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宏建 《福建电脑》2011,27(2):83-84
介绍了Photoshop的三类通道,探讨了通道在Photoshop图像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利用单个颜色通道去噪、利用通道抠图、利用CMYK中黑色通道加锐等。  相似文献   

2.
通道是Photoshop中图像处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通道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了通道的两个主要功能,并详细说明了通道的本质;并以实例介绍通道在图像抠图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 TRS-80 Ⅱ 型微计算机上的快速 DMA 通道。该通道和软盘公用一块 DMA集成电路。它可以完成电视图象信息的实时输入。文中具体地介绍了通道的设计思想,方框图及其软件。通道的信息传输率为5Mbits/s。还给出了图象输入的源程序和由通道传送到内存的一幅图形。  相似文献   

4.
周建涛  张延园  林伟  宋少峰 《微处理机》2007,28(1):32-35,38
提出了一种嵌入式平台下基于光纤通道的通信系统设计方案,论述了它的系统结构及实现方法。光纤通道技术是一种高速率的数据通信技术,文章在介绍了光纤通道的技术背景后,分析了基于光纤通道的FCP协议层次,并针对当前嵌入式平台数据传输需求进行了高速通信协议的应用设计。以此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光纤通道的通信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并介绍了其中主要模块的实现以及模块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磁臂隐通道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它的存储隐通道、时间隐通道特征,并研究了消除(或降低)磁臂隐通道带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网络数据通信中的隐蔽通道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王永杰  刘京菊  孙乐昌 《计算机工程》2003,29(2):125-126,242
介绍了隐蔽通道技术的概念,讨论了在网络通信中隐蔽通道存在的技术基础和实现原理,对基于网络通信协议的隐蔽通道技术和基于隐写术的隐蔽通道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隐蔽通道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从网络安全的角度给出了对网络通信中隐蔽通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 Red Hat L inux环境下的目录结构隐通道 ,对该隐通道的理论带宽进行了计算 ,并对串行聚合隐通道的带宽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聚合隐通道造成的信息泄露更为严重 ,对此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隐通道的概念,讨论了在网络通信中隐通道存在的技术基础和实现原理,对基于网络通信协议的隐通道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隐通道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从网络安全的角度给出了对网络通信中隐通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虚拟通道机制在PCI Express总线上的应用。详细阐述了虚拟通道的概念、识别,虚拟通道和流量归类的映射对应关系以及虚拟通道的仲裁。  相似文献   

10.
李兰兰 《福建电脑》2012,28(2):103-104,112
介绍了光纤通道技术,包括光纤通道技术特点、分层协议结构、拓扑结构、服务类型和帧的组织管理方式等,并对光纤通道技术和iSCSI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光纤通道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就通信系统而言,涉及到有线信道及非卫星无线信道的问题时,信道不再可以看成为恒参信道,信号往往是通过未知信道传播,通常把这样的信道称为盲信道。数据信号在盲信道传播,将在接收端引入线性失真,导致误码率。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收端通过均衡器或序列估计器改善信道失真。本文在传统的盲信道辨识与均衡技术的处理方法下,给出了一种前馈稳定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能解决传统均衡器设计在进行信道辨识时,在训练序列较短或者缺损的情况下,盲信道的辨识的一些弊端。考虑盲信道的信号的接收品质,给出了线性盲信道系统可稳的一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四清 《计算机工程》2007,33(1):128-130
在数字水印理论模型研究过程中,将数字水印系统看作一种通信系统,将信道的概念引入数字水印系统,形成数字水印信道,通过对水印信道容量的研究来指导数字水印系统中嵌入算法及攻击算法的设计。基于带边信息的水印信道模型,根据水印编码方和水印译码方是否知道水印的边信息(即信道状态信息),该文将数字水印信道归纳为4类:编译码双方都不知道边信息的水印信道,仅编码方知道边信息的水印信道,编码方和译码双方都知道边信息的水印信道,仅译码方知道边信息的水印信道。对相应的水印信道容量进行了分类讨论,结果证明,这一类含水印强度因子的水印信道容量是水印强度因子的单调函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QAM/OFDM)系统中成对训练序列(POP)法信道估计技术性能较差且受噪声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S)的POP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压缩感知技术应用于POP法信道估计之中,将传统的频域信道估计方法转化为时域信道估计方法,通过压缩感知技术准确地重构出时域信道信息,减少导频开销,提高频谱利用率,得到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与传统的OQAM/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使用较少的导频符号的同时得到更高的系统性能和信道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一种上行SCMA(稀疏码分多址)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衰落信道下SCMA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首先比较了AWGN(高斯)信道以及衰落信道下SCMA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两种系统的性能;接着分析了快衰落信道、慢衰落信道、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SCMA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正交多址SC-FDMA相比,衰落信道下SCMA在用户连接数和误码性能上有一定优势。与AWGN信道相比,衰落信道使得SCMA系统误码性能迅速下降。在瑞利平坦衰落信道下,信道衰落的快慢变化导致SCMA系统误码性能最大产生约5dB损失;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多径时延扩散致使SCMA系统误码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远程作战飞机接入卫星信道的业务具有优先级且高优先级业务存在突发性影响信道利用率与吞吐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优先级的卫星网络信道动态接入策略。该接入策略通过引入认知无线电技术构建频谱池以共享信道,设置高优先级业务透明接入信道的同时通过预留信道保证低优先级业务成功接入信道,未接入信道的业务采用排队模型等待接入。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高效地保证高优先级业务接入信道的成功率,有效降低接入时延;同时较好地减小高优先级业务的突发性对低优先级业务接入的影响,有效地提升了卫星信道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低优先级业务的接入时延,保证了低优先级业务接入卫星网络的吞吐效率。  相似文献   

16.
网络隐蔽信道是将窃取的机密信息隐藏在正常的网络传输协议中的一种通信方法. 由于网络时间隐蔽信道不修改网络数据包的内容, 因此更加难以检测和限制, 从而具有更大的威胁.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Web访问模型的网络时间隐蔽信道, 恶意用户通过规律性的访问Web服务器实现机密信息传输; 实现了该网络隐蔽信道原型, 并给出了信道的性能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杨培奇  赵乐军 《计算机仿真》2009,26(10):127-129,174
为了信道传输质量得到保证,提出了一种通信信道的盲辨识与均衡算法。算法将信道建模成IIR信道并在其输出端过采样,分别对信道传输函数的AR参数和MA参数进行辨识。在辨识MA参数时将信道分解成多个子信道,使得未知信道的信息被充分利用,提高了系统辨识的精度。同时该算法不需要信道信息和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盲信道辨识算法无法辨识含公零点信道且对信道阶数误差敏感的问题,本文基于信道的CR相关性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半盲 信道辨识算法。算法通过输出数据构造相关矩阵W,根据相关矩阵W与信道向量的正交性构造约束方程,并利用少量已知符号和改进的最小二乘(Modified least square,MLS )准则建立额外的约束,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得信道响应的闭式解。该算法有效地克服了全盲信道辨识算法的诸多局限性,避免了传统半盲方法面临的最优加权选择问题,算法复杂度较低且性能稳定,对信道噪声及信道阶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张世明  何守才 《计算机工程》2006,32(18):133-134,154
从隐蔽通道概念入手,阐述了隐蔽通道分析在Oracle中的设计思想,讨论了隐蔽通道分析的内容与层次、隐蔽通道的标识方法、隐蔽通道带宽的计算与测量、隐蔽通道的处理,就如何提高Oracle 9i安全性能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