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衡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标识。为科学揭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水平及协调关系,本文以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13个地级市为例,通过构建"人-地-业"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地级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度,分析了协调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人口系统总体呈现较高的发展程度,土地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东部地区"人-地-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东北地区较低;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水平较低,总体处于勉强耦合或初级耦合阶段,人口、土地、产业共振性较差;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表现为东部地区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程度较高,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人-地-业"濒临失调。最后,本文从培育接续产业和延伸产业链、优化人才政策和城市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人-地-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1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SPSS130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数差异性明显,经济水平较高的辽中南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较高,而辽西、辽东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较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619,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背景,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熵值法构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水平逐年上升,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沿线11个省市的协调程度还存在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提出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等建议,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核心内涵。本文以我国24座资源枯竭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2008—2017年各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其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①复合系统综合指数在中等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保持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较低的空间特征;②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在初级协调状态下呈缓慢上升趋势,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复合系统综合指数高度一致;③复合系统整体水平良好,但系统内部运行状况较差,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其中,东北地区部分城市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中部地区部分城市社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均呈恶化趋势,西部地区三大子系统呈改善趋势,但速度缓慢且各子系统水平偏低。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扶持政策的效力日渐彰显,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未来应针对各类城市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因城施策,做到精准转型。  相似文献   

5.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走建设占地少、 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国情的用地方式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集约用地评价对于集约用地具备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主要地级市2000-2014年间相关建设用地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建设用地投入水平、利用程度、产出水平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利用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4年三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并赋分,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化显示。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空间上,经济带东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水平总体高于西部。(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对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评价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和变化趋势,为未来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资源与产业》2017,19(6):1-7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城镇化质量的两个重要系统,其协调发展状况是一个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论文以银川市为例,在前人的研究经验及银川市实情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极差法、熵值法、协调度模型及协同发展度模型,对银川市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得出:1)2000—2014年银川市城镇化质量呈上升趋势;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水平逐步提高,从2000年的轻度失调衰退类发展到2013年的优质协调类;3)2011、2013年为人口滞后型,其余年份均为土地滞后型情况。针对银川市土地滞后或人口滞后,提出应从经济活动、土地扩展及优化、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下功夫,切实保障银川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采用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用地方式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集约用地评价对于集约用地具备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主要地级市2000~2014年间相关建设用地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建设用地投入水平、利用程度、产出水平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利用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4年三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并赋分,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化显示,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空间上,经济带东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水平总体高于西部;(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对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评价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和变化趋势,为未来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清远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清远市1997-2006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时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7-2006年,清远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各集约因子发展不协调,生态集约因子和社会集约因子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集约因子;清远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显著,东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而中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当前,城市土地利用已由粗放利用转变为向集约利用方向发展,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本文在已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建立了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同时,以辽宁西部地区三个资源型城市(盘锦市、阜新市和葫芦岛市)为例,利用新建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得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指标分别为5.72、4.36、2.85.  相似文献   

10.
刘海滨  曹丽 《中国矿业》2016,25(4):46-50
文章采用基于目标导向的风险识别方法,在总结与分析新型城镇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进行风险识别,辨识出了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生态风险等四大类风险,共包括41项风险因素,运用德尔菲法进行确认,构建了矿业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风险因素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探索性检验与验证性检验,剔除了6个影响量表信度与效度的因素,最终保留了35项风险因素,作为矿业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风险识别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开采沉陷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强烈扰动,在我国东部高潜水平原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地表积水并逐步形成湿地景观。景观格局与水文过程的变化规律是研究采煤沉陷湿地形成与演变的关键内容,已经成为矿区生态修复和保障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课题。重点归纳了采煤沉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的方法,包括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动态变化模型的应用,同时综述了采煤沉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研究的进展。水文过程方面,总结了采煤沉陷湿地水文情势、水文循环以及水文过程和景观格局的互相作用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从景观格局与水文过程的耦合机制、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利用、区域性景观格局优化的角度阐述了对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法,以1985~2014年为时间序列,通过追踪焦作市生态安全演变过程,定量呈现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演变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论如下:1985~2014年焦作市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呈现出"U"字形,1997年出现生态赤字,之后逐年增大,2010年达到最大值,之后赤字开始缩小,生态安全整体状况呈现好转迹象;化石能源用地是影响焦作市生态安全建设的关键因素;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建设需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其住宅用地开发需要考虑自身的属性和特征。本文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对资源型城市住宅用地开发的阶段特征和问题进行描述,在阐释资源型城市住宅用地开发与利用的约束性条件的基础上,对住宅用地开发与利用导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矿-城协同开发模式"、"废弃地改造利用模式"、"原址拆迁改造模式"、"集中连片开发模式"四种住宅用地开发与利用模式,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住宅用地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摘 要:城市收缩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城市人口减少、经济水平下降等城市收缩现象。鞍山市作为东北地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资源开发和钢铁工业的带动下,城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明显的收缩问题。本文以鞍山市为研究区域,在城市收缩背景下,从社会、经济和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城市综合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测度2009—2020年间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鞍山市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率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2013年以来鞍山市城市发展进入收缩状态,2013—2016年收缩比较明显,2016年以后趋于平稳;②2013年鞍山市经济效率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而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③城市发展与经济效率具有正相关性,与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不具有相关性;④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集约式发展方向的转变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炭资源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与利用,使得煤炭资源型城市形成了经济增长粗放式、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经济增长缓慢等特点。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自主勘探设计和自主开发的大型煤炭基地平顶山市为例,充分挖掘该地区地质遗迹资源、地热资源和地质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平顶山市绿色矿业城市生态涵养带、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地质文化产业园、绿色矿业发展国际交流中心和清洁能源试验区(4+1模式)。通过绿色发展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困局,将城市打造成集能源、绿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和国际一流绿色矿业城市。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等资源开发而兴起,由于资源的可耗竭性,城市可能出现"矿竭城衰"的危机,采取转型对策推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徐州为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其耗散结构特征及熵流变化。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具有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和耗散结构功能。徐州市熵流值由2002年的0.0074上升至2005年的0.1892,无序度增大,主要因为矿产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通过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徐州市熵流值呈现下降趋势,并于2010年下降至-0.1414,表现为负熵,说明城市有序度不断提高。本研究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等问题,寻求转型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突破口。为了充分把握资源型城市转型力的发展状况,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能力,评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发展态势,通过转型环境、转型投入、转型绩效三个方面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反映资源型城市转型力的综合水平,以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对指标体系予以验证。结果表明:(1)2006年以来,山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力波动显著,近一半的城市转型力表现为下降趋势;(2)在空间分布中,山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力表现为东强西弱的特征,其中大同市最强;(3)整体分析上,山西省内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力差异变动不大,差距依然明显;(4)城市转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60%的集中在勉强协调程度。随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所包含的因素也会随之变化,用于测度城市转型力的指标体系也应适当加以调整,切实把握资源型城市转型力的主导因素,为我国城市转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态环境阈值反过来限制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方向。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论文选取乌鲁木齐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指标数据和矢量图,利用ArcGIS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空间分析,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得到乌鲁木齐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使用情况,然后建立适用于乌鲁木齐市的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系统先后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耦合—初级耦合—中级耦合—良好耦合5个阶段,最终达到良好耦合状态;2)2018年生态环境指数仅为0.795 5,滞后于土地利用指数,生态环境压力居高不下,生态涵养能力和生态治理水平仅为0.152 9和0.272 5,远低于0.37的生态环境压力。今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兼顾土地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