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楚辞》总题名英译是供译语读者识别这一中华典籍的重要标识。随着《楚辞》英译的蓬勃发展,针对这一总题名的英译已有不下十数种,且不同译本对于同一题名的内涵解读颇有不同。如此繁多的译本在给译语读者带来困惑的同时,难免降低这一典籍在海外的影响力和接受度。通过对比分析法,分析所收集的十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楚辞"总题名英译,有助于挖掘楚辞题名中最需保留的文化内涵,并由此遴选出最能体现这些核心文化内涵的《楚辞》题名英译,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望赋》是参照屈原楚辞笔调与风格而摹撰的唐代骚体名赋。因革新失败,被贬流放的刘禹锡于作品中抒发身世家国的感叹,怀瑾握玉而矢志不渝,将对于邦畿的忠忱与不屈志节隐含与楚地之望中,体现出中唐文学的峻健与不屈风格。全赋意旨遥深,笔调优美,具有文学审美价值与现实的政治涵旨,于今仍具考证与商榷之功用。  相似文献   

3.
屈原《楚辞》的艺术精神与湖湘文化之间存在某种承续性和相似性,即心忧天下的政治抱负,劲直勇悍的生命意志,颂扬情欲的自由释放。把湖湘文化溯回到悠远的《楚辞》及楚文化,这在湖湘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屈原《楚辞》的艺术精神与湖湘文化之间存在某种承续性和相似性,即心忧天下的政治抱负,劲直勇悍的生命意志,颂扬情俗的自由释放,把湖湘文化溯回到悠远的《楚辞》及楚文化,这在湖湘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巨著,但其价值绝不仅限于文学方面,其中蕴含了大量关于楚国服饰文化的信息,是研究楚文化必不可少的史料。本文简单整理了《楚辞》中关于服饰配饰方面的文学描述,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大致可以窥探到楚国服饰文化中的配饰文化。  相似文献   

6.
结合翻译学、传播学与比较文化学的相关理论,从多元视角探讨了辜鸿铭的《论语》英译策略。研究指出:《论语》英译不仅应关注语言与形式之美,而且应有读者意识,注重读者的接受心理;《论语》英译不仅要尊重文化差异,更应寻求文化共通之处,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平等交流;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提升《论语》等典籍译者的中西文化修养,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顾正阳的<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一书的结构和内容特点.认为该书作者善于把握译学发展态势,其研究顺应了文化翻译研究发展的大方向;该书占有资料丰富,旁征博引,阐述自如,并且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相结合,是迄今第一本专门从文化角度切入研究古诗词曲英译的力作,对于古诗词曲英译实践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训诂和翻译是两个不同向度的意义解释方式,这两种释义方式在古汉语典籍英译中得到了密切融合.《淮南子》作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巨著,用语精妙丰富.本文基于几部《淮南子》英译本在字词翻译上的差异,分别讨论了义项选取、涵义申说、义形考证等三种训诂方式在《淮南子》英译中对意义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书名英译的难题折射出了文化意象的可译性限度,但可译性限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增强而逐渐降低的。从这个趋势来看,文化意象的翻译应尽量采取异化手段法,尽可能完整地传递原文意象,如果“意”“象”不能两全,则取“象”而舍“意”,即保留源语中的意象符号,期待中西文化的融合使西方读者对中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而逐渐理解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结合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出了《山居秋暝》原诗中的图形与背景关系,并对四个英译本中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古诗词翻译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许渊冲的译本与原诗的图形背景最吻合,翻译得最好,杨译与谢译次之,Witter Bynner与原诗的图形背景出入较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层面的融合,即是立足中国现实,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满足实践需要,推动实践的发展。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里的文化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两个方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筛选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华和糟粕,概括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核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继而重点从实践层面论述了二者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期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文化强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时期汉籍外译的主要特点是西译的汉籍以中国古代典籍为主、译本的选择随意性强、翻译方法以直译为主、翻译形式多样化.西译的汉籍可分为古典哲学、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几类.此时传入西方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语的对比分析,探讨亲属称谓语汉英翻译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亲属称谓语系统远不如汉语的称谓语系统繁杂,因此,在称谓语的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语境,采用泛化、具体化、释义法、省略法等变通手段尽可能实现称谓语文化信息的近似对等或动态对等传递。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可彰显前贤、启示后昆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应当切实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思想文化.对西柏坡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了分析,提出了西柏坡精神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体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融合,最后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成分,又要去其糟粕,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开始的运河申遗项目带动了在运河文化中处于转轴地位的淮安运河文化的发展。由于特殊的"南船北马"地理特征,淮安传统建筑反映出运河文化中南北融合的特点。从运河文化视角下发掘淮安传统建筑译本的文化意义,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和解释文本,为运河文化遗产提供外宣支持,这些都需要基于文化翻译的策略原则,将淮安传统建筑译本赋予独特的运河文化意义,促进淮安运河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秦文化是先秦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辉煌的汉文化的基础;论述了秦文化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对中国后世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说,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泰文化是先秦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辉煌的汉文化的基础;论述了泰文化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对中国后世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说,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中分出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逐渐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沿袭了西方的理论,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程度的加深,急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企业文化,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