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未经精制处理的丙烯酸丁酯为接枝单体,在水相介质中制备了丙烯酸丁酯接枝玉米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和单体的加入方式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原淀粉和接枝产物的结晶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物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反应时间在3.5h之前时,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之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丁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h,单体浓度为1.105mol/l,引发剂浓度为8.80mmol/l时,接枝率较高。并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CAN引发淀粉与MMA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林晖  丁马太 《功能材料》2006,37(4):615-617
在研究玉米淀粉(corn starch,CS)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反应时发现,硝酸浓度为0.1mol/L、硝酸铈铵(CAN)/CS质量比为1/6、MMA/CS质量比为3/2是兼顾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的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发现,该反应中均聚物的生成不仅可由CAN直接引发,还可能因淀粉自由基或淀粉接枝物自由基的链转移而引发.  相似文献   

4.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氧化后的木薯淀粉为接枝骨架,制备了氧化淀粉-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考察了氧化剂浓度对黏度及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剂浓度为0.04mol/L,引发剂浓度为9×10-3mol/L,单体浓度为1.0mol/L,反应温度为65℃,反应3h时,反应体系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5.
淀粉/BA-VAc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合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0.97mol/L,引发剂浓度9.1×10-3mol/L,反应温度68℃,反应3h时,反应体系的接枝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笔者以该接枝共聚物为基料,采用计算机辅助法设计出最优工艺配方,在国内首次研制生产出性能优异的功能性粘接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法进行马来酸酐(MAH)和丙烯酸丁酯(BA)双单体接枝聚丙烯(PP)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仅添加一单体马来酸酐时,接枝率G在其加入量为4%(质量分数)时达到最大(0.65 mmol/g PP);马来酸酐添加量保持不变,接枝率随第二单体丙烯酸丁酯添加量增加而出现一极值(1.34 mmol/g PP),比一单体接枝聚丙烯的接枝率高出一倍,并高于文献值(0.36 mmol/g PP)。经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均与聚丙烯发生接枝反应,并且以短支链的形式连接在PP的主链上。  相似文献   

7.
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丙烯酰氧基淀粉和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功能端基的聚乳酸大单体。研究了以丙烯酰氧基淀粉为母体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具有高接枝效率及单体转化率的淀粉-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尤其是制备得到了以可生物降解的疏水性聚乳酸为接枝链的淀粉改性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速率及反应机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腈在高锰酸钾引发下的接枝共聚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由实验结果得出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淀粉浓度对接枝反应速率的影响,并由此关联出接枝反应速率表达式:Rg=k「KMnO4」^1/2「AN」「AGU」^1/2。由接枝反应速率和反应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求得接枝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力为Eag=30.74kJ/mol。用顺磁共振原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在接枝反应锰离子价态的变化物和淀粉的氧化程度,并  相似文献   

9.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剂及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交联剂和引发剂与丙烯酸的摩尔比分别为0.95×10-5和4.8×1-0 3,中和度7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 h。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在室温下30 m in每克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约为其自身质量的1000和200倍。  相似文献   

10.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碱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与丙烯腈的摩尔比为4.5×10-3,碱与丙烯腈的摩尔比为1.32,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h.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下30min每克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约为其自身质量的1000倍和200g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通过改变聚合条件研究丙烯酸丁酯转化率随聚合时间变化的关系,考察其聚合反应动力学.改变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含量发现,BPO质量百分数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加快,单体转化率差别不大;提高温度有利于聚合速率的提高,但同时会导致单体最终转化率的降低;单体浓度越高,聚合速率越快,凝胶化现象明显;采用乙苯为溶剂...  相似文献   

12.
以2-溴丙酸甲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基三胺为配体,进行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用单体竞聚率的差别合成梯度共聚物(rM=2.58,rB=0.25)。通过分析共聚物13C-NM R谱图的羰基峰,得到以MM A为中心和以BA为中心的三元组的相对浓度,转化得二元组浓度,用各元组浓度随转化率的变化表征梯度共聚物的梯度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聚合工艺,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成功制备了杜仲胶(EUG)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产物(EUG-g-BMA)。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IR)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如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等对接枝共聚反应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接枝率对产物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BPO)∶m(BMA)=0.05时,BMA浓度对接枝率和单体转化率影响明显,过高的反应温度导致交联产物的生成。IR谱图中1667 cm~(-1)处碳碳双键吸收峰的消失说明接枝反应发生在碳碳双键上。接枝改性导致杜仲胶分子链的结晶能力减弱。随着接枝率增加,产物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度降低;当接枝率达到17.6%时,DSC曲线上既不呈现熔融峰,也没有结晶峰,说明此时EUG-g-BMA已经完全失去结晶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接枝淀粉的原位溶液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乳酸为接枝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原位溶液接枝工艺,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逐次完成淀粉糊化、丙交酯的生成及淀粉的聚乳酸接枝反应,制备了聚乳酸接枝淀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研究了反应温度、L-乳酸与玉米淀粉质量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采用FTIR,1H-NMR和SEM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溶液合成产物为聚乳酸接枝淀粉;其最佳工艺条件的反应温度为95℃,L-乳酸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为3∶1,催化剂为乳酸用量的1%(质量分数),反应时间11 h,聚乳酸接枝率可达到14.81%,淀粉颗粒表面聚乳酸包覆均匀。  相似文献   

15.
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及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当引发剂浓度为4.5×10(-3)M/L,MMA浓度为0.225M/L,在30℃反应3.5h时,单体转化率C%=90.5%,接枝率G%=62%,接枝效率GE%=70%,接枝支链的粘均分子量M=×10(-3)。接枝共聚物及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物浇铸成膜后,用黑曲霉在无机盐营养培养基中降解40天,失重率分别为32%和23%,表明淀粉/MMA接枝共聚物可作为生物降解塑料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淀粉-g-聚(丙烯酸丁酯-co-丙烯酸)为增容剂,通过共混来改善水性丙烯酸酯共聚物与淀粉共混膜的力学性能,评价了增容剂接枝支链的结构与共混膜力学特性的内在联系,以确定这种增容剂所应具备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淀粉-g-聚(丙烯酸丁酯-co-丙烯酸)能明显改善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当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80:20,增容剂用量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淀粉总量的10%时,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固相搅拌式方法,氯气作为引发剂,在加热的情况下合成了聚氯乙烯(PVC)、丙烯酸丁酯(BA)的氯化原位接枝共聚产物(CPVC-g-BA)。用IR、1H-RN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PVC氯化原位接枝BA反应的可行性,以GPC等数据讨论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当加入20份BA,反应温度为120℃时,反应100 m in,接枝率达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