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兴隆船闸规模是按远期规划一次建成,闸室有效尺寸180 m×23 m×3.5 m,上下游引航道有效宽度76 m。船闸作为兴隆水利枢纽的主要建筑之一,船闸线路是枢纽总体布置方案比选的重要内容,经比较,选择了将船闸布置于右侧滩地的方案,上闸首与电站厂房净距80 m。船闸主体段为整体式结构,总长268 m,其中上闸首长40m,闸室长186 m,下闸首长30 m,下游消能段长12 m,航槽净宽23 m。船闸采用集中输水系统,上闸首充水廊道出水口采用短廊道输水格栅式帷墙消能室,下闸首泄水廊道出水口采用设消力槛的简单消能工型式。主要设计和施工特点有:上下闸首先预留宽槽后并缝为整体式结构型式、船闸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以及下游引航道隔流堤吹填形成等。  相似文献   

2.
朱春蓉 《人民长江》2014,45(19):29-32
规模较大的船闸闸首,若按全底板浇筑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由于底板较厚,荷载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底板易出现裂缝。结合工程实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工程船闸下闸首分别按全底板施工方法和预留宽缝施工方法进行了三维仿真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预留宽缝的施工方法可大大降低船闸闸首底板的弯矩和应力,改善闸首底板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3.
李新国  万响  卢化冰 《治淮》2012,(1):36-38
一、工程概况耿楼枢纽船闸规模为Ⅳ级(500t级).最高通航水位:闸上35.86m,闸下35.66m;最低通航水位:闸上28.0m,闸下24.5m.船闸布置在枢纽北侧,右侧为导流堤,左侧为左岸封闭堤.船闸分上闸首、闸室、下闸首及导航墙、墩等.上闸首顺水流方向长23.25m,闸室净宽12.0m,闸坎高程25.0m,闸顶高程39.5m.  相似文献   

4.
罗虎 《治淮》2013,(10):34-35
一、概述 阜阳船闸为Ⅳ级船闸,通航500t级船舶,上、下闸首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人字形钢闸门。下闸首人字门门叶尺寸7.181m×16.60m(宽×高),单扇门重55.4t,门轴线与闸室横断面压力角为22.5°。闸门中缝及侧止水均为钢性止水,底止水为橡胶止水。船闸建成投入运行后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长时间运行及多种因素影响,下闸首人字门顶枢拉杆出现故障,  相似文献   

5.
船闸闸首的裂缝问题是船闸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江苏宿迁市境内于2005年同年开工的皂河船闸、泗阳船闸、刘老涧三线船闸以及2005年已竣工的宿迁船闸,尽管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裂措施,但船闸闸首在混凝土浇筑拆除模板后,均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通过对刘老涧三线船闸集中式输水船闸闸首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情况分析和研究,找出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今后船闸在设计和施工中避免裂缝产生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晓龙 《人民长江》2003,34(9):11-12
三峡船闸结构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工期紧,其复杂的地质状况对工程施工影响也最大.第五闸首出露f1096断层斜穿南北线船闸闸首,规模较大,开挖出露宽度达0.5~4 m,长度约246 m,构造岩体破碎且风化严重,呈半疏松状,不能满足永久船闸结构支持体的设计要求,并对工程施工及船闸今后的长期稳定有较大影响.施工期内对该断层进行综合治理,确保船闸岩体的稳定和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胡国良  邹兰  王龙 《治淮》2009,(11):27-28
一、工程概况 临淮岗船闸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主要通航建筑物,它沟通淮河上、下游航运,船闸没计等级为Ⅳ等(3)级.船闸下闸首位于主坝上,参与主坝防洪,为1级建筑物,按照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下闸首的下游侧设公路桥,共5跨(3×16m+2×12m),按汽-20设计,挂-100校核.每跨桥板为10块,混凝土强度为C40,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樊口大闸1973年投入运行,经过近30a的运行,排水闸胸墙及船闸闸墙出现的较多裂缝,通过裂缝成因分析,认为是施工时因温度应力产生的温度缝。对排水闸胸墙,船闸左闸墙及船闸右闸墙采取不同的灌浆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良 《治淮》2011,(9):39-40
大寺闸枢纽是涡河上的一座综合性枢纽工程,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大寺镇,新建船闸为其中一个主要建设内容。工程于2005年6月20日动工,2006年底完工。工程完工验收的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为89%。新建船闸闸室净宽10m,长100m。船闸人字门,上闸首闸门尺寸为6.113m×9.71m(宽×高),下闸首  相似文献   

10.
为处理葛洲坝1号船闸下闸首左墙出现的顺河向纵向深层裂缝,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在对裂缝区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后,又根据设计计算,在下闸首左墙下左Ⅰ、下左Ⅱ部位布置了34束预应力锚束。其中,下左Ⅱ布置了24束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临时船闸位于左岸非溢流坝8、9号坝段之间,在三峡二期工程施工期间承担临时通航任务.临时船闸1、3号坝段先修建并分两期施工,初期在临时船闸通航前浇筑至高程143 m.二期工程完成后,将临时船闸通航航道封堵,修建临时船闸2号坝段,设置冲沙闸,并将临时船闸1、3号坝段自高程143 m浇至坝顶185.0 m.通过对三峡工程临时船闸坝体横缝止水检查,发现有4条排水槽压水串漏量超标及上游缝面存在外漏,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对检查不合格的横缝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对压水检查、渗漏处理方案决策及处理施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临时船闸及升船机基础开挖总量达1400万m^3有效工期仅17.5个月,最大开挖高差130~140m。二者间留有均宽32m的中隔墩(保留岩体)槽挖深度分别为27m,38m槽挖工程量分别是30万m^3和50万m^3。槽挖中采用高梯度段,大孔距小抵抗线孔间微差爆破,配合预裂(光面)爆破)取得了成功,爆渣粒径一般为40~60cm,两侧保留岩体无爆破裂隙,原生裂隙亦无张开现象,中隔墩安然无损。  相似文献   

13.
於三大 《人民长江》1994,25(11):15-20
葛洲坝2号船闸担负大部分货运和部分客运过坝任务,下闸道的运行性状直接影响2号船闸整体安全和正常工作,因面在建立数学模型和相应的监控指标时,选择2号船闸下闸首作为整体作用效应,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用有限元水平变形为控制量,为更准确地反映闸首的整体作用效应,采用三维有限元元计算模型,用有限元分别计算出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效应量,然后进行叠加,建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坝基物性参取值问题,其取值是与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4.
船舶进、出闸室时,船行波在闸室内引起较大水面波动,造成闸室内系缆船舶的系缆力增大,影响闸室内的船舶停泊安全;大型船舶进、出闸室时,产生的船形波作用更强,对系缆船舶的系缆力影响更大。通过1∶36.3三峡船闸的物理模型和相同比尺5 000 t级典型大型船舶模型,采用系列物理模型试验,对船舶进出船闸时闸室内系缆船舶的系缆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闸室内有系缆船舶时,船舶进、出闸的航行速度对系缆船舶的系缆力影响很大,进、出闸速度越快,其系缆力也越大。三峡船闸中,当水深5.5 m,闸室内有系缆船舶,大型船舶偏航进、出闸室时,为保证船舶停泊安全,航行船舶的进、出闸速度宜小于0.5 m/s。  相似文献   

15.
M·Y BOX系统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竖井多为大断面、多井群组合结构,且为双层钢筋,又有大量高精度要求的金结埋件,尤其是下部闸室段结构复杂,钢筋密集,因此工作量大,施工干扰大,施工难度大.洞井施工相互制约,又受金结安装交面工期的制约,故工期较为紧张.普通的混凝土垂直运输方式浇筑强度低,受干扰大.从溜管(槽)在南六竖井的应用情况看,在垂直运输高度为30 m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骨料分离现象,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日本前田建设工业株式会社研制的M*Y BOX系统,在垂直状态时可利用混凝土原骨料自重通过M*Y BOX系统,达到防止骨料分离的目的.M*Y BOX系统在中国应用尚属首次,针对永久船闸输水系统的工程特点,将该新产品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较好地解决了竖井混凝土垂直输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永久船闸开挖基本成形后,由于地质结构特点及地应力释放,经地不确定了100m^3以上不稳定块体312个,直接影响到船闸直立墙的稳定,为满足直立墙的稳定要求,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了随机锚索、锚杆等随机支护措施。随机支护的工程量多,面广、时间紧迫、经精心组织及时支护满足了直立墙的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永久船闸主体段长1657 m,基础开挖后形成40~170 m的高边坡,闸室边墙高45~68m,由于断层、裂隙、开挖爆破震动及应力释放等原因,直接影响了直立边坡的稳定.闸墙混凝土采取薄衬砌墙型式,为保证直立坡岩体和衬砌墙混凝土的稳定安全,考虑两者联合作用,设计采用高强锚杆对其进行支护,设计总量达9万余根,施工后砂浆强度及拉拔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金鸡滩水利枢纽船闸下游左岸边坡大部分为膨胀土,有遇水膨胀,日晒开裂及易塌滑的特性。为此,结合勘探、试验成果及现场施工情况,提出防护设计方案,解决了边坡开裂及稳定安全问题,确保了整个船闸工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汉江兴隆船闸为单线一级船闸,线路总长1 400 m,闸室有效尺寸180 m×23 m×3.5 m。船闸设计水头8.1 m,属短廊道输水系统中的高水头船闸。模型试验表明,船闸运行时,闸室船队系缆力超标且产生立轴吸气漩涡等问题;通过研究设置消涡板、调整下闸首进水口型式等措施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船闸上、下闸首采用整体式结构,底板面积大,为降低温控要求和改善底板结构受力状态,研究提出了“左右分块浇筑、中间预留宽槽、中期适时并缝”的解决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进度滞后错过了宽槽并缝的时机,为不耽误后续施工,又研究提出了闸墩内设空腔和底板堆载解决方案。兴隆船闸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相似文献   

20.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的内河船闸,为适应三峡水库分期蓄水运行的需要,船闸第1及第2闸首的底槛和闸门采用了分2次建设的方案.完建工程成功解决了影响因素多、施工工期紧、通航压力大、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要求严、人字门整体提升安装难度大、要同时满足通航运行和对船闸进行全面的检修等诸多技术难题,为提前圆满完成各项建设、检修和运行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