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内陆核电厂对水资源的影响是水行政管理部门和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内陆核电厂的选址必须考虑水资源方面的约束。文章围绕核电厂选址与设计、核应急管理、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分析、总结和提出了我国内陆核电厂选址中的水资源约束性条件和指标,可为我国内陆核电厂选址与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构建内陆核电厂选址阶段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思路,从水资源配置与管理要求、取水水源条件、低放射性废液排放受纳水域水文条件、水资源安全4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可作为内陆核电厂厂址选择的约束条件,可为选址阶段解决内陆核电建设与运行可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核电厂核岛地基的抗震适应性是核电厂选址的重要制约因素。针对我国近年来核电建设中,各厂址地质条件差异大的特点,尤其是非均质的地基条件,结合动力相互作用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场地不均匀性质划分为3种典型类别,即破碎带或夹层分布、近场夹杂、地基成层分布。针对上述3种地基类型,建议了相适应的地基数值分析方法,即比例边界有限元法、阻尼溶剂抽取法、混合变量法,并论证了其适用性。可为核电工程抗震设计与安全评价的数值模型选择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地面核电厂低中放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采取分离布置的方式。同样在目前地下核电厂的概念设计中,其低中放废物的处理方案仍为在核岛内处理,整备好的废物运往地面废物处置场,这其中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由于地下核电厂的厂房深度与岩洞型低中放处置场的处置深度接近,选址条件类似,可以考虑将两者进行统一布置。针对低中放废物的处理,从布置、处理处置工艺等角度初步提出了3种联合布置方案,并讨论了将低中放处置场与地下核电厂进行整体布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山区和丘陵地区示范性概念设计地下核电厂址总体规划和总平面布置方案。通过比较山区概念设计A厂址阶地平埋、阶地下埋布置方案的土石方开挖支护费用、循环水补水费用等,并综合考虑取水可靠性、道路及运输成本、洞室群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蒸汽管道长度、施工等因素,A厂址推荐采用阶地平埋布置方案。对山区A厂址和丘陵地区B厂址阶地平埋布置方案主要费用的对比研究表明,在丘陵地区建设地下核电站更容易获得足够大的地面平台且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小;循环水补水扬程低,提水费用低,取水可靠性相对较高;道路施工相对简单,运输成本低;在丘陵地区地下核电站建设应优先选择阶地平埋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景哲 《红水河》2010,29(5):99-104
通过调查钦州港海域和航道运输情况,分析广西第二核电厂厂址附近航线上危险品船舶在发生事故时,其运输的危险品发生爆炸对核电厂安全造成的影响。为工程选址及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核电厂水源选址工作尚未将生态环境纳入选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以滨海核电厂为分析对象,提出利用机会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及恢复/防护法计算核电厂取水过程产生的生态成本,以此量化工程对生态的影响程度。最后以福建莆田滨海核电厂水源选址工程为例,建立了水源选址影响因子评价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是否考虑生态因子对评价结果排序有一定的影响,考虑生态因子的方案计算结果合理、可行。结果可为相关水源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下洞室内空间有限,而大型核岛设备尺寸较大,在受限的地下空间进行混凝土施工和大型设备安装,是地下核电厂建设可行性研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地下核电厂混凝土施工及大型设备安装的特点,开展了地下核电厂房洞室混凝土衬砌、反应堆厂房安全壳混凝土施工和大型核岛设备安装的相关技术研究,首次提出了适合地下核电厂混凝土施工和大型设备安装的技术方案,并对相关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为地下核电厂后续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下核电站将反应堆等涉核建筑物布置于稳定的山体中,在厂址选择时必须评价极端严重事故工况下可能的地下水污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结合地下核电站洞室群赋存岩体特征,提出采用以三维渗透系数张量表示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模拟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建立"隐含断层"渗流模型,求解洞室群三维渗流场。并以该渗流场为基础,进行核素运移计算。对某初选的地下核电站厂址进行模拟计算表明:在渗控措施作用下,地下洞室群工程区处于"疏干"状态;即使在严重事故工况下,向反应堆洞室内注入冷却水后,洞室内外渗流场不连通,核素不会随消防水渗入外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国内外放射性核素在水体中迁移扩散及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物辐射剂量计算评估、事故状况下液态排放物对海洋生物的辐射影响等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排放源项、海洋环境特征、生物剂量评估等方面讨论和分析了影响近岸海水中放射性后果的因素。而且,分别以局地海域流场预报与核素扩散模拟、辐射后果评价两方面工作为例,阐述了构建事故状况下近岸海水中放射性后果评价方法时需考虑的事项和基本要求。考虑到我国目前在运和在建核电均为滨海厂址的特点,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发展和加强滨海核电厂事故状况下近岸海水中放射性后果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弹塑性围岩理论,对构皮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开挖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开挖后围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及塑性区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构皮滩水电站整个洞室群的围岩基本上是稳定的,但在局部工程部位(洞室群的两洞相交处和岩体节理劈理出露部位等)出现了较大位移和应力集中,施工过程应注意合理支护。  相似文献   

12.
官地水电站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规模庞大,总共布置了约40条洞室,这些洞室交错布置,形成庞大复杂的地下洞室群。主要洞室尺寸庞大,其中地下厂房是目前国内外在建工程中跨度较大的地下结构。本文介绍了官地电站主厂房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程序和方法,旨在说明合理的施工通道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地下洞室,特别是大型地下厂房系统工程质量、施工工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三里坪大坝坝区河段的地形特点,确定了其引水发电建筑物应布置在右岸的总体思路,且输水线路应采用直线形布置以使线路长度最短。该电站引水发电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引水和尾水隧洞、地下厂房和尾水出口等,介绍了其具体布置和设计要点。结合电站复杂的地形地貌情况,分析了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提出在局部塑性区加强支护的措施来保障洞室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现行地质超前预报多用于铁路、公路等线状工程,适用于抽水蓄能项目地下洞室的地质预报方法及仪器设备较少,预报体系也未建立起来.抽水蓄能项目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导致隧道施工常遇到地质条件与勘察设计不符、围岩条件变化较大以及出现突发性地质灾害等情况,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多种地质预报方法不太适应抽水蓄能项目.为尽可能减少地质预...  相似文献   

15.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三大洞室开挖分层及施工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瀑布沟水电站大规模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开挖分层、分区及总体施工程序以及各洞室相互之间的开挖关系。重点介绍了为提前半年时间发电采取的调整开挖施工程序的措施,并相应制定了施工安全保障措施,最终使安全、质量、工期均处于受控状态,实现预期提前半年工期及安全的目标,为水电站大规模地下洞室群的开挖积累了经验,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下系统运输、出渣通道的规划布置及设计,充分利用了永久洞室,做到了"永临结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优化了施工支洞的布置,加快了地下工程的施工进度,方便了工程施工。在工程实施中积累的经验,可以为其他抽水蓄能电站地下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是最好的储油形式,建设需求迫切。受限于国外技术封锁,国内多个大型洞库都是在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工程实践,因此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通过对水封石洞油库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化了对我国水封洞库选址、围岩稳定、围岩渗透性、水幕系统设计及应用、渗控等关键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当前洞库勘探、设计、施工仍主要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和方法,对岩体中裂隙控制作用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充分,是导致目前洞库工程实施困难的首要原因。结合当前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水封洞库后续工作中应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力度、加强总结和规范编制工作力度、进一步放开行业准入资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维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研究了某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模拟了洞室开挖过程和支护过程,分析了洞室群围岩的变形形态、应力状态和塑性区分布。最后,综合评价了某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工地下结构建设50年(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刊登全文的第三部分(下)主要介绍我国大型地洞室布置以及新奥法、先固后挖法在我国大型地下洞室施工中的运用,特别介绍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洞室群间距新的突破以及大吨位岩壁梁在诸多地下厂房中的运用。还介绍了我国台湾日月潭抽水蓄能电站先固后挖法施工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洞坪工程地下电站受相邻建筑物限制的特点,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及枢纽布置的要求,简要介绍了引水系统的布置,着重论述了地下厂房位置及纵轴线方位角的比选、地下厂房的总体布置及开挖、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