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渤海湾盆地铲形正断层及其反向分支断层组合可分为5类,它们的形成过程取决于断层形态,控制断层形态的因素包括岩石力学性质,沉积压实,地层压力等非构造因素,正是这些因素时复杂变化造成亚样式多样性和千姿百态的断层分布。  相似文献   

2.
查清渤海湾盆地成因,可以指导盆地内部坳陷构造成因和发展演化的研究,并有助于相似盆地的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内众多坳陷构造特征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献学研究为手段,总结渤海湾盆地成因类型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得到五种成因类型的观点。目前渤海湾盆地伸展作用成为共识,走滑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从整个西太平洋边缘盆地系统的研究角度分析,渤海湾盆地属于右旋拉分系统中的一个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3.
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中朝板块东部的中、新生代盆地,其发育演化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陷、晚白垩世-古新世构造反转、始新世-渐新世裂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构造反转及中中新世-第四纪区域沉降5个阶段。北黄海盆地的动力学类型可定义为右行转换拉张盆地,区域性走滑运动在成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北黄海盆地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主要受控于特提斯构造域板块(地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伸展模式及其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63,自引:7,他引:63  
渤海宵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陷盆地.综合分析盆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盆地构造特征,大陆岩石圈的伸展变形机制可理解为上部以简单剪切伸展变形为主、下部以纯剪切伸展变形为主的“双层或多层分层伸展模式”.盆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中的“事件”序列表明,地幔热作用是控制盆地区裂陷伸展的动力学过程的主要因素,而板块边界作用力传递到盆地区的区域应用场则是深断裂发生走滑活动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5.
张扭和压扭性构造是兼有走滑和拉张挤压2种作用的构造样式。经对大量具有张扭和压扭特征断层的统计提出,这2种扭动断层在沉积盆地的发育中具有特殊的空间位置与剖面特征,认为应当进一步加深对张扭和压扭断层的研究和认识,张扭和压扭构造是厘定渤海湾盆地及其内部坳陷演化过程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6.
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凹陷的形成演化进行了研究.莱州湾凹陷是在新生代裂谷基础上形成的凹陷,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时期走滑断层对沉积作用影响较小,主要以伸展断陷作用为主,沉积中心位于北部边界铲式大断层下降盘;沙一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凹陷沉积中心沿走滑断层向东北迁移;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受走滑挤压作用的影响,该区表现为挤压反转,产生了盐拱和反转构造.走滑断层对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分布影响较小,但对东营组烃源岩分布和沉积体系展布有较大的影响,对晚期成藏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和盆地的构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和盆地发育在中祁连隆起带上,基底为元古界、下古生界,盖层为侏罗系至第四系。盆地的基底构造以NW向为主;燕山期构造的展布方向有4种,其中NW,EW或近EW向及NS或近NS向占主要地位。多方向的构造叠加增加了构造的复杂性,喜山期构造主要发育在巴州凹陷和周家台低隆起内,继承了NW向展布的特点。多期构造的叠加和复合形成了民和盆地呈NW向切段,NE和NS向分块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8.
伸展盆地的结构形态及其主控动力学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岩石圈伸展变形可以以不同方式发生,导致伸展盆地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结构形态。根据盆地横剖面上的变形特征,伸展盆地的结构形态可以分为"拗陷"拗断"断陷"和"断拗"4种基本类型。岩石圈的伸展变形机制包括上地幔的热作用、岩石圈下部的韧性伸展和岩石圈上部(可能只是地壳浅层)的正断层作用。"拗陷"是地壳尺度的均匀伸展变形;而"拗断"和"断拗"都是地壳均匀挠曲变形和非均匀断裂变形叠加的产物。"拗断"和"断拗"这两种结构形态的伸展盆地的沉积充填部分是受伸展断层作用的影响,部分是伸展地壳挠曲变形的响应。虽然各种动力学因素同时存在,但是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各动力因素所占比例有所差异,导致伸展盆地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盆地结构形态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西藏羌塘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油气前景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西藏羌塘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巨型油气富集带中一个大型晚古生代—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盆地盖层厚度可达万米,其中侏罗系浅海相地层占50%以上。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沉积阶段、三叠纪陆间裂谷阶段、侏罗纪大陆边缘沉积阶段和侏罗纪末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以来的构造反转挤压、长期剥蚀改造阶段。盆地中三叠系与侏罗系广泛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而且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但储集层、盖层及保存条件相对较差。与同一构造的波斯湾等大型含油气盆地相比,它只具备多期大陆边缘发育时期,缺少后期,特别是第三纪以来的前陆发育时期。盆地内部生储盖组合具全,构造变形较弱,发现中小型油气田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盆地秦南凹陷位于NE向郯庐断裂带和NW向张家口-蓬莱走滑断裂带交会形成的强烈转换拉张构造区,其断裂系统具有伸展与走滑双重动力作用机制。通过对秦南凹陷各个洼陷的结构和构造特征进行精细描述,统计对比了主要控洼断裂在新生代各时期的活动量,并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秦南凹陷的形成演化进行了恢复。研究认为,秦南凹陷的断裂发育特征存在时空差异性,断裂活动强度在区域上具有"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活动性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迁移;秦南凹陷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其中,西洼和东南洼为伸展构造,东洼以走滑-伸展构造为主;秦南凹陷中生代晚期-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可分为7个阶段。通过分析秦南凹陷伸展与走滑的双重动力作用机制及各个洼陷构造发育特征的差异性,揭示了秦南凹陷的构造特征对油气赋存和成藏的影响,为秦南凹陷东洼的有利油气勘探方向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是良好的气源岩。该套烃源岩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盆地叠合过程,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生烃史的差异性。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是上古生界烃源岩所经历的3个生烃阶段。中—新生代盆地的叠合期次、叠合样式和不均衡性控制着上古生界烃源岩在各个生烃阶段的生烃量多少与比例以及生烃中心的迁移,从而控制着上古生界资源潜力及资源分布。该区盆地的不均衡性越到晚期越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早期生烃强度较稳定,但在晚期局部地区仍可经历强生烃过程。上古生界经历的盆地叠合期次和上覆地层数越少、中生代埋藏越浅、新生代埋藏越深,其晚期生烃潜力越大。基于"二次生烃"地质模型和生烃史数值模拟,评价了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各凹陷上古生界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边缘凹陷的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湾盆地边缘凹陷反映出盆地形成演化具有继承性、多向伸展、旋转走滑的被动裂谷性质。结合盆地主体凹陷的构造特点,总结出盆地新生代的裂陷作用是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和块体差异运动背景下发生的,在块体间不均衡向北推移引起向北伸展的同时,由于华北亚板块东西两端向北运动速率和距离的差异,引起板内的北西向拉张。在块体差异运动过程中,郯庐断裂起了走滑调节作用。渤海湾盆地的成盆模式可总结为:地壳拉张—表壳破裂伸展和下岩石圈粘弹性流变减薄—地幔上隆—幔源物质侵入和部分熔融—(表壳上升剥蚀)—热沉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丁在渤海湾盆地深部油气勘探中所遇到的问题。基于对沉积体系、烃源岩、储集层、次生孔缝、油气运移和保存、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的分析,得出了油气富集的规律。结合储量计算,本文介绍了一种深部储集层经济下限评价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运用于大多数油田。文章最后对深部勘探开发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渤海湾盆地形成于新生代右旋扭张构造背景,走滑作用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盆地形成和油气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深部断裂的走滑活动,形成了三条北北东向右行主干走滑断裂带和两条北西西向左行主干走滑断裂带,及一系列不同型式的伴生构造,如雁行断裂、雁行褶皱和旋扭构造等。断块走滑位移量的变化,使得引张裂陷作用和挤压抬升作用并存,这可能是早第三纪裂陷、沉积中心由盆地外带向盆地中心迁移与盆地外带抬升、侵蚀作用同时发生的主要机制,也是早第三纪盆地有很强分隔性的重要成因机制之一。走滑派生的挤压、褶皱和抬升作用对渤海湾盆地主要油气圈闭的形成和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盆地不同部分主力含油气层系差异与走滑变形强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盆地目前仍具有巨大的剩余资源潜力,然而勘探的难度却越来越大,因此要求进行新一轮的评价和勘探。新一轮勘探必须在全面总结前期勘探的基础上,以油气勘探工程的理论为指导,提高勘探的科技含量,同时也要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具有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断裂活动控制了凹陷演化,凹陷控制了烃源岩分布,凹陷中的储层及圈闭条件决定了油气富集场所.渤海湾盆地油气富集有凹陷富集、凸起富集、凹陷-凸起平均富集3种模式.东营凹陷、西部凹陷是典型的凹陷富集油气,沾化凹陷、辽中凹陷、渤中凹陷主要是其周围凸起富集油气,歧口凹陷、黄河口凹陷为凹陷及周围凸起平均富集油气.较准确地认识凹陷、凸起油气富集的类型,能有效地指导勘探,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经过详查,其中1.4万km~2是前景很大的地区,分别是下辽河、黄骅、济阳、渤中四个含油气坳陷的延伸区,具有与陆上油区相类似的有利石油地质条件。构造发育的延续性决定了滩海地区主力生油层为沙三段和东营组下段,东营组和明化镇—馆陶组是主要储油层。滩海地区油气藏类型多样,其中披覆背斜、逆牵引背斜和古潜山油气藏所占石油地质储量比例较大。目前地球物理勘探已发现30多个有利构造区带,总体勘探程度很低,勘探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可分为背斜型、断块型、不整合型和岩性型四大类,它们的分布受构造作用的控制。盆地构造样式决定着油气藏的类型和分布,构造作用的阶段性影响着油气藏的垂向叠置关系,构造迁移导致了油气藏分布的平面差异。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深层孔店组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实测和收集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渤海湾盆地的烃源岩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热演化特征。从有机质含量(TOC)、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S1+S2、有机质类型、成熟度(Ro)和暗色泥岩厚度等方面对孔店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昌潍坳陷孔二段、黄骅坳陷的沧东和南皮凹陷孔二段烃源岩生烃指标最好,评价为好烃源岩;冀中西部相对较差,为中等烃源岩和差-中等烃源岩;而济阳坳陷南部钻遇孔二段的井点有限,数据差异较大,仅从现有数据可评价东营、沾化、惠民烃源岩为中等-较好烃源岩,其中生烃较好的应为东营凹陷;临清坳陷有机碳含量低,为差烃源岩;其余地区暗色泥岩少或无,不能成为烃源岩。  相似文献   

20.
断陷盆地边缘凹陷类型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断陷盆地中的断陷构造层往往是由众多断块组成,在伸展掀斜过程中,每个块体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沉降和沉积单元。由于各个块体所处的构造位置、边界断层走向、以及演化过程中的运动学特点不同,有些块体在整个断陷过程中长期继承性掀斜沉降,成为主力生油气中心的主体凹陷;有些块体在断陷演化过程中被边缘化,表现为沉降幅度较小或剥蚀量较大。根据成因和所起的构造作用,可以将边缘凹陷分为4种类型,即废弃型、调节型、过渡型和改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