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溴代烷和乙二醇或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长链烷基(双)氧乙烯醇(收率为75% ),然后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长链烷基(双)氧乙烯缩水甘油醚(收率为90% ),后者和三甲胺盐酸盐反应得到氯化N[3长链烷氧(双)乙烯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收率为91% ),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结果得以证实,测定了产物的γcm 及cm c  相似文献   

2.
以溴代烷和乙二醇或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长链烷基(双)氧乙烯醇(收率为75%),然后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和环氧氢丙烷反应得到长链烷基(双)氧乙烯缩水甘油醚(收率为90%),后者和三甲胺盐酸盐反应得到氯化N-「3-长链烷氧(双)乙烯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收率为91%),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结果得以证实,测定了产物的γcm及cmc。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发光试剂N-(β-羧基丙酰基)异鲁米诺(CPIL),并对其化学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CPIL在NaHCO3-NaOH介质中与H2O2反应,线性范围为2×10-10~1×10-8mol/LCPIL,检测限为1×10-10mol/L,测定1×10-9mol/L CPIL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6.4%。Co2+对CPIL的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催化增强作用(增强10倍),当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Co2+溶液时,CPIL的浓度在4×10-11~1×10-9mol/L从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0-12mol/L,灵敏度高于文献报道的ABEI-Co2-NaCIO发光体系。  相似文献   

4.
周连君  郑庚修 《化学试剂》1997,19(2):89-91,97
在0.01mol/LNH3,H2O-NH4Cl溶液中,铜(Ⅱ)-N,N’-双(3,5-二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Dbsal-o-PhdnH2)配合物产生灵敏的吸附波,波的峰电位是-0.38V(vs·SCE),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2.0×10-8-8.0×10-7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是6×10-9mol/L,本方法用于检测水中的铜,回收率为97.5%~103%。  相似文献   

5.
氯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条件下反应得到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收率97%),以此为原料和三甲胺盐酸盐反应得到氯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收率96%).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结果得以证实。本文还测定了所合成产品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6.
以脂肪醇和乙二醇或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长链烷基(双)氧乙烯醇,收率为75%。后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长链烷基氧乙烯缩水甘油醚,收率为90%。  相似文献   

7.
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条件下反应得到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以此为原料和三甲胺氢溴酸盐反应得到溴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结果得以证实。本文还测定所合成产品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组成的乙烷造反然的反应性能,考究了乙烷-氧-水反应体系氧化裂解制乙烯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不同反应体系中,以C2H6-O2-H2O氧化裂解制乙烯反应性能最佳,800℃的乙烷转化率为85.1%,乙烯选择性为68.1%,乙烯收率可达58%,C2H6-O2-H2O氧化裂解帛乙烯体系最佳工艺参数;反应温度为850℃,原料气组成为50.5%,C2H6+25.2%O2+24.3%H2O停留  相似文献   

9.
新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聚氧乙烯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高收率得到聚氧乙烯脂肪醇缩水甘油醚,以此为原料和三甲胺盐酸盐反应定量得到N-[3-单(双)氧乙烯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0.
花日茂  汤锋  岳永德 《农药》1995,34(3):17-18
本法采用长1.5米、内径3毫米、填装4.5%DC-200+2.5%OV-17/ChromosorbWAWDMCS(6O~8O目)的玻璃柱,以电子捕获检测器,在相同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对氟乐灵、甲基对硫磷及三唑酮进行了定量分析,其最小检测量分别为氟乐灵1.65×10 ̄(-11)克、甲基对硫磷2.91×10 ̄(-11)克、三唑酮3.21×10 ̄(-11)克。  相似文献   

11.
琥珀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已基磺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平 《应用化工》2003,32(5):39-42
采用不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20,于140℃下单酯化反应2.0h,得到产率为100.0%的单酯化产物;n(己醇)∶n(顺酐)=5.0∶1.0,于170℃下双酯化反应2.5h,得到产率为95.4%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10∶1.00,加热介质温度为180℃下磺化反应2.75h。测定了所得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表面张力30.5×10-3N/m、临界胶束浓度7.943×10-5mol/L、乳化率3.0min、渗透率3.7s、分散力71.7%、耐硬水性能17min。与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DHS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AES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在DHSS中引入乙氧基,分散力、乳化力和耐硬水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并较单酯钠盐AESS相比,渗透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耿同谋  刘颜 《精细化工》2006,23(8):747-751
采取前加碱二元胶束共聚-共水解法合成了三元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双烯丙基十四胺)〔P(AM/NaAA/D iAC14)〕,研究了其水溶液的黏度行为。当x(D iAC14)=0.10%~0.40%时,在30℃、c(NaC l)=1 mo.lL-1水溶液中,P(AM/NaAA/D iAC14)的特性黏数[η]、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Huggins常数KH、平均线团密度ρequ分别为18.88~22.22 dL.g-1、9.98×106~12.24×106g.mol-1、0.117~0.299和0.112~0.132 g.dL-1;KH小于0.8,表明其分子内缔合作用较弱。P(AM/NaAA/D iAC14)在矿化度为19 334μg.g-1盐水溶液中的表观黏度随疏水单体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在NaC、lCaC l2的离子强度分别为1.26×10-3~4.88×10-3mol.kg-1、1.073×10-4~5.28×10-4mol.kg-1的水溶液中,P(AM/NaAA/D iAC14)出现盐增黏现象,疏水单体摩尔分数越大,盐增黏效应越显著。随疏水单体摩尔分数的增加,临界缔合质量浓度(CAC)降低;与后加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ρ(SDS)=0~0.07 g.dL-1〕的疏水缔合作用增强,黏度增加的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加压下FeCl_3催化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合成二苯甲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长梅  嵇鸣 《化学世界》2002,43(6):304-306
研究了在加压和催化量 Fe Cl3存在的条件下 ,苯甲酰氯和苯发生 Friedel- Crafts酰化反应合成二苯甲酮的工艺。 3 1 5 .2 g苯、1 43 .4g苯甲酰氯和 14.4g Fe Cl3混合于 2 L的高压釜中 ,在压力为 1 .6× 1 0 6~ 1 .8× 1 0 6Pa、温度为 1 80~ 2 0 0°C的条件下反应 8h,经纯化处理得到二甲苯酮 1 49.3 g,收率为 82 .1 %,纯度为 99.8%( GC分析 )  相似文献   

14.
苹果中微量铅的荧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冬梅 《应用化工》2005,34(6):373-374
建立了利用荧光法测定苹果中微量铅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0.03~2.00mg/mL,检出限为9.1×10-3mg/mL,用于鲜苹果样品中微量铅的测定,加标回收率96.22%~100.04%。  相似文献   

15.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结构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吕生华  马建中  吕庆强  俞从正 《精细化工》2000,17(7):386-387,410
在引发剂过硫酸铵 (APS)的作用下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和丙烯酰胺 (AM)通过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阳离子型聚合物。在n(DMDAAC)∶n(AM) =2∶1、c(APS) =2 0×1 0 - 2 mol L、t=60℃、t=3h的条件下 ,所得共聚物的阳离子度 (聚合物链节中阳离子单体的链节所占摩尔分数 )为 45%、相对分子质量为 4 7× 1 0 6 、产率达 96%。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对聚合物的絮凝与脱水作用也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6.
α-呋喃丙烯酸酯类香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糠醛与乙酐的Perkin反应(150℃,7h),以587%的收率合成了α-呋喃丙烯酸,再经酯化反应合成六个α-呋喃丙烯酸烷基酯。该系列酯的香气特征为焦糖样甜香并兼有轻微水果香气,其紫外吸收特性是:λmax(MeOH):304nm;摩尔消光系数ε≥21×104L/mol·cm;Sandel灵敏度S≥7.8×10-3μg/cm2;可有效吸收UV B区域(280~320nm)的紫外光。  相似文献   

17.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吗啉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m-6-m,m=10,12),并用IR和1HNMR表征了其结构。测得28℃时,12-6-12和10-6-10的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26.45 mN/m和25.55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0 mmol/L和3.1 mmol/L;pC20值分别为3.48和3.03;比表面过剩(Γmax)分别为2.72×10-6mol/m2和2.80×10-6mol/m2;分子最小截面积(Amin)分别为0.611 nm2和0.593 nm2。结果表明,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相同离子头基及烷基链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相比,CMC低一个数量级,γCMC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用硫酸做介质、Ce4 + Ce3+ 做氧化媒质间接电合成邻氯苯甲醛。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 348K ,表面活性剂浓度 1 .4× 1 0 - 3~ 2 .2× 1 0 - 3mol L ,硫酸浓度 7.5mol L。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邻氯苯甲醛的产率达 93.1 % ;在相应的电解实验中 ,电流效率为 89.46% ,电解收率为 50 .1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