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寇峰梁才航  罗玉华 《红水河》2007,26(B10):146-149
诱导通风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具有节能、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建筑成本、便于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地下车库使用这种系统。文章分析了诱导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以及优点,探讨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工程案例,介绍诱导通风系统在地下车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葛畅  王怀军 《人民长江》2008,39(14):34-36
根据功果桥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地下洞室之间平面布置及高程差异的特点,分别确定了引水系统、3大洞室和尾水系统等主要洞室各部位施工通风方式.通过对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噪声等污染的分析和对风量、风压、风损等计算,较为合理地设计规划了通风系统,地下洞室施工中的通风问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对污染源、通风方式、隧洞断面及长度充分考虑的前提下,进行通风量、风压计算及风机、风管选型,最终确定通风系统的总体布置,从而达到最佳通风效果.对大型地下洞群施工通风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下洞室内空间有限,而大型核岛设备尺寸较大,在受限的地下空间进行混凝土施工和大型设备安装,是地下核电厂建设可行性研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地下核电厂混凝土施工及大型设备安装的特点,开展了地下核电厂房洞室混凝土衬砌、反应堆厂房安全壳混凝土施工和大型核岛设备安装的相关技术研究,首次提出了适合地下核电厂混凝土施工和大型设备安装的技术方案,并对相关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为地下核电厂后续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诱导通风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具有节能、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建筑成本、便于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地下车库使用这种系统.文章分析了诱导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以及优点,探讨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工程案例,介绍诱导通风系统在地下车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风散烟是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施工通风设计没有考虑通风系统的时变性与动态性,为了获得地下洞室群施工中不同阶段的通风系统状态,需要对施工通风问题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基于系统仿真技术,本文建立了施工通风仿真模型,通过动态仿真计算可获得施工期内风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和通风影响因素的权重,为通风设备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为对象,根据建筑物布置、施工通道条件,按施工程序、《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将地下工程施工通风分三期布置、设计。以施工经验和公式计算为基础,围绕一期、二期、三期施工通风中风量、阻力、功率、风机选型及运行效率,分析、解决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设计难点,建立一个以地下厂房为中心的洞室群施工通风的计算模块。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大中小型水电站通风防潮上,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潮”、“闷”是最普遍的问题。本文从设计角度分析了造成水电站通风防潮不尽人意的主客观原因,并根据对电站实测资料及国内外工程实例的分析,对水电站通风设计中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可忽视的围护结构热惰性;利用地下洞室的吸热蓄热能力解决排热;采用除湿系统解决水下房间潮湿等解决水电站通风防潮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水电站大多采用地下厂房设计,其内部结构复杂,气道交错纵横,厂内设备发热量大且不一,发热量大且设备较为集中,因此对于地下厂房通风空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十分必要,地下厂房以机械排风为主,多种空调辅助排风及除湿为辅,并在不降低通风效果情况下按不同季节采取不同排风方式,进一步降低厂用电率,为后续同类型地下厂房的通风空调系统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地下石油库复杂洞室通风设计、通风优化的实际情况,结合以前洞室施工的经验,总结了提高通风效率的一些措施与认识。内容涉及到有效风流长度、风流路径、季节对通风的影响、通风风速、风管及其布置、风机布置诸方面,特别提到了计算机数值方法预先模拟通风效果的重要性,其不但可以预先评估通风方案设计,还可以在施工期间优化通风措施,结果涉及到流场分布、污染气体的排出过程,定量分析不同路径的排烟效果等诸方面。实践证明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解决通风问题的有效手段,对类似地下洞室施工的通风设计与布置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溪洛渡地下水电站的通风空调系统为例,采用整体-局部的设计理念,对厂房内的通风及空调技术进行性能研究,对日后巨型地下水电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山区和丘陵地区示范性概念设计地下核电厂址总体规划和总平面布置方案。通过比较山区概念设计A厂址阶地平埋、阶地下埋布置方案的土石方开挖支护费用、循环水补水费用等,并综合考虑取水可靠性、道路及运输成本、洞室群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蒸汽管道长度、施工等因素,A厂址推荐采用阶地平埋布置方案。对山区A厂址和丘陵地区B厂址阶地平埋布置方案主要费用的对比研究表明,在丘陵地区建设地下核电站更容易获得足够大的地面平台且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小;循环水补水扬程低,提水费用低,取水可靠性相对较高;道路施工相对简单,运输成本低;在丘陵地区地下核电站建设应优先选择阶地平埋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2.
将核电站涉核建筑物布置于山体洞室内,利用洞室厚层围岩的防护作用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未来核电站建设的一种新思路。基于地下核电站设计思想,结合国内成熟核电技术及地下工程经验,通过对核电站建筑物分类、地下厂房布置的分析,开展了地下核电站的总体布置形式研究,并提出了4种适用于不同厂址条件的总体布置形式。研究成果表明,大型核电站采用地下布置总体上是可行的,其中"阶地平埋"方案适应核电系统的条件较好,施工安装及交运条件均较为方便,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自然通风规律尚不明确的问题,在考虑电站运行工况周期变化特点及室外风压的基础上,优化了现有的自然通风网络模型,使其可用于计算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自然通风情况。并且,利用优化后的模型,模拟计算了大万山岛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全年的自然通风情况。结果表明:热压是影响自然通风动力的最主要因素。整体上,自然通风量在冬季大于夏季;单日内,自然通风量受电站运行工况变化的影响。在发电和蓄能工况时,自然通风量较大,在卸载工况时,自然通风量较小。交通洞末端空气温度不受电站运行工况和自然通风量变化的影响,在单日内的变化幅度小于2℃,而在同季节的不同日之间的差异可达8.6℃。在过渡季的部分时段和整个夏季,交通洞末端空气温度高于规定的室内环境温度上限值,因此应开启空调制冷设备。通过优化后的模型与具体案例的分析,为其他类似工程的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及运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型地下洞室群变频施工通风系统运行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管理中存在的系统匹配性差、安装不规范、风管漏风率高、风机能耗大等问题,以确保工作面通风效果,节能降耗,规范管理为目标,依托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通过对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系统选型配置、安装验收、运行维护等方面管理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通风效果良好、高效节能的变频施工通风系统运行管理体系。采用FLUENT流体数值计算软件,建立洞室群三维非稳态湍流模型,研究了主厂房施工期污染物逸散规律,并通过现场污染物测试进行了验证。数值仿真计算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变频施工通风系统布置合理,运营维护到位,风管漏风率小于9. 5%,洞内气流组织顺畅,作业面爆破通风15 min内污染物即可随风流排出洞外,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变频风机根据不同工序调节开度,可节省电能49. 5%以上,节能效果明显。研究成果对大埋深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运行维护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核电厂核岛区域的防洪标准应是超高级的标准,我国核电行业现行标准采用设计基准洪水的概念。这个术语没有明确该洪水的稀遇程度,既无重现期的含义,也无极限之类(例如可能最大)的含义。这样,就使该洪水的大小模糊,标准的高低不明,而且与我国现行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体系不协调。建议采用超可能最大洪水/潮水的概念来表示,洪水用于滨河厂址,潮水用于滨海厂址。概括地表示为:超可能最大事件=必然的单项可能最大事件+偶然的若干不利事件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6.
龙滩水电站发电厂房为全封闭式的地下厂房,地下洞室数量多,空间体量大,通风换气量大,合理规划通风线路.在厂房里端部设置通风竖井,使地下厂房洞室系统形成穿堂风.做好洞室(建筑物)结构细部构造,是通风线路达到良好通风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鉴于当前我国尚无核电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核电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面临困难,影响到核电项目的取水许可审批和管理。在水利部及广核集团的支持下,开展了我国首个核电站淡水水量平衡测试。基于测试成果,解读核电站用水工艺流程,分析了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期及大修期各用水项(包括总用水、核岛及常规岛用水、厂内生活用水、澄清池轴封用水、循泵轴封用水与冲洗用水等)的用水特征及规律,挖掘各用水项与生产工艺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特点,推算各用水项与电厂发电量、装机容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台二代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年淡水实际用量不及设计值的1/3;核电用水环节中常规岛用水量最大,约占总用水量的30%;核电用水量与发电量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其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及装机容量取水量值较小,不及火力发电行业限值的30%。研究成果为核电站的用水设计提供参考,也为今后核电项目的水资源论证管理及取水定额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常应用于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为了提高其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新型鼓风式冷却塔,但由于结构复杂,其阻力特性不同于常规的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针对新型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阻力问题,通过三维模型研究了塔内阻力构成,进而确定进风口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初始方案冷却塔的各部分阻力中,从进风口防飞射物的过滤网至风机外罩入口的阻力最大(约占32.7%)。优化方案在满足防飞射物入侵的前提下,通过调节进风口相关尺寸,使塔入口至网面的阻力系数占比降低了4.8%,网面至风机入口的阻力系数占比降低了1.8%。  相似文献   

19.
计算了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空调送风系统送风量和温度调整能力,确定组合空调及主变竖井风机的经济运行方式,同时定量计算了地下厂房通风空调系统节约的电量与水量。计算结果证明,采用经济运行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厂用电量,提高电站的综合经济运行效益,并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