以抽放,因此研究如何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解决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治理问题,消除瓦斯隐患,保证工作面回采安全,是煤矿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文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对难抽薄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用"Y"型通风方式治理回风角隅瓦斯,消除瓦斯对矿井开采的威胁,达到安全回采,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8.
某矿高瓦斯突出矿井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在"U"型通风系统条件下,分析了综放工作面采区瓦斯赋存条件及受大气压力影响的涌出特征。通过对上、下隅角码袋喷涂封闭后利用花眼立管埋设抽采技术,实地考察了上隅角埋管抽放的有效间距,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将瓦斯抽采技术纳入生产第一道工序,实现了煤与瓦斯共采。  相似文献   

9.
“Y”型通风瓦斯治理技术在祁东煤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朝举  王飞 《煤矿安全》2011,42(6):95-97
我国绝大多数矿井的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该通风方式特有的漏风流态会使采空区回风隅角大量积聚瓦斯,影响工作面生产安全。而采用"两进一回"Y"型通风系统,使通过工作面的风量相对减少,有助于防止工作面煤尘飞扬,改善工作面环境,减少采空区漏风和瓦斯涌出,从而具有防止工作面瓦斯积聚的作用。详细介绍了祁东煤矿"Y"型通风的工艺系统,提出了沿空留巷倾向穿层钻孔卸压瓦斯抽采方法,穿层钻孔抽放纯量在13 m3/min左右,割煤时回风流瓦斯浓度在0.40%左右,上隅角瓦斯浓度基本上在0.8%以下,有效地保证了矿井工作面的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方式下,工作面隅角瓦斯频繁超限的问题,宣东二号煤矿在33206工作面开展了隅角瓦斯治理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其它抽放方法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抽放隅角瓦斯有效地解决了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保证了回采工作面治理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新疆焦煤一八九○煤矿为高瓦斯矿井,为解决该矿采用U型通风系统存在的3310采煤工作面巷道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采用卸压带抽采、上隅角插管、横川埋管抽采相互配合的模式治理瓦斯.瓦斯检测结果显示,3310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为0.36%~0.67%,上隅角瓦斯未超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潞安集团各矿井采掘水平不断延伸、工作面机械化生产水平越来越高,产量逐年增加以及整合矿井技改工程全面展开,矿井瓦斯涌出越来越大,矿井"一通三防"管理难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上隅角三角区瓦斯一直是治理难题,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针对上隅角和工作面瓦斯,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才能有效治理。目前回采工作面的通风方式主要有"U"型、"W"型、"H"型、"U+L"型、"U+高抽巷"型和"Y"型通风,通过对比分析,"Y"型通风能有效治理上隅角瓦斯,同时能降低成本和优化工作面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容易超限、治理难的问题,以山西汾西矿业集团香源煤业20101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工程实际应用为基础,探讨了U型通风系统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治理方法,通过瓦斯赋存规律分析确定下邻近层瓦斯涌出为工作面主要瓦斯来源,采用本煤层、裂隙带、上隅角埋管、底抽巷等多种抽采措施将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始终控制在0.4%以下。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可有效遏制上隅角瓦斯集聚及涌出,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矿井开采的延伸和采煤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煤工作面"U"型和"U+L"型通风方式中,工作面的上隅角及回风巷瓦斯管理难度大幅度增加,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采煤工作面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布置,结合"Y"型通风方式,合理调配风量并进行综合瓦斯抽放,实践证明能从根本上解决上隅角及回风瓦斯管理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高瓦斯突出矿井治理瓦斯时,采用"U"型通风加上抽放不能彻底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根据地质情况进行沿空留巷选取"Y"型通风方式,彻底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时,上隅角容易发生瓦斯超限,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是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难点。以平安煤矿1505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瓦斯涌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采空区瓦斯涌出导致上隅角瓦斯积聚,确定采用设置抽采巷道布置穿层钻孔及采空区插管抽采瓦斯治理的综合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能成功降低上隅角瓦斯积聚,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为其他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垒 《煤矿安全》2018,(1):148-152
S2107工作面为高瓦斯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上隅角处经常发生瓦斯超限。为了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通过在S2107工作面进行长立管埋管瓦斯抽采,解决了S2107工作面的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经工业性试验表明,长立管埋管瓦斯抽采技术可以降低"U"型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减少瓦斯预警次数。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相似原理,结合达西定律,导出了矿井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相似准则数。以樟村矿2306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为原型,建立了相似模型,对不同风速条件下的U、U+L及U+I型通风方式的工作面采空区,进行了瓦斯运移及上隅角瓦斯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风方式决定了采空区内瓦斯运移的空间变化规律;风速决定了其波动程度和影响范围;U+I型通风方式最有利于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工作面风速在1.5~2.5 m/s范围时瓦斯浓度控制效果最好,风速过低易出现瓦斯积聚,而过高瓦斯浓度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煤》2017,(12):38-40
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一直是影响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难题。南阳煤矿采用强力巷道支护、工作面超前深孔爆破预裂切顶卸压技术以及智能化地面配料系统对3207综放工作面进行了沿空留巷,采用沿空留巷Y型通风技术,不仅彻底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同时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且减少了巷道掘进工程量,为矿井带来了显著的安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方式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易超限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采空区立体化瓦斯抽采措施的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效果进行研究。以晋煤集团成庄煤矿4312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优选出高效瓦斯抽采措施,建立了"高位钻孔+采空区联络巷埋管"采空区立体化瓦斯抽采体系,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预测得到采取该抽采措施体系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最大值降低至0. 42%,该抽采措施体系的现场应用中工作面上隅角实测瓦斯浓度处于0. 30%~0. 45%之间,现场应用效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瓦斯立体化高效抽采措施能够治理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下上隅角瓦斯超限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