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我厂投产涤盖棉产品以来,控制编织工艺一直是个难题,主要表现在同一机种、不同机台的成品克重、幅宽、密度(简称“三参数”)不统一(其中,筒径级别及染色条件均相同)。其差异分别为50克/米~2、10厘米、5线圈/5厘米。有时“三参数”交替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对毛纺染色废水有效处理的化学混凝法,文章提出了“PFS(聚合硫酸铁)-MZ(专用助凝剂)混凝沉淀-砂滤”方式,并对该方法展开实验,通过对药物使用量、搅拌时间、pH值和砂滤速度等参数加以实验探究,确保以最佳的参数保障该方法对废水的处理最为有效。经过实验论证,发现在该化学混凝法的应用下,能有效去除毛纺染色废水90%的COD,并达到95%以上的脱色率,最终排放水质符合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新纺织》2004,(8):40-40
野崎染色公司(京都府龟冈市)开发了“BONSOWARI”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效果:丝绸产品在家庭中洗涤也不易擦伤(表面变白),并且不变形,防皱。这种工艺方法已经开始接受订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研究后铬媒染色应用Cr(Ⅲ)的络合物,从而从废水中完全消除Cr(Ⅵ)的染色方法。5-磺基水杨酸、钠盐(SSA)作有效的配位体,以与Cr(Ⅲ)络合而成一种特殊螯合物(SSA-Cr(Ⅲ))。这个化合物名为“络合染色载体”。通过很多实验室工作已建立了在该螯合物中SSA对Cr(Ⅲ)的最佳分子比和测试  相似文献   

5.
1979年8月24~30日,日本三菱化成公司应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邀请来我国进行技术座谈。现简介如下: (一)聚酯织物高温高压连续染色 该公司研究所研究员丹羽认为,从染色机理来看,高温高压连续染色是合理的。在日本也有人称它为“超快速(Rapid)”染  相似文献   

6.
国外简讯     
一种染色新助剂——特邦 ES1982年4月在成都“国外纺织技术交流会”上展出了德国生产的一种用于聚酰胺(锦纶)织物染色的匀染剂——特邦(Teban)ES。该助剂为棕色粘液,是由环氧乙烷缩聚  相似文献   

7.
毕德安  关宏贵 《印染》1991,17(5):16-18
K型活性染料对棉纤维轧焙法染色时存在前后色差问题。为了避免出现前后色差,我们做了大量实验,并得出对亲和力较大或中等的染料,必须配制“始染液”和“补充液”,才能避免出现前后色差问题。经生产证明,采用该法染色的织物,其色差都在目测比色卡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PTT/PET混纺比对PTT/PET混纺织物上染率、色深和色牢度的影响 ,并用分散染料一浴法对PTT/PET交织物的染色进行了探讨。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纤维拉伸性好、手感柔软、染色容易的特点赋予其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的混纺织物优良的回弹性、良好的手感和易染性 ,且仅用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就可以得到各种色泽。本文中术语“混纺”(blend)表示每根单纱由PET和PTT纤维组成 ,而术语“交织”(mixture)则表示织物中的单纱要么是PTT纤维 ,要么是PET纤维。本文研究了不同混纺比的PTT/PE…  相似文献   

9.
针对涤纶染色中为提高色牢度而进行还原清洗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水处理问题,制备了C.I.分散蓝291分散体,并将其用于涤纶织物的连续式轧染中.研究了该分散体的分散性能及粒径对染色涤纶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防泳移剂、黏合剂和渗透剂的加入对涤纶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阳离子型固色剂对染色涤纶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分析了染色...  相似文献   

10.
二、染色 (一)匹头针织物的染色一向使用常压绳状染色机。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加斯顿康蒂(Gaston Country)研制的“Agualuft”喷射染色机解决了高温染色问题,具有划时代意义。1977年日本北陆制造了一台溢流染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宝石传奇比印度和欧美国家要少,最著名的要数“和氏璧”,并演义出“完璧归赵”的故事。和氏璧是什么宝石?本世纪初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在所著《石雅》中,依据“正而视之色白,侧而视之色碧”(唐杜光庭《录异记》)的记载,推断其可能为拉长月光石。湖北省郝用威工程师对楚山并扩展至神农架一带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2.
小批量染色法的经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复 《印染译丛》1991,(6):18-29
提出“快速响应”或“及时”交货(JIT)的概念,已引起纺织工业的重新考虑,即如何支持用户生产它需要的混纺织物。习惯于生产大批量、少数色泽的染色工业,如今正被要求转向经济地生产多色泽、小批量 的产品,而且其效益和方便性要和以前一样。JIT需要很短的生产周期,只要在需要的时间内生产和运出所需的染色织物数量。  相似文献   

13.
简报快讯     
常温常压可染聚酯(涤纶)纤维及常温可染花色纱线项目为了开发织物新品种,解决多纤混纺,交织物的涤纶染色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纤维。特别是对仿毛设备更是理想的纤维原料。对其交织物或混纺织物可以一浴一步染色(温度低于98℃),可染成同色或异色。该纤维上色率高、色牢度好、色泽亮丽鲜艳。匹布一浴染色不仅简化工艺,降低能源,而且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涤纶的染色问题,为开发新的品种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该纤维在吸湿、抗静电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解决了涤纶穿着舒适性问题,手感柔软,是涤纶仿真的理想原料。本项目为“八五”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植物纤维化学是轻化工程(制浆造纸)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具有知识点繁杂、信息量大、重点难点突出及教学难度较大等问题.在分析和梳理以上问题后,通过引入“雨课堂”网络平台,探索植物纤维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新途径.将传统“点式”课堂教学拉伸至“线式”的课前-课中-课后全维度教学.实践发现,该举措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  相似文献   

15.
韩国天然染料染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孝顺  张玲 《国外丝绸》2000,(4):28-28,2
1 引言 韩国最早的天然染料染色,在古代波约(音译)部落的“爱穿白衣的民族”中有所记载,高丽国王的五色袍和该朝代的许多壁画也反映了当时天然染料染色的一些情况。 在Taik-ri-Ji,Im-Won-Sip-Yook-Ji和Dong-Eui-Bo-Gam等一些古老的文献中如实地记载了当时所用的天然染料的种类、数量、制法和染色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将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与自制阳离子改性剂WLS反应合成的苯酯助剂应用于涤纶分散染料常压染色中,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出苯酯合成工艺:m(WLS)∶m(苯酐)=1∶1,n(对甲苯磺酸)∶n(苯酐)=0.1∶1.0,98℃反应2 h,溶剂水用量为4 m L/g(即每g苯酐用4 m L水溶解)。并优化出m(苯酯)∶m(N-正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1复配作为涤纶染色促染剂,确定了涤纶常压染色新工艺。结果表明,该工艺染色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基本达到传统高温高压染色工艺,染色织物的表观染色深度及染色牢度稍差于传统染色工艺,但该工艺所得织物的性能均较常压无助剂染色织物显著提高,表明该促染剂的促染效果非常明显。研究还表明,经热定型焙烘处理的涤纶织物的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阳离子染料接枝染色工艺,提高了染色真丝绸的色泽鲜艳度和湿处理牢度,为真丝绸染色创出了一条新路。前一时期,真丝、人丝交织提花绸(如软缎被面)的有些花形在染色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花印花”、“花路”、“花柳”等疵病,影响了产品质量。染色车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组织了攻关小组,经过近一个月的试验,终于  相似文献   

18.
《毛纺科技》2013,(6):38
瑞士科莱恩化学公司致力协助纺织品制造业者减少染色工艺用水量,该公司表示,其先进牛仔布染色工艺相比传统工艺可省水92%、节能45%。此外,该公司的聚酯/纤维素纤维(PES/CEL)的SWIFT连续染色工艺比起传统方法可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腈FTY(80/20)黑色针织物的染整工艺流程,阐述了其前处理、染色、抗静电柔软处理、后整理等染整各工序的工艺处方和条件.并探讨了染色中染料、助荆和温度的选择,以及染色过程中的工艺处方、流程和要求.测试了该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得出该织物经染色工艺处理后的服用性能、颜色深度、以及色牢度均较好,符合日本QTEC标准.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Coolplus(R)纤维的结构和特性:吸湿排汗性、染色增深性、低起毛起球性能,开发了纯Coolplus(R)集圈罗纹(网眼)针织面料,并给出了该产品的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及其面料的有关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