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本文提出的综合内力法原理 ,可考虑次轴力和次弯矩的影响 ,采用预应力作用下的综合内力 ,推导出各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裂实用设计公式 ,补充了现有规范的不足。本文公式简捷 ,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可适合各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设计验算。  相似文献   

2.
结合交通部2004年度西部交通建设项目《体外预应力桥梁设计施工技术研究》,利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弹性阶段非线性分析程序,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二次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中选择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等截面连续梁和大跨径变截面连续刚构桥等代表性桥梁结构形式。以结构跨径、跨高比、转向块间距、体外预应力钢束布置形式等为主要研究参数,研究体外预应力钢柬二次效应的影响程度。计算了工程实例的二次效应。研究表明在弹性阶段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二次效应均较小。在设计中可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3.
次弯矩对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预应力结构的超静定作用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次弯矩的考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用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伟根  郑文忠 《工业建筑》1995,25(6):3-8,16
本文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用设计方法、该法首先将结构的综合弯矩。次弯矩表达成梁柱预应力筋面积的函数,然后通过裂缝控制计算确定梁柱预应力筋面积,通过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柱非预应力筋面积。避免了试算,并能使裂缝控制和正截面承载力要求同时达到最佳程度的满足。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简捷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简捷设计方法。该法首先将结构的综合弯矩、次弯矩表达成实配预应力筋面积的函数,然后根据我们提出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控制及验算建议,通过裂缝控制计算确定预应力筋面积,最后通过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非预应力筋面积。避免了试算,并能使裂缝控制和正截面承载力要求同时达到最佳程度的满足。  相似文献   

6.
先就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综合内力、主内力和次内力给出其物理意义的解释,然后指出利用我国“规范”方法进行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对我国“规范”以后的修订提供合理的建议,对广大工程科研设计人员对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理解及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秦雯 《山西建筑》2007,33(31):309-310
分析和提出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要点,阐述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工序和设计方法,通过对部分预应力与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比较,指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改善了结构受力状态,增加了结构塑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预应力次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宝 《工业建筑》1995,25(6):13-16
本文通过对一多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算例进行分析,比较了按不同张拉施工方案建造的结构中预应力所产生的次内力,指出设计时应采用与实际施工方案相符的结构分析模型来计算预应力的次内力。  相似文献   

9.
王龙  刘慧萍 《山西建筑》2006,32(19):48-49
以直线布筋的两跨连续梁为例,探讨了预应力次弯矩的产生机理,从预应力束的截面偏心距的合理取值、合理布置、有效预应力的提高三方面介绍了次弯矩在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的合理利用,以供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结构力学中超静定结构的相关理论,讨论了预应力次内力产生的机理及其对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利用次内力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影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框架顶层边柱次弯矩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次弯矩的有利作用,从而达到减少边柱配筋、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次弯矩及其对PPC连续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萍 《工业建筑》2006,36(7):57-58
从次弯矩产生的机理出发,分析了次弯矩对PPC连续梁极限荷载和内力重分布的影响,得出在低配筋的情况下,可不考虑次弯矩的影响;但在高配筋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塑性铰转动能力较小,次弯矩不可忽略。在次弯矩对截面不利的情况下,则应充分考虑次弯矩的影响。对于直线配筋的PPC连续梁,次弯矩能提高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因此,可增大这种PPC连续梁的弯矩调整幅度。  相似文献   

13.
PPC框架结构实用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效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概念设计,裂缝控制准则,拉应力限制系数设计法,次弯矩计算等问题,提出了简易可行的设计方法,为工程结构应用PPCR技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框架次弯矩与连续梁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探讨了预应力框架等效荷载次弯矩与轴次弯矩产生的机理及其计算方法,分析了,次弯矩对弯矩调幅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次弯矩影响的预应力框架弯矩调幅设计建议,该建议采用总量控制的方法,并考虑了次弯矩的有利作用与不利作用,可以对预应力框架调幅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承德市城市展览馆32.4m×33.2m跨周边不规则井字梁中的应用,介绍了井字梁预应力筋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平衡荷载大小计算了预应力次弯矩和预应力反拱,计算了考虑次弯矩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名义拉应力、极限承载力,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特别是大跨度井字梁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次内力简捷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熊学玉  李伟兴  黄鼎业 《工业建筑》1998,28(2):13-17,51
基于作者提出的约束次弯矩法的原理,针对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直接给出各种预应力线型布置在三种约束下的约束次内力公式,从而更加方便了工程设计计算,还提出了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体外预应力结构弹性内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炜  熊学玉 《工业建筑》2004,34(7):7-11,15
约束次内力法是求解预应力超静定结构内力的一种方法。根据约束次内力法的原理 ,针对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的实际需要 ,直接给出数种预应力线型布置在三种约束下的约束次内力公式 ,并基于该方法讨论了力筋线型对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预应力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压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采用压弯模式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方法。该方法将平均有效预应力产生的综合弯矩和综合轴力视为荷载作用效应 ,将预应力增量部分视为抗力。该方法概念明确 ,避免了次内力的计算 ,简化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