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富勒烯分子由于其离域的三维。电子结构而表现出较高的三阶非线性系数(对于q。:X(’)~10-“XSS).Lascola报道C而离子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比中性C。。分子高65倍左右.将C。。分子与其他非线性材料(如高分子材料)组合使其形成电荷转移材料,从而可望提高材料的非线性极化率.在富勒烯/高分子体系中,由于富勒烯分子和有机聚合物的电子亲和势的差异而使富勒烯分子较容易作为体系的电子受体,而有机聚合物为电子的给体.而在富勒烯/高分子体共聚物体系中,同时存在基态电荷转移和激发态电荷转移过程.电荷转移过…  相似文献   

2.
富勒烯甲苯溶液结晶的研究李凡庆,张国赏,卢江,陈志文,邢锦云,贾云波,李碧琳,陆斌,张庶元(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采用类似于Kratschmer等人 ̄[1]的方法得到包含有C_(60)C_(70)等富勒烯的烟灰,经甲苯...  相似文献   

3.
C_60和C_70混合物甲苯溶液的荧光光谱研究孟志葱,林福成,景春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具有封闭笼形结构的富勒烯是近年来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光谱分析是探讨富勒烯及其各种衍物结构特性的有效手段。本文首次采用氩离子激光器...  相似文献   

4.
C_(60)对DNA光动力学作用的FT-Raman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傅里叶变换激光Raman光谱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富勒烯C60对小牛胸腺DNA的光动力学作用。结果表明光激发C60对DNA各组分基团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DNA的空间构像破坏显著,腺嘌呤次之,骨架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嘧啶环等也遭到破坏并导致DNA链断裂。这种结果并非由于C60与DNA分子之间直接的电子相互作用,而是通过单线态氧(1O2)或·OH,O2·-等多自由基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5.
纳米光刻对于纳米电子学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子尺寸为0.7纳米且可发生电子束诱导聚合的富勒烯(主要是C60),可以作为电子束抗蚀剂,用于电子束纳米光刻,制作纳米级精细图形。这类抗蚀剂主要有三种类型:纯C60、、C60衍生物及C60与常用抗旬剂形成的纳米复合抗旬剂。介绍了这方面工作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C_(60)、石墨、金刚石和非晶碳的电子结构研究王永瑞,邹 骐,吴自勤(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上海2000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合肥 230026)自从Kratschmer ̄[1]等发现了制备C_(60)的新方法以来,这种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C_(60)分子的结构以及C_(60)固体的结构和物性,然后较详细地讨论了目前采用的几种气相生长C_(60)。薄膜的方法,以及不同的衬底上C_(60)薄膜的生长特性,最后提出了目前C_(60)薄膜生长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用ICB法制备C_(60)薄膜1990年以来,对作为新材料的C_(60)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利用掺杂碱金属来控制电导率,制作临界温度T_c=18K(K_3C_(60)),33K(RbCs_2C_(60))的超导体,用它制作新电子器件的希望很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C60/Al,C60/Ag纳米体系的微结构和电荷转关系,以及C60薄膜在不同金属衬底表面的生长和取向的关系。结果表明:(1)C60/金属薄膜体积 的Raman光谱Ag(2)模的罗化现象是由于C60和Al间的界面电荷转移引起的;(2)C60在金属表面的生长除了受晶格匹配的几何因素影响外,还决定际C60与金属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采用Sol-Gel溶胶-凝胶的方法出了掺杂C60的Na2O-B2O3-SiO2干凝胶和掺杂C60的SiO2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凝胶材料。测量了纯C60粉的吸收光谱和掺杂C60偻的凝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发射光谱。观测到了C60/NBS在30K~200K温度范围C60的发光峰位于1.69eV,发光峰随着温度的升高向低能边有一较小偏移,并且谱峰强度减弱。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发光与温度的关  相似文献   

11.
埋入SiO2薄膜中的Ge,Si和C团的电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埋入SiO2薄膜中的Ge,Si,C微晶的电学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结合对光致发光(PL)的测量、电导激活能、电导与发光强度和峰位关系的测量发现,当测量温度高于60℃时,埋入SiO2中的Ge,Si,C微结构具有半导体导电规律,尽管C/SiO2复合膜在室温至60℃之间表现出金属导电性质。对电导和PL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方法利用硼碳复合棒成功合成了硼掺杂富勒烯,质谱和X射线光电谱等分析手段证实我们制备的硼掺杂富勒烯主要是以C59B和C69B形式存在;对硼掺杂富勒烯薄膜样品在493K进行了真空退火,并测量了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硼掺杂富勒烯膜的电导激活能减小,室温电导率比未掺杂富勒烯膜高三个量级,同时硼掺杂富勒烯膜依然表现出明显的半导体特性  相似文献   

13.
快凝Fe_(60)Cr_(27)Al_(13)合金显微结构的电镜分析孟祥敏,章靖国,吴玉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固体原子像实验室,快凝非平衡合金实验室,沈阳110015;冶金部上海钢铁研究所)电热材料Fe-Cr-Al合金用快凝法制备时因大幅度提高Cr...  相似文献   

14.
刘红  彭景翠 《半导体杂志》1998,23(2):14-18,33
对A3C60(或A2BC60)(A,B=Li,Na,K,Rb,Cs)化合物的晶格常数和超导转变温度分析比较,表明:在四面体空隙中心的碱金属是决定晶格常数的主要因素;在四面体空隙中心的碱金属与C60结合得越紧密,超导转变温度越高。由所计算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电离势和亲和势,作者认为超导转变温度较高的原因在于碱金属(在四面体空隙中心)最外层轨道电子与C60形成共价键。  相似文献   

15.
用真空气相沉积的方法在NaCl(001)基片上制备了Al-C60共蒸膜。由于界面上Al和C60间的相互作用,Al-C60混蒸膜的Raman谱相比纯C60薄膜4 显著的改变。Ag(2)模的软化可归因子界面上的Al和C60之间的电荷转移。但是,要解释上述Raman谱中所有的特征,尚须建立一个更复杂的C60-Al界面相互艇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气相外延C_(60)薄膜与层状衬底表面结构是否相关的两种观点。根据对现有的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C_(60)单晶膜薄的生长与层状衬底表面结构相关,不同的表面结构与C_(60)分子的相互作用是不同的,从而影响生长膜的单晶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化学法制备的PTCR型(Sr,Pb)TiO3半导体陶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r1-xPbx)TiO3粉末,在60~220°C间获得了五种居里温度的PTCR型(Sr,Pb)TiO3陶瓷。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室温电阻率低于20Ωcm,升阻比高于105.5。文中还给出了(Sr,Pb)TiO3铁电体的四方→立方相转变温度(居里温度)、晶胞参数等一系列随Pb/Sr比变化的材料性质。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分子束外延( MBE) 材料生长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利用MBE生长出GaAlAs/GaAs 梯度折射率分别限制单量子阱激光器(GRIN- SCH- SQW) 材料。利用该材料制作出的列阵半导体激光器的准连续输出功率达到了60 W(t= 200 μs,f= 50 Hz) ,峰值波长为808 .4 nm 。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时间分辨热透镜技术研究C_(60)三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时间分辨热透镜技术测定了C60的三线态量子产额(ISC)、三线态寿命(τT)以及苯溶液中溶解氧通过猝灭C60三线态而生成的单线态氧的量子产额(Δ)、氧的单线态寿命(τ0)。ISC和Δ的值约为1,τT的值在8~60μs范围内,τ0的值为20μs。  相似文献   

20.
有机PTCR材料的辐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 为基材, 碳黑、二氧化钛(TiO2) 为导电填料的有机PTCR材料的制备工艺, 采用γ-60Co 源与电子加速器两种辐射源, 对有机PTCR材料进行辐射改性, 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