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鑫  闫明  温肇东  张磊 《机械》2016,(3):9-13
为提高舰载设备抵抗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的能力,重要设备普遍采用弹性安装方式即设备与船体之间布置隔离器。目前有多种方法用于评价隔离器的抗冲击性能,为评价这些方法的合理性,推导了冲击过程中伪速度与能量的正比关系,提出用伪速度隔冲率来衡量隔离器抗冲击性能。介绍了几类隔离器抗冲击性能评价方法,对设备-隔离器简化模型进行冲击响应计算,通过对比分析伪速度隔冲率与其它几类评价方法在不同频段下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不论在低频段还是在高频段,缓冲系数均能较好衡量隔离器抗冲击性能,而加速度隔冲率及速度隔冲率仅在低频段能够较好评价隔离器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2.
大承载力钢丝绳冲击隔离器的理论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大承载力的新型隔冲装置的理论设计方法。该装置由具有迟滞特性的钢丝绳绕制而成,它可为快速行驶中的大型车辆和船舰提供高效率的振动与冲击隔离,也可作为爆炸冲击波沿地表传播过程中的地面基础与结构之间的隔离元件。文中对隔离器的力学特性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法,给出了各项设计参数的关系曲线,可供具体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惯导平台下舰载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雷达引导偏差过大影响舰载光电设备迅速跟踪来袭目标,导致光电对抗能力减弱的问题,在惯导平台下提出了一种半自动搜索与电视跟踪技术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并应用于光电搜索跟踪系统中.该控制设计主要分为两步:雷达引导下,判断数引偏差是否超过当前视场,随即将人工干预转为自动搜索;当目标在搜索视场内对比度满足图像提取阈值要求时,利用...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隔离器系统抗冲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将传统减振元件与智能元件并联的思想,应用现有减振元件钢丝绳弹簧和智能出力元件磁流变阻尼器设计动力学特性智能可控的自适应隔离器,可以同时解决中低频减振和高频抗冲击的问题.对该系统竖直方向上的抗冲击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和物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自适应隔离器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特性,尤其是在冲击载荷较强,系统会发生二次碰撞时,系统的抗冲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减振元件.  相似文献   

5.
针对船舶机械低频减振的特点,探讨了船用隔离器低频减振效果.利用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响应速度快、阻尼可控、功耗小、阻尼力大、动态范围广及适应面大等特点,通过将钢丝绳弹簧与磁流变阻尼器并联组合构成的新型船用隔离器.对船用隔离器的低频振动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振动试验的激振力频率为1~15 Hz,力幅为24 kN.试验结果表明,该船用隔离器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低频段的减振效果优于传统减振元件,磁流变阻尼器的使用能够明显削弱振动的共振峰值.  相似文献   

6.
李俊娜 《中国机械》2014,(10):265-265
本文介绍锥形导水机构拉伸型弹簧安全连杆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弹簧连杆试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舰载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是备受使用方关注的性能之一。文中针对某舰载雷达阵面不具备实物抗冲击试验条件的情况,按GJB1060.1—1991要求,应用ANSYS软件对该雷达阵面进行了基于动力学设计分析方法(DDAM)的抗冲击强度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和Von Mises失效理论,对雷达阵面进行了安全性能整体评估,并对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计算结果表明,该阵面结构整体满足设备抗冲击设计要求。该结果可以作为后续舰载设备优化设计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颖  张丽丽 《机电信息》2012,(23):47-50
通过对隔离器系统结构组成部分的介绍和描述,介绍了设计隔离器内部层流效果的模拟设计,并阐述设计的改进方面。  相似文献   

9.
长航时惯导系统全阻尼综合校正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惯导系统长时间工作时导航误差随时间发散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长航时惯导系统的全阻尼综合校正算法。设计了全阻尼网络,利用外部速度量测对惯导系统进行水平和方位阻尼,衰减了导航误差中舒拉周期及地球自转周期振荡;根据全阻尼条件下的惯导系统误差传播规律设计了综合校正算法,利用不定期获取的外部参考位置计算导致导航误差发散的陀螺漂移并进行修正,更好地保证了惯导系统的工作自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地抑制了惯导误差随时间的发散,可有效提高长航时惯导系统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0.
贺聪  梁毅 《机电信息》2011,(20):52-53
以瑞典GETINGE公司设计出的一种新型无菌隔离器为例,介绍了目前无菌隔离器的最新技术动向,并探讨其在GMP管理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准则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提出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准则,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的理论分析模型来预估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测试结果表明,减振器的阻尼力由粘性阻尼力和磁场阻尼力组成,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减振器的阻尼力也增大,基本上符合理论预估值,说明所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航空用金属丝网减振器的设计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旧式减振器的缺点与新式金属丝网减振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及其在航空方面使用的特殊要求。同时也介绍了我们设计研制的部分金属丝网减振器的规格性能  相似文献   

13.
新型高阻尼减振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型高阻尼减振器的研制背景和概况,同时就新型高阻尼金属丝网减振 器的工作原理、产品性能,并结合研制的AAW-3012减振器产品的动特性、抗冲击 和耐久性试验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壁挂式隔振器弹性特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节约安装空间或使用方便,常常将小型电子设备安装在载体的侧壁上。普通的壁挂式隔振系统因难以保证设备质心与隔振系统刚度中心的基本重合而经常发生耦合现象,致使隔振效果较差。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滑动铰支承加轴向与径向弹性元件组成的典型结构,设计出的三轴向等固有频率壁挂式隔振器。在对其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能量法推导出等频壁挂式隔振器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典型实例的试验,验证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为类似隔振器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凌北 《一重技术》2014,(1):58-62
以某60 MN油压机下横梁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影响下横梁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为同类设备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原理与实验测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根据磁流变体的滨汉塑性模型描述,提出了混合工作模式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原理,按照长安微型汽车的技术和磁流变体的性能设计和制作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并根据长安微型汽车前悬架减振器的技术条件对此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原理是可行的,对设计特殊阻尼特性的磁流变减振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惯导式自动导引车(AGV)的导航精度,设计了一种改进惯性导航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将基于差速驱动模型求得的AGV航向角作为状态量,将由惯导单元测量的角度值作为观测量,通过Kalman滤波来优化航向角;同时基于模糊PID算法进行AGV驱动轮的转速控制来提高航向角的控制精度。针对惯导系统易产生的累积误差,设计了磁钉纠偏模块进行有效消除。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进行偏航角的准确测量和控制,实现了惯导式AGV的精确导航;与常规惯导系统相比,其导航误差平均减少近50%,验证了改进系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为缩减惯性导航平台的共振带宽并抑制平台角偏移,以减振系统三向等刚度为技术目标,分析了平台减振器传统布置方式的缺点,提出将8个减振器在平台台体顶端部位斜角布置,系统满足振动解耦的条件且符合三向等刚度要求,并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布置方式后,平台系统3个线振动固有频率以及3个角振动固有频率基本相等,系统的共振频率点由传统布置方式的4个降低至2个,且共振频率点覆盖的频带宽度大幅降低。随机振动分析显示,采用斜角布置方式后平台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降低了30.09%。由此可见,平台减振器斜角布置方式与传统布置方式相比,在缩减共振带宽、降低振动量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惯性导航试验中临时搭建试验系统、试验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DSP的多通道惯性导航试验系统.该系统具有多路不同接口类型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4路串口通信通道和2路A/D采集通道,理论上可满足6套惯性导航系统同时开展试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至少可支持3套惯性导航系统同时开展试验,有效缩短了试验时间,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当前冲击波场超压测量中,存在通用测试系统布设不方便、存储测试系统需要回收读数等问题,采用FPGA芯片和nRF905构建了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无线收发数据,利用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开发了基于CVI多线程技术的USB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形成了集数据采集、无线数据传输与系统控制于一体的冲击波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布设方便、无线通信可靠,可对测试现场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