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俊明 《丝绸》1999,(10):17-18
1 前言蚕茧收烘工作是茧丝绸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前接蚕桑生产,后连缫丝工业,为丝绸工业提供原材料。基层茧站通过蚕茧收购和烘干处理,把千家万户鲜茧集中起来,组成庄口,所担负的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基层茧站是党和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承担着按照国家标准评级定价,收购蚕茧的任务;另一方面,基层茧站将鲜茧加工成干茧,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任务是保全茧质,为丝厂提供优质原料茧。由于蚕茧收烘具有季节性、突击性和技术操作性强的特点,茧站的管理难度较大,但茧站的作用极为重要。以我县为例,海安是江苏省蚕桑生产大县,现有桑园…  相似文献   

2.
张彤 《中国纤检》2006,(11):23-24
根据蚕茧质量监督工作和目前蚕茧行业的形势,分析了加强蚕茧质量监督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做好蚕茧质量监督工作的措施:建议制定适合在鲜茧收购环节使用的鲜茧分级和检验方法标准,建议对毛脚茧、过潮茧、统茧给出明确定义。  相似文献   

3.
1 我市 2 0 0 1年蚕茧收购情况2 0 0 1年全市发蚕种 1 4 3万张 ,收购鲜茧31 7 4万公斤 ,同比增长 3 3% ;全年正茧均价1 2 54元 /kg ,蚕农茧款收入 380 0多万元 ,保持了 2 0 0 0年水平。我市蚕茧有以下特点 :1 1 整顿蚕茧市场 ,维护了市场秩序按照中、省的统一要求 ,召开了蚕茧收购工作会 ,安排部署了全年的蚕茧收购工作 ,对蚕茧收购经营继续实行“三不放开”政策 ,即不放开蚕茧收购经营渠道 ,不放开蚕茧市场 ,不放开蚕茧收购价格 ,继续由各级丝绸公司统一管理、收购与经营。各区、县采取政府发通告等方式将蚕茧收购政策及价格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4号),制定鲜茧收购资格中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暂行)。 一、设施和环境 鲜茧收购、检验和贮存场地,应与其承担的鲜茧收购量和茧处理量相配套。鲜茧收购和干燥的场地,应以确保收购和干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保全茧质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由四川省丝绸公司、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提出的“四川省桑蚕茧(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地方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四川省技术监督局主持下,于1998年10月6日在成都通过川渝两地有关专家的评审。 该“标准”按照国家“按质评级”和“坚持仪评”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采用一个标准三种分级检验方法,妥善解决了现行评茧分级标准和方法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矛盾,能促进提高鲜茧质量,使蚕茧生产向优质集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标准”依据充分,科学性较高,操作性较强。它以鲜茧试缫为主导,以仪评为手段,使主要指标量化,能杜绝目测口喊的弊端。“标准”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客观地反映蚕茧的使用价值。对大、中、小批量的鲜茧分别采用三种分级检验方法,以适应目前蚕茧生产和收购的实际情况,能作到简便、快速、准确,当场结算,引导农民增大售茧批量,提高鲜茧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议鲜茧标准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祚忠 《中国纤检》2002,(10):17-18
鲜茧收购按质论价既是公平交易,更是促进蚕农采取措施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施。按质论价的前提是茧质检测,必须以标准加以规范。现行鲜茧标准和茧质检测方法需要改进完善,在体现标准先进性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可操作性。本文针对现行标准和收茧现状提出一些新见解和设想,作引玉之砖,希望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鲜茧标准及其快速检测方法。一、鲜茧收购评茧办法的演变建国前鲜茧收购是凭经验估计蚕茧的烘折和缫折,估计它能产多少丝,再根据当时的丝价或牌价来定茧价,无明确的分级标准。解放初期基本沿用旧法,以缫折大小分等级,以大米折算茧…  相似文献   

7.
施仙梅 《丝绸》1996,(2):51-52
在现行鲜茧评级标准中加大色泽、匀净度定级比重的探讨施仙梅(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学校)目前蚕茧质量差,直观地表现为茧的色泽差,匀净度、上茧率、上车茧率低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现行鲜茧评级标准中,对色泽、匀净度的好差在茧价上没有拉开应有的差距,不足以使蚕农...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是全国桑蚕茧主要产区之一,全省桑蚕茧年产量居全国第四位。近几年,安徽省蚕茧生产发展速度很快,茧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但是,在鲜茧收购及干茧调厂的过程中,人为掺杂使假现象非常严重。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茧贩子为了牟取暴利,在蚕茧中掺水、撒石灰、掺入其它杂物,破坏了茧子的质量,给缫丝行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由于蚕茧资源紧俏,蚕茧的收购秩序比较混乱,个别经营单位或经营者不认真执行国家标准,见茧就抢,大量收购潮茧,毛脚茧、统货茧。蚕茧质次价高,导致缫丝行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严重下滑。据统  相似文献   

9.
刘木根  王力  刘万强 《丝绸》2002,(8):14-16
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原理,采用标准化工作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研究制订了重庆市蚕茧收烘技术操作方法。文中介绍了其中的收烘工作准备、鲜茧收购、鲜茧处理、蚕茧干燥、干茧处理、考核评比办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鲜茧处理工作是蚕茧收购中的必要环节,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茧质保全及制丝工业的工艺、产量、质量、消耗和经济效益。对现有鲜茧处理方法与茧丝品质关系进行探索、研究分析,寻找较好的鲜茧处理方法,为制丝工业提供优势蚕茧打下基础,并进一步提高生丝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姜跃君  石鸿飞 《丝绸》2002,(10):22-23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蚕茧收购结算中,可将蚕农售茧的茧款直接与银行业务系统相连,方便了茧款的支付;同时全县各茧站蚕茧收购的有关资料又与县丝绸公司连通,便于丝绸公司掌握全县蚕茧收购的动态。文中主要介绍了具体应用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蚕茧测湿一般都用称量法,用仪器测湿报道甚少。为了研究测湿仪能否应用在蚕茧收购工作上,加快收购速度,笔者得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大力协助,于1985年舂茧收购期间在海宁县硖石镇枉头和中丝三厂茧站,进行了蚕茧测湿试验,现初报如下。一、测湿仪器SSX——30B 型红外测湿仪。主要技术性能:1.测湿范围:2—25%2.测量精度:±0.8%3.测量时间:2秒  相似文献   

13.
蚕茧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甘勇 《丝绸》2004,(5):19-21
通过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专用软件,对蚕茧的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处理、计算,数学建模,建立标准数据库,从而计算出鲜茧茧壳量,好肾率和蚕茧色泽等,再综合这些指标,对蚕进行评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桑蚕鲜茧收购中,目前有哪几种计价方法? 答:从全国范围来讲,由于各省、区、直辖市、桑蚕茧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经营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不平衡性,因此,在桑蚕茧鲜茧收购时,计价方法也不尽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①手估目测计价;②鲜茧茧层  相似文献   

15.
于青 《中国纤检》2006,(8):56-56
近日,绵阳市纤维检验所对辖区内各茧丝经营单位鲜茧收购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出动执法车辆31台次,执法人员124人次。重点检查了蚕茧收购站资质保证条件、仪评执行情况、收购中利用含水率减扣重量的违法行为、收购中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鲜茧(主要是毛脚茧)等环节。  相似文献   

16.
陈鸿祥 《丝绸》1992,(1):45-45
半导体远红外评茧仪烘箱是现阶段较为理想的鲜茧壳干燥设备。本文介绍了该烘箱在蚕茧收购中应用时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桑蚕茧不同干燥工艺对茧丝质量及品质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2019,(12)
为探究不同干燥工艺对蚕茧质量和品质的影响,制定蚕茧加工领域亟需的蚕茧干燥技术与蚕丝品质评价技术规程,对供试的桑蚕鲜茧采用不同干燥工艺处理,比较鲜茧、半干茧、干茧及过干茧4个试验组的蚕茧与茧丝质量指标,即解舒率、茧丝纤度、清洁、洁净、万米吊糙次数及生丝表面观察和红外分析,评价不同试验组的蚕茧与茧丝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鲜茧缫丝可提高解舒率,减少万米吊糙次数,但鲜茧生丝的表面丝胶颗粒更加明显,恰当的烘茧工艺处理更有助于补正茧质,提高生丝品位。  相似文献   

18.
<正>在放活市场"无形之手"的同时,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加强茧丝质量监督和规范管理,积极开展蚕茧质量监督检查和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等工作,加强对鲜茧收购的监督检查的力度,形成常态化监管,打击收购毛脚茧、过潮茧和统茧的严重质量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9.
曾桔红 《中国纤检》2005,(10):14-15
通过对蚕茧样本检测得出的数据和实地的调查,详述了江西省目前蚕茧产量、茧站分布、蚕茧流通体制现状以及近2年鲜茧、干茧质量和收烘环节运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智能电子秤     
《丝绸》1985,(3)
智能电子秤即微电脑蚕茧收购机是由重庆电子计算计开发应用中心、重庆衡器厂、重庆丝绸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的。该机主要具有自动称重、除皮、自动计价、自动双面显示、自动累计及自动打印三联发票等功能。它的研制成功提高了蚕茧收购的效率,从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