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采用丁二酮肟比色法测定高比重合金中镍含量的实验条件是:溶液在碱性介质中,在氧化剂存在下,镍与丁二酮肟生成可溶性红色络合物,然后进行比色测定。 相似文献
2.
3.
采用丁二酮肟直接光度法测定钒铁中镍。研究了多种测试条件的选择,找出了比较理想的测试条件,采用标准加入法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5.
丁二酮肟吸光光度法测定陶瓷色釉料中的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有氧化剂存在时,在氨性溶液中,镍与丁二酮肟生成酒红色的络合物。借此可作镍的比色测定。若离子本身有颜色,则影响测定,但可用空白校正。 相似文献
6.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镍生产废水中的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应用于硝酸镍生产废水中镍的测定,以过硫酸铵作氧化剂,丁二酮肟为显色剂,在波长465nm处测定硝酸镍生产废水中的镍。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个镍的固相目视比分析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6μg/ml,精度高,准确度均好,是一种简易的水质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锌白色纯化液中的铬(IV)和铬(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硫、磷混酸介质中,以pei花青为还原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锌白色纯化液中的铬(VI),利用过氧化氢氧化铬(Ⅲ)测定纯化液中的铬(Ⅲ)。阐述了该方法的测量步骤,探讨了测量波长、酸度、反应温度、时间、pei花青用量及共存离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铬(VI)浓度为0-1.04μg/mL时,所测吸光度与铬(VI)间的关系遵守比耳定律。与常用的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相比,该方法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用分光光度法分析稀土元素镧(La)与偶氮氯膦Ⅲ(CPAⅢ)、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1.2mol/LHCl中稀土La能与CPAⅢ显色剂形成稳定的蓝绿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72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29×104,稀土的含量在0~20.0μg/25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显色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在大多数共存元素存在下不干扰测定。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用于小麦样品中稀土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自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品化以来,呈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社会对它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锂离子电池最初是以钴酸锂作为正极活性材料,但由于钴较为昂贵,后来人们逐渐用锰、镍来部分替代钴以降低成本,就有了现今的三元材料。如今三元材料已成为正极材料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且当下三元材料高镍化已成共识,主流三元材料中镍的质量分数均在30%以上。介绍了一种以丁二酮肟为沉淀剂,以柠檬酸为掩蔽剂,在pH为7.5~9.0的微氨性溶液中镍与丁二酮肟络合沉淀的方法。此方法步骤较为简便,经济性高,且测定结果行性好,准确度高,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丁二肟吸光光度法测定不锈钢中镍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并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该方法测定镍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6%,置信区间为95%。 相似文献
13.
1 方法要点 欲测定镀镍液中铁杂质的含量,传统的做法是以硝酸氧化铁为三价,在大量铵盐存在的条件下,加氨水使Fe3 沉淀为氢氧化铁,然后过滤,以盐酸溶解沉淀,用硫氰酸钠发色后比色测定铁[1].该法采用沉淀分离,操作繁琐、费时,准确度稍差.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干扰素效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活细胞能吸收结晶紫染料的原理 ,建立了测定干扰素效价的结晶紫染色法 ,并用线平行线定量法计算干扰素含量。经试验测定 ,该方法与用常规法测得的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 (r =0 .9387,P >0 .0 5 ) ,且重复性较好 ,用 A值表示细胞的病变程度比打分法能够更准确地反应细胞的状态 ,因此所得结果更精确、客观 ,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干扰素类制品的效价测定。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苯胺与4-氨基安替比林的显色反应提出一种新的苯胺测定方法。本方法可以测定浓度为0.02~40mg/l的苯胺水样,方法的回收率为95.9%~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63%~1.97%。 相似文献
17.
The pulse radiolytic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in order to prove that the central nickel atom, in the oxidized form of the nickel-dimethyl-glyoxime complex, is in its trivalent oxidation state. 相似文献
18.
应用MTT比色法测定EPO体外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PO依赖细胞珠在EPO浓度梯度中培养72小时,再加入MTT培养5小时,离心弃上清后,加入有机溶剂溶解MTT代谢产物,以OD值对EPO浓度梯度作量效曲线,定量地测定EPO生物学活性。本法重复性好,与其它体外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所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9.
试样用适当的酸分解,在强碱性介质中氮以氨的形式蒸馏分离,用稀硫酸吸收蒸馏液,与奈斯勒试剂形成有色化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20mm出测量其吸光度。测定范围为:0.008%~0.1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