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博  陈坚 《中国食品》2021,(1):104-104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类污染物正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食品安全,导致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这就要求食品加工企业要做好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工作.一、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1.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重金属检测方法,其能准确检测出重金属的含量.该方...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食品质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污染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食品中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究,阐述了检测重金属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微波消解法、湿消解法、干法灰化法.  相似文献   

3.
杜鉴  薛毅 《食品工业科技》2015,(04):397-399
本文主要对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目前,重金属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液液萃取等,其中干法消解、湿法消解作为常用的前处理方法,耗时较长且容易造成损失,而微波消解具有方便、快速、干扰小等特点,逐渐得到认同与推广。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快速显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检测法等,后者以其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目前,重金属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液液萃取等,其中干法消解、湿法消解作为常用的前处理方法,耗时较长且容易造成损失,而微波消解具有方便、快速、干扰小等特点,逐渐得到认同与推广。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快速显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检测法等,后者以其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5.
记者:“随着食品检测行业的不断发展.样品前处理已经成为现代分析的瓶颈。”您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样品前处理技术是否难以取得较大的进展,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的摄入可使人体的蛋白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 食品中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含量越发受到关注, 但重金属的总量往往很难表示其污染特性及危害。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决定其生物可利用率、毒性和迁移, 是食品安全检测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联用技术等方面综述了食品中重金属的元素形态分析方法, 包括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分析检测技术及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等联用技术, 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点及不足。最后, 探究了其研究发展方向。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将推动重金属形态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进步, 而联用技术将成为未来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的摄入可使人体的蛋白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食品中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含量越发受到关注,但重金属的总量往往很难表示其污染特性及危害。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决定其生物可利用率、毒性和迁移,是食品安全检测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联用技术等方面综述了食品中重金属的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包括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分析检测技术及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等联用技术,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点及不足。最后,探究了其研究发展方向。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将推动重金属形态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进步,而联用技术将成为未来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重金属污染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担忧,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也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其中很大比例的时间被前处理所耗用,因此,持续发展简单快速的前处理技术是提高检测效率的关键环节.目前食品中重金属常用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有无需消解的直接进样、微波辅助提取、溶剂提...  相似文献   

9.
丙烯酰胺样品前处理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神经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主要有害物质丙烯酰胺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离子色谱法等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等防腐剂检测的报道层出不穷。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测方法一般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而样品前处理方法则普遍较复杂,且直接影响着处理过程中防腐剂的提取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检测结果,同时也决定了整个检测过程的复杂程度、时间及成本。传统前处理方法一般包括稀释进样、超声提取,虽然操作简单,但适用范围狭窄,不能起到彻底除杂的效果;而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分散萃取等方法则属于较新颖的方法,能够在净化样品的基础上,提取出目标防腐剂,为样品前处理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并对2014年之前检测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文献中提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此开发建立新的食品中金属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新兴的绿色环保分离富集技术-浊点萃取及其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中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浊点萃取技术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已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金属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本文讨论了浊点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浓度、溶液pH值、平衡时间、温度以及络合物浓度等影响萃取效率、富集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后,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研究应用情况。最后对浊点萃取技术在食品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在水产品中浓集能力强,可多种途径进入体内,当人体摄入的重金属超过一定量时,将会对机体产生各种危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水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逐渐成为限制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水产品中富集的重金属含量比较低,对其快速准确地测定有一定的难度.该文主要综述了水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及样品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因此开发建立新的食品中金属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新兴的绿色环保分离富集技术-浊点萃取及其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中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浊点萃取技术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简便等优点, 近年来已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金属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本文讨论了浊点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浓度、溶液pH值、平衡时间、温度以及络合物浓度等影响萃取效率、富集系数的主要因素, 及其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后, 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研究应用情况。最后对浊点萃取技术在食品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赭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葡萄和咖啡等众多食品中,具有极强的肝肾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可经食物链传播效应累积在人体血液及内脏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食品中快速、灵敏的赭曲霉毒素分析方法,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类的健康。食品基质复杂多样,且赭曲霉毒素在样品中含量极低,检测前需要高效的前处理技术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和富集。本文总结了基于分子印迹材料、纳米石墨烯、生物材料、磁性纳米材料等新型分离介质的液相萃取、QuEChERS、固相萃取、免疫亲和层析和场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磁性固相萃取、超声辅助提取)等前处理技术,综述了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赭曲霉毒素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菌株产生的一类双呋喃环类毒素,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人体有极强的肝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等毒副作用。由于食品中AFs的含量较低且食品基质复杂,样品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食品添加剂等,对毒素的准确定性定量检测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探寻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快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毒素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黄曲霉毒素前处理提取技术(液相萃取、固相萃取、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免疫亲和层析)和检测方法(薄层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酶联免疫、免疫层析、核酸适配体传感)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消解技术的 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消解技术是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 直接关系到分析方法的优劣。本文概述了干灰化、湿式消解、微波消解和高压罐消解4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根据重金属元素特性, 探讨了的各种消解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情况、最新进展及其对不同元素和检测仪器的适用性。本文表明: 1. 控制消解过程的污染, 降低样品空白值是重金属痕量分析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2. 高压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样品空白值低于湿式消解法和干灰化法; 3. 应根据元素特性、检测目的以及样品空白值大小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消解方法: 食品中汞的测定宜采用高压罐消解或微波消解法, 食品中砷的测定最好采用湿式消解法, 食品中铅、镉、铜、镍、铝和硼的质量控制考核或本底值测定可采用高压罐消解和微波消解, 而日常检测或半定量测定可采用湿式消解。  相似文献   

17.
食品接触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抗氧剂,以延缓材料的老化。但抗氧剂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会迁移进入食品中,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抗氧剂含量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国内外抗氧剂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包括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快速溶剂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色谱法进行食品接触材料中抗氧剂含量的定量检测,以期为食品接触材料中抗氧剂的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对食品污染物进行检测是控制和消除其所造成风险的关键。因此,开发灵敏、准确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与有机配体自组装而成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结构可调、功能多样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MOFs可与多种检测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相结合,在食品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些年MOFs及其复合物材料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作为传感检测材料和作为色谱法样品前处理材料应用的研究,同时对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安全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