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气回收吸附剂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油气回收技术,重点论述了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油气回收用活性炭吸附剂的研究开发进行了分析,综述了活性炭不同指标对油气吸附的影响。分析表明,开发高性能活性炭用于油气回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构成及主要关键技术特点,以300型活性炭油气回收装置为例,指出活性炭吸附油气回收技术是目前油气回收技术推广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构成及主要关键技术特点,以300型活性炭油气回收装置为例,指出活性炭吸附油气回收技术是目前油气回收技术推广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成品油在储存、装卸过程中,一部分油气挥发进入大气,不但造成油品蒸发损耗和环境污染,而且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在油库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4种常见的油气回收技术:活性炭吸附法、溶剂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的原理。最后,提出了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注意事项,简述了某油库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陈龙  冯新利 《化工设计》2015,(3):44-45,2
油库在运行过程中,其油气排放过程主要发生在发油阶段。基于此对油库发油阶段实施油气回收。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采用吸附剂活性炭加硅胶进行填充,降低吸附床层的吸附热,提高安全性,延长活性炭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油料等轻质材料的生产、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挥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油气产品的挥发不但会浪费资源,同时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鉴于此,本文对常见的油气储运过程中的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油品蒸发损耗的根本原因及其危害性,提出了利用油气回收技术是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冷凝法、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四种主要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从经济、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根据武警部队油库(站)的油气排放分析,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在武警部队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分析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比较适合在武警部队油库(站)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油气挥发在石油开采、炼化、运输、加工过程中无处不在。油气的挥发对环境、安全产生危害,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经济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对油气进行回收。随着,近几年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以及膜分离法油气回收技术。本文对四种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成本低、安全性高、设备安装简单、方便、油气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和其他回收技术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其在我国的使用也最为广泛。并对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的原理、优点及其装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油气回收领域中存在的回收成本高、能耗高、三废等问题,利用活性炭吸附-冷凝综合技术实现了油气的高效、低成本回收,油气经过预冷器、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将大部分轻组分烷烃冷凝,再经过活性炭吸附,整套技术的油气回收率达到99%;对油气回收工艺参数中的预冷器温度、一级冷凝器温度、二级冷凝器温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条件为:预冷器温度0℃,一级冷凝器温度-20℃,二级冷凝器温度-45℃。  相似文献   

10.
油气回收技术在铁路装车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质油品在装车(船)、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着挥发损耗,挥发的油气受到装载、储存方式、运输工具、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介绍了直接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等4种油气回收的方法,阐述了油气回收技术在铁路装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油品蒸发损耗及油气回收技术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石油及其产品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产生的蒸发损耗是困扰石油加工储运和环保行业的重要课题,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常见的4种油气回收技术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薄膜选择渗透法,分析了各种油气回收方法的发展方向,特别介绍了活性碳纤维作为新型油气回收吸附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李冰  叶险峰 《化学与粘合》2012,(2):36-39,58
以活性炭法油气回收用活性炭的优选评价为研究目的,选取了六种不同生产厂家的国产活性炭。炭种以煤质、木质活性炭为主,研究了其对汽油蒸发中轻烃的吸附、脱附性能,活性炭的孔性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与国外油气回收活性炭的性能作了比较。实验表明,苏州煤质活性炭的性能指标可达到进口活性炭的指标。可作为首选的活性炭应用于活性炭法油气回收装置上,以促进油气回收活性炭国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己烷油装置配套的储运系统现状,综述了低温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溶解吸收法、膜选择渗透法以及氧化燃烧法五种油气回收技术的原理,评价对比其中四种技术的尾气排放情况、二次污染情况、安全运行状态、设备工艺复杂程度等指标,根据各单一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冷凝法和吸附法相结合、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相结合的两种较为实用的油气回收复迭技术,简述了其工作原理。对己烷油装置的储运系统提出改进建议,得出增上油气回收系统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太西无烟煤和大同烟煤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原料煤配比和工艺条件制备油气回收活性炭。对制备的活性炭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利用N2低温吸附法测定其孔隙参数。采用丁烷工作容量表征活性炭的油气吸附能力。结果表明,配煤法制备的活性炭BWC值较高,可达到11.1g/100mL;原料煤的配比对BWC值影响较小;活化时间较长有利于BWC值的提高;在高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容条件下,活性炭的中孔数量对油气回收活性炭的制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Nowadays, energy suppl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due to limitation of oil, gas and coal sources. Because of rapid population, civiliz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growth, the improved technologies to make optimal use of the sources, solving related problems and finding new energy sources are important. More than 10 years ago, nanotechnology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es has also been applied to progres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upstream, 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The experience of these years has shown that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in the oil industry improves the exploration of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underground or deep water), drilling and bringing the crude oil or raw natural gas to the surface, as well as transportation, storage, processing and purifying methods.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and small size show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could be applied in several applications. In this regard, many researchers have been focused on various nanoparticles for upstream industries and studied their potential in oil exploration, drilling, production and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Also, in downstream and midstream which involve refining of crude oil, processing and purifying of raw natural gas,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crude or refined petroleum products, the nano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il and make it appropriate for the environment. Lowering sulfur gasoline, enhancing the octane number and coating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re among the goals that have been achieved successfully using nanotechnology. In this work, various types of nanoparticles such as metallic, metal oxide, hybrid nanoparticles, carbon nanomaterials,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oil upstream industry are reviewed. Also, their usage in different types of oil upstream process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油气回收和达标排放的目标,采用回收与处理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优选出了基于低温吸收和蓄热氧化的油气回收技术方案。对该技术方案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并对影响回收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规律性研究。试验表明:当液气比、喷淋密度越大,吸收剂含吸收质初始浓度、煤油温度越低,以及油气中初始甲苯浓度越高时,吸收率越高;在进行油气吸收时吸收剂最好采用新鲜煤油;蓄热氧化处理过程中,洗涤气不可缺省;该技术方案油气吸收处理效果较好,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此技术具有经济和高效的优点,对今后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系统研究了WS柴油馏分油吸收油气的工艺条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拟合得到了油气吸收温度、液气比及理论板数对油气吸收影响的关联方程,求解得到了使用WS柴油馏分油吸收油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吸收温度10.6℃、液气比56.25 L/m^3、理论板3块,烃回收率达98.4%。油气回收模拟计算结果已应用于工业装置设计,设计装置运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关于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总结油气储运技术发展历史的背景上,阐述了输送工艺的进展。结合时代背景与历史情况提出了我国油气储运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吸附法脱除燃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综述了国内外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吸附工艺和吸附剂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IRVAD工艺、S—Zorb工艺、SARS工艺、LADS工艺,以及分子筛、活性炭、氧化物等吸附剂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