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成藏规律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况军  刘得光 《勘探家》1999,4(2):28-32
本文在闪人认识的基础上,经过“九五”前三年的勘探和研究,总结了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成藏的规律;即具有高成熟腐殖型岩的油气系统控制着气藏的层系及地理分布;圈闭条件控制了气藏的类型及规模;有效区域盖层严格地控制天然气藏的层系分布,其下的储集层才为有利目的层;断裂体系对天然气运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按照成因类型可分为油型气、混合气和煤型气;按照赋存形式可分为溶解气、气顶气和凝析气.天然气在平面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油型气主要分布在八区以东、克一乌断裂上盘主体含油区的各层系中;煤型气主要分布于五区南克75井区上二叠统和下二叠统;混合气则分布于油型气与煤型气接合部的八区546井区上二叠统.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天然气发现率仅为15.12%,探明率只有3.48%,勘探潜力巨大。指出:盆地主要气源岩有下二叠统佳木河组、风城组、上二叠统乌尔禾组、芦草沟组、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已发现的天然气绝大部分为高成熟腐殖型气;从石炭系火成岩至第三系各个层位都有储层发育,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为全盆地分布的区域性盖层;已发现的天然气藏和出气点主要分布在伸入烃源区的正向构造单元上,以盆地西北缘和南缘为主,其次为腹部和东部;盆地南缘第二、三排构造带下第三系、西北缘二叠系、腹部莫索湾深层石炭系-二叠系等是今后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地区和层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经过“九五”前三年的勘探和研究,总结了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成藏的规律:即具有高成熟腐殖型气源岩的油气系统控制着气藏的层系及地理分布;圈闭条件控制了气藏的类型及规模;有效区域盖层严格地控制天然气藏的层系分布,其下的储集层才为有利目的层;断裂体系对天然气运聚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此,确定天然气勘探方向依次为南缘背斜带、环盆1井西凹陷的各个凸起带、环中拐凸起带以及白家海凸起—五彩湾凹陷,其中玛湖、莫萦湾背斜为勘探大型气田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5.
依据大量地震勘探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碰撞前陆盆地、前陆盆地逆冲推覆、陆内拗陷逆冲褶皱、陆内拗陷抬升剥蚀和覆盖定型5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采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研究区典型剖面晚石炭世以来的构造演化进行了正演模拟,取得了与实际地质情况较高的吻合度。模拟结果表明,乌夏断裂带经历了由前陆盆地“前展式”逆冲向陆内拗陷“后展式”逆冲的转变。同时,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NW-SE向挤压应力场的控制是乌夏断裂带形成、演化的根本原因,其主要受控于板块活动及造山带、边界控盆断裂的活动等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油气发现程度差别大,天然气探明率较低.石炭系火山岩是盆地内目前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层系,勘探证实其天然气成藏特征非常复杂.依据盆地内克拉美丽气田、五彩湾气田、阜康凹陷、滴北凸起等地区井的岩心、薄片鉴定及分析化验数据,在重点研究主力烃源岩松喀尔苏组b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盆地内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天然气来源,分析石炭系火...  相似文献   

7.
周立明  庞雄奇  武鲁亚  匡立春  庞宏  白桦  郑定业 《石油学报》2015,36(Z2):169-175,193
随着含油气盆地中浅层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深层成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在深层勘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随着研究区勘探深度的不断加大,储层物性不断变差,油气成藏底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质、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束缚水饱和度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和储层内外势差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底限进行了研究,并用实际钻探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底限对应的孔隙度介于1.9 % ~2.2 %,深度底限介于6 500~7 000 m,孔喉半径约为0.036 μm;油气成藏底限之下,储层自由流体空间消失,储层失去渗流能力,储层内外有效势差为0,导致成藏作用结束,无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
依据天然气化学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数据,利用多种判别图版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样品进行成因类型判别及分布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二叠系天然气为有机成因气,进一步又划分为:来自风城组烃源岩的高成熟腐泥型气,来自佳木河组烃源岩的腐殖型气以及两者的混合型天然气.在垂向上,腐泥型天然气主要在上二叠统聚集分布,而腐殖型天然气则主要分布在下二叠统;横向上,腐殖型天然气和混合型天然气易于聚集在有深大断裂发育及风城组尖灭线之外的区域,而腐泥型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风城组尖灭线附近.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广泛发育二叠纪-侏罗纪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等砾质粗碎屑沉积.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因和分布与同期的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从二叠纪-侏罗纪,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扇体规模逐渐变小.在平面上,构造活动的位移导致了扇体的迁移,反映出构造活动对扇体分布的控制.总体来看,百口泉-夏子街地区构造活动性最强,延续时间最长,形成的扇体规模较大,叠置程度高且迁移明显;在车拐-克拉玛依地区,活动性较弱,形成的扇体规模小,叠置程度差且迁移小.油气聚集主要受到断裂构造和扇体的控制.由于断裂活动(迁移)规律的不同,导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扇体的发育特征也不同,从而造成了不同构造带(部位)油气藏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气资源的日趋紧缺和对于能源安全的考虑,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非常规油气藏的研究。本文从成藏要素、成藏机理方面介绍了页岩气、煤层气及深盆气藏的基本特征和研究现状。页岩气和煤层气属于自生自储的天然气藏,而深盆气藏是近源岩型天然气藏,与常规气藏相比三者都具有低孔、低渗、压力异常、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的特点。对页岩气、煤层气及深盆气藏的成藏要素和成藏机理的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非常规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准噶尔盆地油气藏具叠合盆地。多源、多期、多机制、多类型”的成藏特征。从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及其控制的各区块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角度,总结出西北缘、准东区块近源-复式阶梯状高效输导-连续早期强充注继承叠加型,陆粱、莫北、彩南、西缘区块远源-复武侧向高效输导-多期中强充注强化叠加型,南缘区块下生上储-垂向逆冲输导-晚期中等充注超压型及中部区块多源-垂向封隔弱输导-调整改造与断压双控低充注型4类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喜马拉雅运动与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喜马拉雅运动期源自特提斯构造域的强大挤压应力使北天山快速、大幅度隆升,并向盆地冲断,在盆地南缘发育了陆内造山型类前陆坳陷。喜马拉雅运动控制着准噶尔盆地油气晚期成藏:快速沉积的巨厚磨拉石建造使中、新生界烃源层在南缘山前坳陷中成熟排烃;在盆地南缘形成了喜马拉雅运动期成排成带的背斜构造,在盆地北部形成了一些平缓的低幅度背斜构造,为晚期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场所;喜马拉雅运动在全盆地强化了断裂的运移通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三叠系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三叠系储层主 要为砾岩和砂岩,砾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的粒间孔和次生的粒间溶孔,砂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 的粒间孔及次生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研究区三叠系储层总体上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百口泉组以 Ⅱ 类和Ⅳ 类储层为主,克拉玛依组和白碱滩组则以Ⅱ 类和Ⅲ 类储层为主。由百口泉组→克拉玛依组→ 白碱滩组,储层物性先变好再变差,其中克拉玛依上亚组储层物性最好,是发育优质储层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中部普遍发育超压。泥岩中超压的形成主要是有机质生烃作用引起的。超压泥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超压界面与R0演化密切相关,超压系统气测显示活跃.表明为晚期超压。砂岩中的超压形成机理主要是泥岩中生烃作用形成的超压由于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不能在浮力作用下运移,而以活塞武运移的方式运移,其克服毛细管力、自身重力和静水压力所产生的压力系统。随着超压的增强,达到上覆盖层的破裂压力.盖层发生水力破裂,流体产生穿层的幕式运移,在浅部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分布较为广泛,在3排背斜带均有分布。该区天然气在组分上以烃类为主,其中甲烷占主导;普遍含有氮气和二氧化碳。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均为典型热成因气,主要为源自中、下侏罗统成熟-过成熟煤系烃源岩的煤成气,其中第一排背斜带和第二排背斜带天然气均为典型高-过成熟阶段煤成气,第三排背斜带独山子背斜下古近统和呼图壁背斜所有气样也是该类型,第三排背斜带其余煤成气样为典型成熟阶段煤成气。准噶尔盆地南缘煤成气普遍具有碳同位素部分倒转的特征,其主要由于同型不同源(侏罗系不同层位)气的混合,也有部分由于细菌氧化作用(古牧地背斜)或油型气和煤成气的混合(齐古和安集海)。该区油型气样品较少,目前发现的2个油型气样品位于卡因迪克油田白垩系和独山子油气田古近系,分别为成熟和高-过成熟阶段油型气,来自白垩系和二叠系腐泥型烃源岩。齐古背斜二叠系和三叠系中煤成气主要是由断裂下盘埋深较大的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烃源岩所生成,而侏罗系中煤成气则主要来自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烃源岩,其埋深相对较浅,成熟度相对较低,因此生成的天然气碳同位素值和甲烷含量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及储量增长对策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勘探程度很低,探明程度仅为3.48%,远低于全国及西部诸盆地的平均水平,预示着巨大的勘探潜力。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和储量的快速增长是新疆油田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保障。分析认为,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大中型气田;盆地腹部和南缘是寻找高温裂解气藏和煤型气藏的有利地区。在此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准噶尔盆地各区带天然气勘探的风险性分析,并就今后如何实现天然气勘探目标的突破和保证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油气藏严格地沿断裂展布,自北西向南东沿断裂带依次分布冷湖三号-七号油气聚集带、南八仙油气聚集带和马海油气聚集带.柴北缘地区断裂的形成与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在中新生代的剧烈挤压和走滑活动有关.断裂以逆断层为主,还有少量的同沉积正断层、平移断层等.断裂走向以NW向和NWW向为主,平面上呈弧形弯曲、平行、斜列、交叉展布的"S型"或"反S型"等组合类型,剖面组合样式主要有伸展构造、基底卷入型、盖层滑脱型等类型.其中,以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形成的构造油气藏最为发育.断裂不仅控制了生烃凹陷的展布及构造圈闭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断裂活动形成的大量裂缝,改善了储层的物性条件.柴北缘地区普遍存在以断裂为油气运移通道形成的下生上储式油气藏.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中部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控制了盆地中部中生界油气成藏与演化:中晚侏罗世油气较大规模充注,形成了早期“车-莫古油气聚集带”,侏罗纪末期地层抬升剥蚀,部分油藏遭受破坏;早白垩世末-古近纪油气大规模充注,形成了中期“车-莫古油气聚集带”,是中央坳陷带侏罗系和白垩系原生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期;新近纪以来,“车-莫古油气聚集带”的最赞破坏和中央坳陷带现今油气分布面貌的最终形成;总体而言,早期(J2~E)隆起背景控制中央坳陷带中生界的油气富集,晚期(N~)构造调整决定该区现今的油气分布。车-莫古隆起及两翼油气资源丰富,尤其是其南翼中上侏罗统剥蚀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是西部大型复合叠加含油气盆地之一,油气资源丰富;而天然气探明率仅为3.96%,明显不均衡,勘探潜力巨大。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多表现为高成熟烃源岩油气系统内近源成藏、继承性构造隆起成藏、沿沟通深部气源断裂成藏、区域盖层之下成藏。依据盆地天然气气藏成藏特点,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点与近期勘探成果,基本明确了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①陆梁隆起东部—五彩湾凹陷—白家海凸起石炭系;②中央坳陷莫索湾凸起—莫北凸起—陆梁隆起西部侏罗系;③山前冲断带上白垩统与古近系;④中央坳陷莫索湾背斜深层石炭系与二叠系。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主要含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平均为0.8801,多为湿气,V(iC4)/V(nC4)平均为0.88,V(iC5)/V(nC5)平均为0.99,热演化程度较高。非烃气体中氮气含量较高,其次为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最少,不含硫化氢。随着深度增加,天然气相对密度、干燥系数、甲烷含量、重烃气含量和非烃气体含量可按规律分为7个变化带。天然气具有δ13C113C213C313C4的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烷烃气是原生型有机成因气。天然气源岩Ro为0.21%~1.66%,烃源岩主要在低成熟和成熟阶段生气,根据δ13C1与δ13C213C1关系以及有机成因气δ13C1与V(C1)/V(C2+3)关系,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主要为石油伴生气,乌32井区可能存在凝析油伴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