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考察环烷酸用作喷气燃料抗磨剂在柴油机上使用时的摩擦学性能,采用纳米三维仪、SEM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对试验球磨斑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HFRR试验中,随着环烷酸添加量的增加,磨斑直径和摩擦因数曲线开始时迅速减小,随后缓慢减小,当环烷酸质量浓度在80 mg/L以上时能够满足喷气燃料在柴油发动机上对润滑性的使用需求;随着环烷酸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球磨痕表面粗糙度下降;在喷气燃料中添加环烷酸后磨痕表面的O元素明显增加,说明环烷酸在摩擦化学作用下与金属基体发生了化学吸附,起到了抗磨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脂肪酸与4种有机醇合成4种脂肪酸酯类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并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考察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在超低硫柴油燃料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长链脂肪酸酯抗磨剂能有效改善超低硫柴油燃料的润滑性能;当抗磨剂添加质量分数在300μg/g以上时,均能满足车用柴油对润滑性的要求,同时对超低硫柴油燃料其他理化指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脂肪酸与4种有机醇合成4种脂肪酸酯类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并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考察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在超低硫柴油燃料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长链脂肪酸酯抗磨剂能有效改善超低硫柴油燃料的润滑性能;当抗磨剂添加质量分数在300 μg/g以上时,均能满足车用柴油对润滑性的要求,同时对超低硫柴油燃料其他理化指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以油酸与丙三醇为原材料,合成一种酯型抗磨剂,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子结构表征,通过抗乳化试验、抗磨试验和配伍性试验,对加入酯型抗磨剂柴油的主要质量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酯型抗磨剂的酸值极低,引起的柴油酸度变化极小,不会存在酸度超标问题;由于酯型抗磨剂分子中含有亲水及亲油基团,其对柴油的抗乳化性不如酸型抗磨剂,需要加入破乳剂以提高柴油抗乳化性能;添加酯型抗磨剂的柴油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性能,磨痕直径完全符合标准,且磨痕小、磨痕及磨痕边界浅显;酯型抗磨剂与柴油降凝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抗静电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基础柴油主要性能指标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加氢精制柴油中添加不同量的抗磨剂,研究柴油介电特性与校正磨斑直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介电常数与校正磨斑直径的相关性是最好的。将介电常数与校正磨斑直径数据拟合,建立基于介电特性快速预测柴油润滑性能的模型。通过添加不同量抗磨剂对柴油模型计算值与测定值的比较,发现两者非常吻合,符合重复性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柴油介电常数的测定,来预测柴油的校正磨斑直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SRV线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柴油的润滑性与柱塞偶件磨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低硫(S含量wS≤500μg/g)低润滑柴油润滑时柱塞偶件磨损比较严重,其润滑性与柱塞偶件磨损没有相关性;高硫低润滑柴油的承载能力较高,其润滑时柱塞偶件磨损相对较轻,且润滑性与柱塞偶件磨损相关性较好;适量的酸性组分有助于提高柴油的润滑性和承载能力。部分直馏工艺生产的高硫含量柴油虽经HFRR测试润滑性较差,但在适量酸性组分、较高运动黏度共同作用下,实际SRV测试时并未出现严重的磨损。  相似文献   

7.
柴油润滑性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油的低硫化引起的喷油泵磨损问题,研制了一种酯类柴油润滑性添加剂。经实验室分析研究,表明研制产品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氧、防腐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以及与柴油其它添加剂的配伍性;苛刻条件下BOSCH高压油泵台架试验后,其润滑性能无明显变化,油泵无明显磨损现象,泵的输出性能没有损失,没有任何有关燃油或者润滑剂的兼容性问题。加入量仅为150~250mg/kg。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生物柴油、乙醇作为柴油替代燃料的可行性,本文开展了柴油-生物柴油-乙醇的互溶性试验及理化特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为保证在8℃时不出现分层,则柴油中单独掺混乙醇的比例不应超过10%;为使得乙醇和柴油能够以任意比例互溶,生物柴油的加入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着乙醇的加入量增加,混合燃料的黏度减小;混合燃料与聚苯乙烯材料产生一定的反应,破坏容积壁面结构,降低乙醇与柴油的互溶性。为保证混合燃料的互溶性、润滑性及着火性,乙醇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30%,而生物柴油的添加比例不宜大于乙醇。  相似文献   

9.
采用SRV线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柴油的润滑性与柱塞偶件磨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低硫(S含量wS≤500 μg/g)低润滑柴油润滑时柱塞偶件磨损比较严重,其润滑性与柱塞偶件磨损没有相关性;高硫低润滑柴油的承载能力较高,其润滑时柱塞偶件磨损相对较轻,且润滑性与柱塞偶件磨损相关性较好;适量的酸性组分有助于提高柴油的润滑性和承载能力。部分直馏工艺生产的高硫含量柴油虽经HFRR测试润滑性较差,但在适量酸性组分、较高运动黏度共同作用下,实际SRV测试时并未出现严重的磨损。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球机和高频往复试验机研究了一种二甲醚(DME)专用润滑性改进剂在不同基础试验液体中的润滑特性,考察了其与醚的互溶性能及对金属的腐蚀性能,并与其它润滑性改进剂进行了对比,从而为DME发动机选择合适的燃料润滑改进剂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该DME专用润滑性改进剂添加量少,润滑效果显著,与DME相容性好,没有腐蚀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蓖麻油结构特征,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考察蓖麻油在喷气燃料中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及EDS能谱仪对蓖麻油润滑下的钢球磨斑形貌和表面组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润滑机制。结果表明,喷气燃料对蓖麻油具有较好的感受性,蓖麻油在喷气燃料中具有一定润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蓖麻酸先物理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物理吸附膜,随着蓖麻油添加量的增加,蓖麻油开始化学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含氧的化学保护膜,起到了抗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低粘度润滑剂和自来水为基本原料,添加防锈剂、极压剂、消泡剂、表面活性剂,研制了一种新型微乳化绿色切削液。研制的微乳化绿色切削液稀释后适用于黑色等多种金属的切削、研磨等。具有良好的防锈、防腐、抗硬水稳定性能,且无毒无味、对皮肤无刺激,能满足工件加工的润滑性、防锈性和光洁度要求,并能延长其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3.
为改良原有桃红四物汤携带、服用不便的缺点,制备了一款外观尚佳,且有一定美容功效的软糖.以卡拉胶和木薯粉为赋型剂,以冰糖浆和柠檬酸为矫味剂,并对一些辅料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得出桃红四物软糖的最佳配比为:枣汤提取液料液比150 g/L,卡拉胶与木薯淀粉质量配比1∶6,冰糖的添加量为5...  相似文献   

14.
在渗硼剂中添加CeO2,采用固体粉末渗硼法对Fe-2%Cu-0.4%C铁基粉末冶金材料进行950℃×5 h渗硼处理,研究了CeO2添加量(0,2%,4%,质量分数)对渗硼层显微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eO2添加量下的渗硼层均形成单一Fe2B相;随着CeO2添加量的增加,渗硼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厚度、硬度及耐磨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CeO2添加质量分数为2%时,渗硼层的厚度和硬度均最大,分别约为144μm和58.0 HRC,此时渗硼层的表面完整性相对较好,磨损量最小,约为0.008 g,耐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联苯乙酸巴布剂中联苯乙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联苯乙酸巴布剂(LDH-Cata-plasm)的体外透皮释放性能,并与国外商品样品(J-Cataplasm)进行了比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SunFire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酸铵水溶液(60?40)(乙酸调节pH=3.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用离体豚鼠皮肤作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测定联苯乙酸巴布剂的体外透皮性能。结果:在1.26~20.16μg/mL浓度范围内,联苯乙酸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定量限为0.05μg/mL;回收率为98.7%~100.0%。LDH-Cataplasm与J-Cataplasm的体外透皮方程均符合Higuchi方程(Q=kt1/2),且两者的体外透皮过程相似,各时间点的透皮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联苯乙酸巴布剂的含量测定及其体外透皮释放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S195柴油机上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二甲醚和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二甲醚供油量。能保持原机的动力性;按照当量油耗率计算,二甲醚经济性接近柴油,而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DME10)在大负荷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燃用二甲醚时,CO、NOx和碳烟都有大幅度下降,而HC排放在中低负荷下较高;燃用DME10时。在所有工况下排放均低于柴油。  相似文献   

17.
有机减摩剂在节能发动机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节能发动机油对减摩剂的要求及用于评价GF-4节能发动机油的程序VIB台架的特性,介绍了各类有机减摩剂在节能发动机油中的应用情况。将有机钼减摩剂和无灰有机减摩剂分别添加至GF-3节能发动机油中,通过SRV摩擦试验比较它们的减摩能力,并归纳了两类有机减摩剂的特性和优缺点。有机钼减摩剂高温减摩能力显著,但在苛刻的工况下减摩性能、极压负荷性能和燃料经济性保持能力不理想。一些无灰有机减摩剂低温时减摩能力较好,并表现出很好的燃料经济性保持能力,与其他添加剂复合,一些无灰有机减摩剂具有和有机钼相同的减摩能力。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净化处理过程中广泛使用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但研究表明早老性痴呆可能与饮水中的铝有关。故而,氯化铁作为水处理的絮凝剂又重新受到重视。氯化铁中砷的含量是衡量水处理剂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水处理剂氯化铁中砷。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曲线0.0~2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7,最低检出限为0.1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1%~5.7%,精密度较好,加标回收率为95.9%~104.8%,准确度、灵敏度较高,样品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符,对自来水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处理剂具有指导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大豆、绿茶、大米、胡萝卜、菠菜、豌豆、大蒜、草莓、蜂蜜、猪肉、鱼肉、鸡蛋等12种食品中8种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残留量的分散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GC-MS/MS)分析方法。样品由含1%冰醋酸的正己烷的饱和乙腈溶液提取,分散型固相萃取法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时段反应离子监测技术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所有农药在10~1 000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LOQ)均低于10μg.kg-1;在10、20、40μg.kg-1三个添加水平下,大豆等12种代表性基质中所有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均处于70%~120%之间,RSD≤13%;该方法选择性较好,不仅能够用于多种食品基质的残留检测,而且还能较好地解决本底成分相当复杂的大蒜基质极易出现的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比研究菜籽油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混合后组成的混合燃料与纯石化柴油的润滑性能。在摩擦磨损测试机上,考察2种燃料作为润滑剂时摩擦副的磨损失重;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摩擦副表面纹理;采用铁谱显微镜分析润滑油油样。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加入使混合燃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和极性团,表现出较好的油性和湿润性,有利于裸露金属表面氧化膜和物理吸附膜的生成,使得混合燃料具有优于石化柴油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